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游利瑛 何凡: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议课(5)

游利瑛 何凡: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议课(5)

阅读量:3664780 2019-10-22



《速度、时间与路程》备课议课
          人教版教材(以下称A教材)与北师版教材(以下称B教材)对比一、地位对比
A教材:此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53页。
B教材:
此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第79页。
二、目标对比
A教材: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能运用这个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教材:
1. 结合具体问题,认识路程、时间与速度的量,理解速度的意义。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掌握速度=路程÷时间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模型思想,体会数学价值。
三、编写对比
A教材:
1.从解决两个小问题入手。
2. 通过小朋友的对话,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揭示路程、速度与时间的概念。
3.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用小精灵的提问探索关系,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B教材:
1.结合动物竞走的情境,有图有表,提出问题。
2.猜一猜,谁走得最快?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相同比时间。
3.都不相同比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4.通过智慧老人的话,引出速度单位。
       人教版教材《速度、时间与路程》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在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速度孩子们非常熟悉,却停留在快慢的层面,如何理解“速度”概念内涵,建构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本课旨在通过创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熊出没》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孩子感悟到比快慢与路程时间有着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索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数量关系时拓展应用到生活、自然现象中,使学生体会数量关系的现实意义,落实课程标准要求。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比”中感知。
1、 时间相同比路程
课前观看《熊出没》片段
师:今天咱们邀请这些朋友到课上和我们共同学习。大家看,他们正在比什么呢?
生1:比身高。
生2:比体重。
生3:正在跑步比赛。
师:是的,猎豹、熊大、熊二、乌龟正在比谁跑得最快?谁最慢?
生:猎豹最快,乌龟最慢。
师:到底谁最快?小动物们是怎么想的?我们一起听听,熊二说:‘猎豹跑5分钟,我也跑5分钟,凭什么说猎豹快?’
生:因为猎豹跑得路更远,更长。
师:(出示课件)虽然猎豹和熊二的起点相同,但猎豹跑得路线更长,所以猎豹快。数学上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小结: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2、路程相同比时间
师:乌龟觉得他跑的路程和熊二相同,凭什么说它跑得最慢?
生:虽然路程相同,但熊二用的时间更短,所以熊二快。
师:是的,熊二用了5分钟,乌龟却用了2小时40分。数学中我们把行了几个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小结:路程相同,用的时间越短,跑得越快。
二、问题引领,构建模型。
1、制造“冲突”,比较思想
师: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那该怎么办?熊大认为自己只跑2分钟,所以觉得自己比熊二快。可熊二却认为自己虽然跑了5分钟,但跑了4500米,熊大却只跑了2000米,所以也认为自己快,同学们认为呢?
2、 展示与交流
生1:2000÷2=1000(米)。算出熊大1分钟跑1000米,4500÷5=900(米),算出熊二1分钟跑900米。1000米>900米,所以熊大跑得快。
师:听完这位同学的见解,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2:同意,他是比1分钟行的路程,但我又不同的比较方法:2000÷2=1000(米),1000×5=5000(米) 5000米>4500米。熊大跑得快些。我是假设他们都跑5小时,时间相同,路程远的走得更快。
师:时间相同路程多,路程相同用的时间少,都是速度快。这里1分钟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板书:速度)
3、数形结合,构建关系
师:在解决问题时除了用计算,其实线段图能很清晰地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瞧,我们可以用2条线段分别表示熊大熊二跑的路程。怎么样表示他们每小时跑的路程呢?同学们在练习卡上试一试。
学生展示线段图后,老师再用PPT演示画的过程,鼓励学生可以用画线段图来理解意义。
师:结合刚才的算式和线段图,求速度与什么有关系?
