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连载张召忠的专著《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从四场战争的实践来看,武器装备对作战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联合、控制、精确、快速。之前已经说过什么是联合和控制,下面是精确和快速的有关解释。
三是精确。精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冷兵器时代的百步穿杨是精确,热兵器时代的弹无虚发也是精确,因而不能跨越时代的时空来解释精确的概念,更不能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精确来说明以往武器装备的不精确,因为那些所谓不精确的武器装备在当时也是最精确的。
十分流行的一个战法叫做“三非作战”。有人认为,美国在四场战争中使用最多的是“三非作战”。殊不知,连美国人都不知道什么叫做“三非作战”?因为,这是中国人给它归纳的。
所谓“三非作战”就是指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作战。这三种作战样式都不是信息化武器装备时代的首创,在以往的战争中都可以找到这些作战样式的影子。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接触式作战,但自从出现了抛掷式武器以后,非接触就成为可能。火枪、火炮的出现,无疑把作战距离拉到了几十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距离。到了机械化战争时代,作战距离就更远了,美国和日本在中途岛大海战中,首次实现了脱离接触式作战,两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在相互不见面的距离上使用远程火炮和舰载机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海战。
信息化武器装备出现之后,非接触的距离增大了,这种增大不是无限增大,也不是非接触的距离越大越好,它是根据作战对手武器装备的作战距离和防御范围来确定的。比如,对方对飞机和导弹的防空探测和拦截范围如果是100公里,这种非接触作战的距离就应该界定在120公里以上;如果对方的防空范围只有5000米,那么非接触作战的距离就应该下拉到6000米左右。
非接触作战的范围是在保证己方兵力安全和确保准确打击敌人的前提下界定的,伊拉克战争中地面作战非接触距离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几百米和上千米。作战要强调有效性,而不能限于理论和公式的推导。
非线式作战是针对线式作战而言的。在以往的战争中,一般来讲都是线式作战,因为只有线式作战才能集中兵力兵器进行决战。但在许多作战样式中并非如此,比如传统的游击战。我们熟悉的游击战就是一种非线式、非对称作战样式,一支精锐的小分队突然出现在敌人心脏地带,摧毁敌人的要害目标,并达成预定作战目的。这样的小分队与敌人之间没有堂堂之阵,在力量对比上也是敌强我弱,是非对称的。
四是快速。快速也是相对而言的,一个是相对时代和技术水平而言,一个是相对敌人的速度快慢而言。所以,没有绝对的快,也没有绝对的慢。因此,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盲目追求快速,快速虽然很好,但超越相对目标的快速是一种浪费,不仅不能提高作战效能,可能还会降低效费比。
在冷兵器时代,骑马打仗的骑兵具有快速性特征,但这种快速性是相对步兵而言的,如果与后来的坦克、飞机、导弹相比,就慢得多。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快速,主要得益于三个技术基础:
一是机器制造技术的高度精密化。机器制造技术在使用了数控机床等智能化加工控制技术之后,精密度提高,能耗降低,效率增大,动力性能良好,运用到新型作战平台之后,就会在行驶速度、机动性能、推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
二是作战平台的高技术化。坦克、飞机、舰艇等传统作战平台采用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之后,使外形特征优化,空气动力外形更加科学,能耗降低,速度提高。另外,高技术作战平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的融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对机械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作战平台自身的系统集成。在此基础上,再对外围设备、外部接口系统和外围体系进行融合,从而使作战平台能够方位更精、速度更快。
三是C4ISR系统的一体化。C4ISR系统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操作,从传感器发现目标,到信息传递和处理,到指示武器对目标实时打击和效能评估,全部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因为在速度上实现了实时和近实时。速度提高之后,突破了传统的时空概念,使全球战争直播成为可能,使远程异地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成为可能,也是远距离遥控战争成为可能。
——本文摘自《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第一篇 信息化战争的渊源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次印刷
点击下方图片,即刻跳转
战忽局联名款卫衣劲爆来袭,点击下↓↓↓图,海带缠潜艇即可穿在身上~
本文到此为止,以下为微信平台自动配送广告,与本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