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国内一家自媒体做了个节目——让一个身着曼联球衣的工作人员去利物浦街头求拥抱……我只能说你没挨揍全靠旁边有摄像机加持。
说到底,国内球迷并不能理解英国本土球迷之间的恩怨。就拿双红会来说,表面上是两支球队之间的矛盾,但其实自打19世纪末曼彻斯特开凿了一条大运河绕开利物浦港、再也不给利物浦人民交过路费开始,两座城市就结下了梁子。后来两队各自统领英格兰顶级联赛二十年和那些足以汇集成册的相互嘲讽,其实都是历史恩怨在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另类发酵。

(图)曼彻斯特大运河完美绕开利物浦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双红会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提起双红会,球迷们的脑子里一定会奔涌上一大堆血脉偾张的经典画面,比如亲吻摄影机,比如草坪上滑跪,比如拒绝握手,比如38秒热点图直上直下,然后期待着本场比赛能一口气提供以上所有元素成为传世经典。
然而……事实是,上述镜头他们两家用了20年时间才攒出来。
是的,近三次两队在老特拉福德交手一共才进了5个球,憋90分钟下一个蛋是常规景象,能各下一个蛋已经是大丰收。毕竟,历史厚重感是荣耀也是包袱,所以这两队的战术布置一般设置的优先级是:
★任务:扯掉对手的底裤。
★★★任务:保住自己的底裤。

按照这个思路,你就不难理解双方的战术安排。
索尔斯克亚后场摆了三中卫+两边卫的肉盾模式,中场布置了疯抢流,前场放两匹快马,一来可以用速度吓唬利物浦那俩爱助攻的边后卫,二来中场既然没有化学反应,就干脆等一脚长传物理碾压。而利物浦把前场逼抢强度和边后卫助攻指数调整到休闲级,以不失位为第一要务;中场派上了三工兵,排完雷之后就理直气壮的横传回传。
总之,一边坚持索然无味,一边坚持克己慎行,甭管谁拿球对手都有三个人盯着准备铲你脚踝,于是皮球只能带着一股子仓皇在空中飞来飞去,每传三脚球就会给人一种漏看一集接不上的卡顿。在这种情况下,比赛前宣传片和上半场前30分钟比赛简直成了一场卖家秀和买家秀的对比:
你所期待的双红会——两队一起努力一起奋斗共同打造一场巅峰比赛。
你所看到的双红会——两队一起摆烂等待对手失误坐等白吃白喝。

这种情景,其实符合索尔斯克亚的战术布置,因为曼联就想把利物浦拖入乱局,毕竟现阶段在英超比乱曼联不是针对谁。但利物浦为啥也回归了xjbt的老路呢?
原因一:对阿诺德和罗伯逊的压制,是索帅本场最高的一招。
原因二:这届三叉戟不行。

虽然赛前各路名宿、名记都上赶着告诉渣叔“是时候提醒曼联又该换教练了”,但老渣的回应就仨字:“别胡说。”现在看来,渣叔的确比外人更了解自己的球队。
我们都知道,奥里吉打首发和打替补用的不是同一套操作系统;但我们不知道,缺了一个能背身扛大汉的萨拉赫,马内和菲尔米诺也就没有正面拿球的机会;马内打了两年左路之后再改回老本行右路会水土不服;马内顺足不能内切就只能走外线,这会占据阿诺德的跑动区域,后来亨德森还一个劲儿的往这疙瘩挤;挤来挤去球丢了然后阿诺德的防守问题又会无限放大……
好吧,《一个萨拉赫引发的血案》,《一个独逼的正名之战》,两部大片唤醒了键盘侠们对父爱的渴望,大概是利物浦球迷上半场唯一的收获。
总之,曼联是系统带不动,利物浦是系统不兼容,如果比赛再这么下去不仅会辱没了双红会的金字招牌,而且小到英足总大到唐宁街都会背上给全世界卖假安利的锅……
于是,裁判再次挺身而出救场,而且还带着一种黑科技设备:VAR。

林德洛夫:只要先放铲,后续有发展。
阿特金森:进球有效!
马内:只要还有一双手,就能创造幸福。
阿特金森:进球无效!
说起来,这并不是VAR的锅。VAR显示马内手球了,这事儿肯定没跑;但VAR显示林德洛夫撞到了奥里吉的小腿,这事儿是否犯规是裁判说了算。然而,英超裁判的判罚尺度向来薛定谔,有时候觉得“摸一下就掉血”,有时候觉得“捅一刀也没事儿”……

这一系列的事件让利物浦深刻认识到玄学打不垮黑科技,高位逼抢的第一道障碍是那位英超联盟的公务员。所以,老渣放弃了大保健的错误路线,但他面临的问题是:
A.板凳上没有前锋了。
B.板凳上没有锦鲤了。
C.板凳上可用的四个中场分别是:阶段性伤停4个月的,连续伤停一年的,断断续续伤停三年的,以及一个33岁的老汉子。
坏消息是,利物浦的人荒,从10月就开始了;好消息是,拉拉纳、张伯伦、凯塔这帮糙汉和软蛋,相比曼联的中场竟然还有技术优势。然后,拉拉纳悄咪咪的溜到后点……他实在缺席太久了,所以被曼联球员不小心无视了。

纵观整场比赛,克洛普输了先手,索尔斯克亚输了后手,虽然两队用了一整个国际比赛周去准备这场大餐,虽然他们从开场就拿起刀叉、故作优雅,但其实观众早就发现他们面前只摆着一盘窝窝头。
所以,曼联要感谢裁判,如果没有裁判他们很难拿下这一分;利物浦更要感谢裁判,如果没有裁判背锅,全世界都会发现他们踢得有多烂。

至于曼联结束利物浦跨赛季连胜这事儿,很多球迷觉得这只是个无关紧要的纪录。
但作为一个考古爱好者,我想提供两组数据给两队球迷。
——2004年10月24日,曼联打破了阿森纳的49场不败金身,从此阿森纳再也没拿过英超冠军。
——1998-99赛季,曼联开局状态奇差,在整个12月甚至没有赢下一场比赛。然后在1999年1月24日那一天,他们在足总杯四分之一决赛中遇到利物浦,最终在先丢一球的情况下实现逆转并且补时绝杀。那场比赛之后,曼联赛季不败豪取三冠。
为曼联绝杀利物浦的那个人,名叫:索尔斯克亚。
命运的车轮……
很多时候是在不经意间悄然转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