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人类的整个发展历史,真正意义上能够让我们读懂孩子的、便捷易掌握的工具是很少的。
对于孩子的很多行为判断和行为分析,让人痛心的是,作为家长,我们走进了一个误区,就是用大人的认知规则和大人的经验去盲目解读。
所谓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掌握一种和孩子沟通的语言。
关注临观心理,我们将带您系统性的掌握这门非常简单易掌握的工具。
一、亲子绘画的意义是孩子兴趣的自然展示和表现
美国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苏珊·朗格曾经说:
“有些地方单纯的靠语言的影响力是达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的内在经验的领域,也可以称之为情感或情绪……艺术的基本功能就是能将这种情感客观化,从而思考和理解他们。”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的绘画爱好者,亲子绘画就是一种孩子表达自我的有效的非文字语言,亲子绘画作品中孩子用独特的图形向大人展示了一个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

著名画家丰子恺认为,儿童画是重兴趣而轻理法的,它是思想感情特殊而绘画技术未练就的一种人所描的绘画。
在童年时期,孩子充满好奇的观察外部世界,通过想象自由涂鸦所绘制出来的作品就是儿童画。
孩子做为绘画作品的创作者,通过眼睛的观察、大脑的思考、内心情感活动、并且结合自己的手、眼睛、大脑共同协作下,所画的具有内心情感和生活经验的图案。
二、亲子绘画心理学临床应用的三个测验
1、人像画测验在学术上一般叫古哈画人测验,以智力测验为目的。
1885年,英国学者库克描述了儿童画人的特点,此后,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父第一个尝试从儿童和青少年画作中来判断其智力,把绘画和智力评估联系在一起。
紧接着,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后哈里斯进一步发展了古迪纳父的学说,根据孩子的年龄差异,制定了73个评分项目,包含了,是否画出了头部,躯体,胳膊,腿部分,身体比例是否正确,还有是否有脸部五官等等。

2、以人格特点为测验目的的房树人测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HTP测验。
1984年,房树人测验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巴克提出,巴克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的论述了该理论,被许多国家引进并加以推广应用。
作为智力测验的辅助工具,任务是画出一间房子,一棵树和一个人。
之所以这样去制定就是因为这三个物体是每个儿童所熟悉的,并且可以诱发儿童联想。
房子能反映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和问题。
树能表现孩子心理发展和他们对环境的感受。

3、家庭活动画测验以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病理等方面为目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认知疗法重要的发展者之一的戴维·伯恩斯在1970年出版了《家庭动力绘画》一书,从此动力被引入绘画测验中。
要求绘画者在画面中表现“全家人一起做什么事情”。
通过动态绘画的画面,可以获得更多家庭成员的互动信息。
动态测验也被大量应用到学校教育中,普罗特和飞利浦在1974年提出“学校动态图”模型。要求学生画出“我和学校里的人(老师和同学)”“在学校里做什么”通过这个方式了解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
三、绘画是儿童的一个自然的发展阶段
孩子的绘画源自人类本身的驱动,孩子的绘画行为是天生就具备的,或者认为是处于表达情感的需要,借助绘画这一语言表达内心的所想所感,或者是认为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慢慢学习所获得。

