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从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思维来解释排线。
先说操作方法吧:排线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对应的方法。 如果我们想画长线条。那我们得改变我们的握笔姿势。
这是我们写字的姿势。
这个运动范围太短。我们来比较另一种姿势:
左边这个是写字,右边这个是持棍式握笔方法
像拿棍子一样去握住一支铅笔,这就是持棍式握笔。持棍式握笔改变一了握住笔杆的位置。越靠后,笔杆越长,线条自然而然就越长。你要觉得比杆还不够长,再套一根笔杆。
你要觉得笔杆不够长,那就直接用拖把。不是扯淡,毕加索当年就这么画过。我在央美读大学时,有个学油画的同学要画一幅大画,他把他的油画笔绑在拖把上画的。运用拖把制作背景肌理效果,比用画笔慢慢涂快多了。
他的地板经过时间洗礼已成天然抽象作品
我们改变了拿笔的姿势,我们发力的方法也会改变。我们用手指发力,就只能发一两厘米的线条。我们用手腕发力,可以换七八厘米的线条。十几厘米也不成问题。
手指的活动范围比不上手腕的活动范围
当我们挥动手臂,是画线条的时候,画20厘米轻轻松松。如果我们像拿拖把的姿势一样抱住铅笔,气沉丹田,腰部借力,那我们可以画出一米长的线条。
如果我们想画短线条。上面已经说过了,用写字的姿势可以画很短的线条了。那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绘画老师推荐这种姿势来画画呢?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人开始学画画时,学的是素描,当我们使用写字的姿势来画画,手掌很容易接触画面,把画面弄得很脏。
手掌总会变黑,真神奇。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在手底垫一张干净的卫生纸就好了。
也可以垫一张透明的塑料板。
也可以像画油画的人一样,拿一根杆子挡住自己的手。同时也给自己手部一个依托。
就是棍子,铁的,不锈钢的还是木头的都可以。
如果我们想画的是直线呢? 最简单最粗暴的方法,拿尺子画。不那样,太low了,我想徒手画出直线。很简单,改变发力的位置就可以。
当我们用手指发力的时候,手指才多长了,他只能画出弧线。但我用手腕发力的时候手腕就是圆心,你画出来的也是弧线。
手指和手腕发力都会不自觉地呈现出圆弧状态。因为这个构造和圆规很像。
当我们用手臂发力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平移画线。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行动范围终于可以在一张素描纸上画出比较像直线的线条了。
绿色方框表示素描纸。
其实画得都是弧线,只是因为手臂活动范围更大。他所形成的弧线在纸上看起来比手腕所画线条显得直了一些。本质上都是不同圆形上的一部分弧线而已。
仔细看这些线条,是不是都略微有一点点弯曲。
但是绝大部分小白不是画不直,而是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力量没有支撑,一直在晃动。
我们写字的时候,手掌撑在纸上。因此我们的笔画不那么容易扭曲。
我们发呆的时候,胳膊肘撑在桌上。因此我们的脑袋没有掉下来。所以我们画线条的时候,如果力量有所支撑的话,就会更稳定。
支撑法有三种主要的方法,分别对应三种发力方式。
第一个是小拇指支撑法。对应手指发力。
即可小拇指撑住画面,也可选择垫纸。
第二个是手肘支撑法。对应手腕发力和部分臂力。
手肘撑在桌子上会稳定一点。
第三个是挺直腰杆站起来画。对应手臂发力。挺直腰杆,借助腰力画线条轻轻松松。还能够防止腰椎盘突出。何乐而不为?
已故画家忻东旺工作照
如果我们想排一堆线呢?那首先得问一下我为什么要排线?