生1:求速度离不开路程和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板书)
生2:我还知道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板书)
三、分析比较,规范读写。
师:咱们中国100米短跑冠军苏炳添,他每秒大约跑10米,那么1分钟就是跑多少米?
生:10×60=600(米)
师:看来咱们人类跟熊比赛的话,会输得很惨,但是聪明的人类会发明交通工具,咱们骑自行车太慢,可以骑摩托车,开小汽车,乘飞机,再不行坐火箭,那你们知道自行车和火箭的速度吗?
生:自行车每分钟走36÷3=12(千米)火箭每秒飞48÷4=12(千米)
师:那他们行得一样?
生:不是,它们花的时间不一样。
师:怎么办?
生:在后面加个时间单位就完美了。
师:师的,速度是个复合单位,斜杆前面表示路程,后面表示时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四、拓展练习,体验应用。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已经拥有了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这不,赵琳带着小动物们国庆时去参观阅兵仪式,从哈尔滨到北京的路程是1200千米,赵琳坐高铁的速度是200千米/小时,要坐几小时?
生:6小时。1200÷200=6(小时)
师:如果老师也像赵琳这个年龄1989年去北京要坐多久?
生1:一天
生2:两天
生3:一年
……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中得知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坐的时间比6小时长,这说明以前火车的速度慢,用的时间就长。老师告诉你当时火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那么需要几小时?
生:1200÷100=12(时)
师:如果回到1949新中国刚成立的年代,火车的速度是60千米/小时,需要坐多久?生:1200÷60=20(时)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路程相同,速度越快,花的时间越短。
师:是的,到了2022年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将达到600千米/小时,那时候就更快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年代,是不是所有物体的速度越快越好呢?
生:不是的,在公路开车,有时要限速。
师:是的,根据统计,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超过10万人,所以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那这张图片表示什么?
生:限速60千米/时。
师:如果光头强开车经过这一路段,想花3小时开完210米你觉得合适吗?
生1:不合适,210÷3=70(千米/时),而限速60千米/时。
生2:60×3=180(千米),180千米<210千米,所以不合适。
师:通过运用数量关系式,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全课,升华认识。
师:听完今天的课程,你有什么收获和疑惑?
生1:我学会了是么是速度,如何求速度。
生2:我知道了速度要用复合单位。
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里处处都感受到速度,你能说说几个吗?
生1:我写字的速度很快。
生2:我口算的速度很快。
生3:玩游戏时网速也有快有慢。
师: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我们要有良好的上网习惯,可以让网络为我们服务和学习,不要沉迷游戏当中,失去了生活目标。
生:声音也有传播速度,是340千米/秒。
师:是的,那大家知道在雷雨天气时,先打雷还是先闪电?
生1:先听见雷声后闪电。
生2:先闪电后雷声,电闪雷鸣。
师:是的光的速度是30万千米/秒,也就是咱们班有个超人,咱们眨一下眼,他已经绕地球赤道7圈半了。
生:好快哦,如果以后有什么车速度这么快,那就刺激了。
师:是的,希望不就的将来,你们能利用光的速度发明创造。不知不觉一节课接近尾声了,老师在此送给大家一句话“速度改变世界,知识成就梦想”。

                              练习设计
一、填一填

二、选一选。1.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3400米用多长时间?问题求的是( )。  A. 路程             B.速度          C.时间              D.都不是
2.一辆小汽车每小时行m千米,大客车每小时比小汽车少行10千米。大客车5小时行( )千米。
 A. 5m             B. 5m+10   
 C.5(m-10)      D.5(m+10)
3.甲船3小时行驶60千米,乙船5小时行驶90千米,结论是( )船行驶的快。  A. 甲船行驶的快      B.乙船行驶的快          C.一样快               D.无法比较
4.猎豹的奔跑速度约是32(      )。

       A. 千米/时          B.米/分                   C. 米/时             D.米/秒          
  (作者单位:福州教育研究院/福清占阳中心小学)

游利瑛  陈黄融榕:学好数学的两种方法 ----“教别人”和“刷错题”
游利瑛:70周年国庆大阅兵,对教育教学的四大启示
游利瑛  谢冰清: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议课(4)
游利瑛: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议课(3)
游利瑛: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议课(2)
游利瑛:教师专业发展----备课议课(1)
游利瑛:暑假数学快乐营(8)
游利瑛:香江教材  别样精彩


编辑:游人码头审核:灵台斜月游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