绘画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绘画的结果,在孩子随意涂鸦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伴随这种欢乐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冲动,属于儿童发展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
四、亲子绘画对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和学习都有积极的作用
亲子绘画反映了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孩子们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自我思想表现的一种形式,包含他们的情感变化,充分展现孩子的个性。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对身体的作用。亲子绘画能够促进孩子动作的发展,促进手眼的协调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婴儿的手,眼睛,大脑,手脚的协调能力很差,根据孩子的年龄绘画特点,早期幼儿在吐艳的过程中,对孩子的肌肉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涂鸦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可以得到放松。自由涂鸦的乐趣对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也是有利的。
手眼协调能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础,手眼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亲子绘画的动手能力对于发掘孩子潜在的天资与无限的智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对心理的作用。亲子绘画能够促进孩子的感知能力的发展,发挥孩子的创作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通过感觉,知觉,想象等心理活动创作绘画,取得心理平衡。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孩子感知能力的提升。
艺术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孩子们通过绘画感受自然美,极大的满足了孩子的精神需求。
通过创作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通过亲自绘画的互动性,可以培养孩子建立画面内容和口头语言之间的联系。
仔细观察,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孩子会出现一边画一边说的情况,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感受,孩子的语言能力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3、对学习的作用。亲子绘画可以增加孩子的求知欲,有利于开阔视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事实,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创作一幅好的作品是很难的,知识面越宽,画出的作品就越有深度,当孩子们的知识积累在绘画中得到应用的时候,就能燃起他们继续求知的欲望。
在亲子绘画中,在家长的参与下,孩子接触到不同的题材,不同形式的作品,有助于开阔视野。帮助孩子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知识。
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为了完成一幅作品,孩子完全全身心的投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就已经进入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训练。
五、父母为什么要了解亲子绘画或者儿童绘画呢?
1、省时,经济,容易完成,操作性极强。
2、易于引发孩子的兴趣,反映孩子当下的真实状态。
3、无需言语和文字作为交流就可以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用孩子的画来解析孩子的心理

(一)通过孩子的画走进孩子的内心
想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那得先读懂孩子的画。

孩子感知了外部世界,会产生表达的欲望,他看见什么都想“说”出来。但是因为年龄的限制,孩子可能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绘画作品,反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孩子的画,是我们走进孩子内心的一扇窗户。
绘画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具有内在的逻辑和表现形式。线条、色彩、图形、人物、环境、布局,显示着孩子的性格、气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当时的情绪特征等等。我们要学会倾听这种“语言”。
(二)线条与心理

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
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具有攻击性,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自闭症儿童很喜欢画重复的东西,比如不断的圆或迷宫。
(三)色彩与心理

6岁前只用红色正常,6岁后过度频繁使用,有暴力倾向,对感情自控力差。
5岁前偏好蓝色,表示有分寸,6岁后大量使用,表示适应力好,但过度使用,表示孩子过于自我约束。
偏爱暖色: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属于易怒型,缺乏耐性。
喜欢阴郁的颜色:被动,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容易浮躁。
只用一两种颜色: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四)人物与心理

(1)画谁:
孩子经常画的那个人,在孩子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是孩子在对他表达强烈的爱和依恋。
孩子为人物画的细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越多,表明对那个人的关注程度越高,感情越强烈。
(2)手臂和手:
孩子三、四岁以前,不画手的居多,其原因是此时期的幼儿还未完全确立自我。
逐渐长大之后,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得意,对自己所要求的都能获得满足。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是属于好打架、占有欲强的孩子。
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另外也有可能是受欺负、胆小畏缩的孩子,经常有挫败感,需要引起注意。
(3)耳朵:
孩子不画耳朵,可能有逆反心理,不喜欢听家长罗嗦。
画大耳朵,如果不是卡通形象,那么可能孩子比较敏感;
(4)牙齿:
愤怒的孩子,经常会在画中画出夸张的牙齿,说明有情绪、言语攻击性。
(5)眼睛:
眼睛画得太大的人,比较敏感、多疑、偏执;
画睫毛的人,对美比较关注;
不画瞳孔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有回避倾向。
(6)腿和脚:
腿画的长长的,说明孩子渴望独立。
脚,代表人的活动力,分得越开活动力越强;
反之则比较拘谨,不善与人交往。
如果画出非常大的脚,说明孩子感觉有压力,有安全的需求。
(五)环境与心理