也就是排线的目的是什么?没有目的的训练都是徒劳的。
排线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形成色块。我们可以在纸上乱涂。也可以按照你心中随心所欲的方式去涂颜色。没有哪一种画线条的方式是唯一正确的,但是有效率上的区别。经过上千年的传承下来。
西方的许多画家发现在素描里面上色最快的方法就是排线。一根一根有规律,有组织地排线,这样形成色块的速度最快,形成色块的稳定度也最稳。
我们来看安格尔和达芬奇的两幅素描手稿。
拉斐尔手稿及其细节
安格尔手稿及其细节
这里面都有非常规律地排线。我们会发现这些线条力道都差不多,距离也差不多。其实这就是初学者排线首先可以追求的一个标准,力道稳定,距离均匀。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均匀的稳定的色块。
要想把线条练的力道均匀稳定,需要专门的训练。在此我推荐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单边约束法,另一种是多边约束法。
单边约束法,如图所示:
主要是练习线条的刹车能力,确保自己的线条能够在应该停下来的位置停下来,同时这个线条发力的过程尽量的稳定。排线就好像开车,初学者刚刚开始培训的时候,要尽量的把油门,也就是速度和力道减弱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住它的方向以及刹车的时机。
这是一张优秀练习,线条紧密,力道很稳
多边约束法如下图:
就是在单边约束法炼成的基础上,增加了转变方向的练习同时,它受到了更多方向上的制约。
发现没,光靠排线就可以画出非常均匀的色块了!但是许多古典主义大师的排线距离很远,没有这么紧密。这是为啥呢?
因为那个时候的素描只是草稿。还没有成为独立画种。而且,大部分是大师是用粉笔在画素描的,铅笔还没出现呢!
康勃夫素描
康勃夫在德国教学时,铅笔已经普及。所以这个时候的素描颜色就比较整齐,更加像色块了。素描成为了独立画种。
俄罗斯列宾美院教学作品
到了俄罗斯列宾美院时期,素描工具日益丰富,已经可以完成许多微妙的色调变化了。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色调都是排线排出来的。
以上的练习都只是为了把线条涂成一个色块。这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颜色和形状。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组一组在空间中扭曲运动的体块。那么我们的排线就会发生改变。
来看下面我简略示范的这两个圆柱。
左边是弧线般的包裹着圆柱表面排线,画到下半部分是单一方向的排线。你会发现这两种色块所形成的颜色,虽然深浅差不多,但是体现的体积感却完全不一样,顺着圆柱表面排弧线会更适合一些。
在德国画家丢勒的画里经常出现这种包裹着物体起伏以及运动方式的用线方法。
图中的石柱的色调都是用弧线完成的
丢勒早期素描作品有些喜欢炫技,时常展现他这变态的线条控制力
这个时候仅仅靠所谓的训练,是练不出这样的线条的。真正决定我们线条表现方式的是我们的观察方式。
丢勒的目光是沿着物体表面爬行的,他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有起伏的体块。
我们再来看丢勒的另一幅绘画。
在这个老人的眼皮以及颧骨处有很多排线。这些弯弯曲曲的排线,是按照什么方向来的呢?其实丢了跟达芬奇一样,进行过长达两年的解剖训练。
他也清楚的知道每一块肌肉的走向和纹理。其实它上面每一根笔触的排线方向和肌肉的纹路是垂直的。
左图是我简略描绘的肌肉纹理
我们用什么样的思路去看一个东西,就会决定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描绘它。表面上,这是一个排线的问题,实际上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法问题。
因此学习绘画的思维远比学习单纯的技法要重要的多。在此对所有刚刚进入到素描世界的小白,分享我的经验:自学,找一个老师跟着一起学,看视频学习,看书学习。这些学习方法都没问题。但我们学习的目的很重要。最好是学习他们的观察思路。
一个成年人学画画,学习思维模式才是最重要的,在旧有的观念和思维体系里,我们永远无法跳出自身的局限性。当我们不了解什么是体块?什么是肌肉?什么是骨头的时候,我们就永远只能把它当成一个图形来看,因为我们的思维受到了限制。
关于绘画思维,这是一个宏大的篇章。限于时间和精力,在此不作讲述了,以后我会腾出时间来专门的写一些绘画的思维。
谢谢观赏,如果大家点赞收藏,我将更加有动力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