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一本书的分类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之一本书的分类读书笔记

阅读量:3669802 2019-10-22


一、理解规则
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是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
关键词理解:
规则:当自己看到“规则”,首先要意识到,规则本身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被遵守”,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东西。所以,如果作为规则的遵守者,我们一定要问问自己,这个规则在讲什么?作者提出这个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别人遵守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用这个规则?
类:所有的类别都有分类标准,看对这个词的时候,应该想到它背后的含义是“分类标准”。
越早知道越好:为什么越早知道越好?好在哪里?因为越早知道,自己就能按照不同的阅读规则和艺术高效的读书。(我们要知道的不只是哪一类的书籍带给我们指导,还有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P57)
开始阅读之前就知道:什么是开始阅读?我理解的开始阅读是真正的开始分析阅读一本书。所以,这里的开始阅读,是指阅读之前的“检视”,也就是在检视时要回答这个问题。
规则一在说什么?
说了2两件事情,首先要给一本书分类。其次,有时间限制,越早越好。
定这个规则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规则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可以对一本书按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阅读。 
该如何应用这个规则?
1.要懂分类标准是什么。
2.要懂不同的书有什么不同的阅读方式。
3.要知道时间中“早”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早”。
如果这3者缺一,也不能用好这个规则了。如果不懂分类标准,就没办法分类,如果分了类却不知道阅读方式,分类就无意义了。而时间把握不住,可能就浪费了这个分类。
二、如何给书分类

按虚构与非虚构分类:分为虚构作品和论说性作品
虚构类:小说、戏剧、诗歌
论说性:实用性和理论性(理论性的作品就是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是教你“如何去做”)
论说性书的主要目的是在传达知识。任何一本书,如果主要内容是由一些关观点、理论、假设、推断组成,并且作者多少表示了对这些主张是有依据的,有道理的,那这种传达知识的书就是一本论说性的书。
 1.“我们要知道的不只是哪一类的书籍带给我们指导,还有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指导。P57”
这句话非常重要,回答了开始时候的问题,为什么要分类。因为,不同书籍传递知识的方式不同,我们要用合适的方式去理解这些不同的方式。
 2.“光是将书籍分类到某一个种类中还是不够的,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种类的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之前,我对书的分类的理解很简单,甚至觉得它一点都不重要,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流程。这次仔细的阅读和思考,才发现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的细节和值得捉摸的东西,自己原来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根本就是不会阅读。
举个例子:《几何原理》与《心理学原理》都是科学类,但属于不同的科学。所以,我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分类,而是理解分类背后书籍本身可能在谈什么,习惯性的以哪种方式谈。这样就把分类读厚了,真正的起到分类的作用。如果不知道这些,只分类本身没有意义。
3.“如果你想简单明白地运用这个规则,那就必须先使这个规则更简单明白一些。只有当你在不同的书籍之间能找出区别,并且定出一些合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类时,这个规则才会更简单明白一些。”
还是自己想的简单了些,我觉得这个规则已经很简单了,在分类的背后还有“要能区分书籍本身的不同”。只有真正的掌握这些东西,这个看起来一句话的规则才是真的能被简单明了的应用的,如果没有合理的分类标准,就无法划分,如果有标准了,但自己又不懂书的不同,还是不能用,只有这个标准足够的清晰,在自己的心底足够的智慧区分这些,才能真正的用这个规则。
实用性和理论性作品的区别
实用性书的识别标志:指南类、说明类、演说类、教导性类(如经济学、伦理和政治问题的书)。经济学、伦理和政治问题的书经常被称为理论类,但要注意区分在这些书籍的论说方式,如果只是单纯的经济行为研究,就是理论类,但如果这本书告诉你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对行为有批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以劝服别人为目的,那就是实用类的。
在文字的应用上,实用性的书常用“应该......”“好和坏”“结果、意义”之类的,而在理论性的书中,常用“是......”
实际上,关于一本书的分类没有那么绝对,在一本书中,可能有一部分是理论,有一部分是实用,但这个其实不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实用性的书是要把知识变成行动,读实用性的书的目的是为了“变”,如果不变,不通过方法和原则等改变行为,那读这种书就失去了意义。而理论性的书是纯知识,是告诉你是什么的,是你了解一个新知识的起点,是把实践抽象化的结果。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读法,对于读书的结果和目的要求也不同,一定不能混淆。
理论性作品
可以被分为“历史”“哲学”“科学”
我的理解,单纯的历史是讲历史故事,讨论历史演变,但如果通过历史故事讲道理,以古鉴今,就是论说性的,实用性的。
“哲学”与“科学”的区别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科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科学家会从特殊经验的结果做举证。哲学以思考为基础,从人类一般生活经验为基础,以人类的共通性做例证。
明白这些区别有什么用?
作者说:“哲学家、科学家、历史学家除了所依赖的经验不同之外,他们思考的方式也全然不同。他们论证的方式也不同。你一定要有能力在这些不同的论证中,看得出是哪些关键的词目或命题构成了期间的差异。”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授方法。不同的课程,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我们应用不同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对我来说,这段话太重要了。一个简单的规则,一个简单的“分类”背后隐藏了太多东西。不同的学科自有其不同的体系,表达方式、提问方式、有其自身关注的重点,就像进入一个行业,不同的行业,你的规则,需要的技能,学习方式自然是不同的,关键是不同行业的人,对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也是不同的,一个程序员和一个销售,对产品的思考角度肯定是不一样的。而如果能辨识这些不同,理解这些不同,自然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学习和看待世界和问题。
三、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
阅读书名的目的:在开始阅读之前获得一些关于书的基本资讯。
如何获得:揣摩书名的真正含义。比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从书名看,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会从罗马帝国最鼎盛的时期开始讲起,因为盛极而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书名都有这个作用,但尝试去思考作者定名的意义,那一定是有特殊理由的。
章节标题可以进一步放大书名的意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的理解,放大的意思,就是让它变得更容易被看见。通过这些章节,更能理解书的含义。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