(1)太阳:
太阳在孩子心目中是快乐、明朗的象征。
有光芒的太阳说明孩子心情灿烂。
把太阳拟人化,画出眼睛眉毛嘴巴,表示孩子智力很高,具有同情心。
不过受到童话故事书的影响,也会画出这种拟人化太阳。
黑色的太阳,则表示孩子对目前的生活非常不满。
(2)房子:
房子是人们成长的场所,投射内心的安全感。
房子巨大无比,可能渴望亲情或是有难以抑制的冲动。
像城堡一样的房子,代表了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房子外观丑陋、面目可憎,孩子可能把家看做束缚自由的牢笼。
如果房子没有门窗或用栅栏与外界隔开,则是孩子受挫的表现。
房子画得像庙宇,两个极端,要么就是人才,或者就是怪异的行为表达。
房子特别强调地面,缺乏安全感。
瓦片画得很仔细,追求细节和完美。
把楼梯画的特别长特别大,孩子不想回家,亲子关系有待改善。
在房子屋顶上画烟囱,希望获得关心,向上的直烟暗示需要出气筒。
(3)树:
树:象征感情,投射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树木画很大,表示个性活泼开朗、蹦蹦跳跳。
树干画的很细长,表示孩子和蔼安静、欠缺活力。
幼儿画树木只有26%会画上树叶,因此不画树叶的多半是情绪稳定的幼儿,他能控制情感。
(六)图形与心理

(1)喜欢画三角形的孩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比较强,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有很好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但缺乏耐性,容易急躁、发脾气,这类孩子通常喜欢数学。
(2)喜欢画圆形的孩子:凡事有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掌控时间,合理安排,喜欢按照事先的准备行事,他们多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很丰富的想象力。
(3)喜欢画折线的孩子:分析能力比较强,思维敏捷,反应速度快。但容易陷入相对紧张的状态之中,情绪不稳定,时好时坏,让父母难以捉摸。
(4)喜欢画连环图案的孩子:性格比较仁义,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着想,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适应能力很强,无论什么样的环境都能很快地融人其中。
(5)喜欢在小格子中画上交错混乱线条的孩子:有恒心有毅力,做什么事情都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6)喜欢画波浪形曲线的孩子:个性随和,富于弹性,适应能力强。善于自我安慰,遇事愿意往好的方面想。
(7)喜欢画不规则曲线和圆形图形的孩子:心胸比较开阔,心态比较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有点玩世不恭。
(8)喜欢画不定型但棱角分明图形的孩子:竞争意识比较强,希望自己能够胜人一筹。他们不断地为了目标而努力,并且可以做出巨大的付出和牺牲。
(9)喜欢画平行线的孩子:可能处于因感到不公而沮丧的状态中,平行线反映了孩子渴望公平的心态,家长需要及时注意,并与孩子沟通。
(10)喜欢画眼睛的孩子:其性格中多疑的成分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比较浓厚的怀旧心理,敏感,善于观察。
(11)喜欢涂写对称图形的孩子:做事比较小心谨慎,遵循一定的计划和规则。
(12)喜欢画飞机、轮船和火车的孩子:这类图案相对复杂,说明孩子具有极强的认知性、记忆力和动手能力。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极具想像力,勇于尝试,能够坚持。
(13)喜欢画有趣的线条、圆圈和其他图形的孩子:富有创造力,对于未知的领域有相当浓厚的兴趣,并打算进行尝试,每一种新想法都会令他们兴奋。
(14)喜欢画各种不同面孔的孩子:这种情况多是借画画的过程发泄自己内心的某种情绪。喜欢画一张笑脸的孩子,是知足常乐者;喜欢画皱着眉头的脸则恰恰相反。面孔的表情,可能就是孩子内心的感受。
(15)喜欢画花草树木以及田园景象的孩子:性情温和,对形状和颜色往往具有比其他孩子都突出的欣赏力。这一类型的孩子多在语文、美术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才华。
(七)布局与心理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指定考级机构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胶东路707号 Q宝贝亲子成长中心(岑傲文化)
邮编:200129
电话:021—68957799 18917339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