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三:继续深入。根据画面的需要,反复皴擦。在皴擦的基础上,用点表现远处的树、石上的苔和树叶。之后用淡墨染云、染山石。染的时候注意用笔,注意墨的干湿。淡墨要润、要灵动。

步骤四:收拾整理,题款、钤印。
在写生的过程中,很多的步骤可以灵活把握。其中,选景要注意“意在笔先”的构思原则,在写生深入过程中应注意调整各种关系,写生之余还要在艺术修养、生活阅历、审美品位等方面进行培养、训练和提高。
(五)山水画的形式规律
1.构图规律
(1)构图的方法
构图也称章法,是画面里的布局安排。学习构图分两个方面:一是从画面上研究形式的安排、布局的位置;二是研究构图的一些基本规律,如宾主、开合、虚实、藏露、疏密等。
山水画的布局首先从内容出发,根据内容来经营位置。将画面各个部分和内容安排妥帖,这是构图的重要原则。山水画的构图从大的方面讲叫取势。陆俨少先生形象地提出了五种取势的方法,且用五个字来概括,即“之”
“甲”“由”“则”“须”。清初画家王原祁在构图上提出“龙脉”说,这也是把握画面的一种方法。他在《雨窗漫笔》中讲:“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开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有时结聚,有时澹荡,峰回路转,云合水分,俱从此出。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有时高耸,有时平修,欹侧照应,山头、山腹、山足,铢两悉称者,谓之用也。”

崔晓东——1953年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祖籍江苏扬州。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有《崔晓东山水画写生技法》《名画家说名画——崔晓东说黄公望》《中国名画家全集·当代卷——崔晓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