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去广东省唯一一座体育文化博物馆,看“圣水”和“圣火”

去广东省唯一一座体育文化博物馆,看“圣水”和“圣火”

阅读量:3672069 2019-10-22


从西门进入天河体育中心
你可曾留意到
在绿树掩映之中
有一栋白色的围屋形建筑?
这里原来是2010年
第16届亚运会的组委会办公大楼
2012年5月
被辟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
成为中国第一座亚运专题博物馆
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座
体育文化博物馆

这里,超过两千件的
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珍贵展品和体育文化产品
瞬间把你带回盛会举办前后
激动人心的日日夜夜
这就随花城君“穿越”去吧
走进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
首先可以看到一组
融汇了水墨、青花
设计感强烈的亚运会海报
让人瞬间置身于热烈的盛会氛围中

在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
“亚运主题展”厅里
你可以通过巨幅照片
看到广州亚运会申办的历程
火炬传递的盛况
开幕式闭幕式的盛典
也可以看到广州亚运会首棒火炬实物
看到在亚运会开幕式上
点燃主火炬的烟花炮仗……

种种你想象得到的展品纪念品
这里应有尽有
你所不知道、不了解
但看到后会大感兴趣的文物纪念品
这里也琳琅满目
譬如
保留下来的“新闻发布厅原址”
就很有现场感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从2008年11月亚组委
进驻大楼办公开始,
这里办过一百多场新闻发布会

亚运冠军墙
则展现了广州培养的
历届亚运会冠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从中国首次参加1974年
德黑兰第7届亚运会
到2018年雅加达
第18届亚运会共12届比赛中
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广州运动员
73名获得历届亚运冠军
金牌总数105枚

这一部分尤其引人关注的是
射击运动员邓泽宁捐赠的展品
当中包括了1978第八届曼谷亚运会
标准手枪团体金牌
1982年第九届新德里亚运会
标准手枪团体银牌等

非常特别的
还有邓泽宁作为射击运动员
参赛时所持有的枪支弹药持有证
海陆“亚洲之路”
带回“圣水”留下“圣瓶
十年前,广州亚组委就通过
重走古代“丝绸之路”
进行了一列极具影响力的
宣传推广活动
分海、陆两条路线
一共走访38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中国香港著名企业家陈国钜
听说广州亚组委准备海航“亚洲之路”后
将其拥有的“阔阔真公主”号帆船
捐赠给了广州亚组委

从2009年3月-7月
“阔阔真公主”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
在科威特起航
全程行驶2700海里
走访了卡塔尔、阿联酋、泰国等
37个亚洲国家和地区
沿途举行各种互动交流活动

其中非常重要的
就是在各个国家取回了“圣水”
后来,在广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上
45名白衣少女将
取自亚洲各地的“圣水”注入圣火盆中
象征了亚洲文明的大融合

当时的场面圣洁而美好
让人印象深刻
但大家可能没想到
在博物馆里
竟然可以看到出访船员
在各个国家汲取“圣水”时所用的器皿
每一件都非常精美
可谓亚洲文明“圣瓶”大荟萃

像马来西亚的取水瓶
是用藤条编织而成的
竟然细密到滴水不漏
日本的木质取水器
同样为纯手工打造
据说还是出自一位大师之手

另外
“广州亚运五羊传说纹”
晓港窑影青瓷对瓶
“祥和如意乐羊羊”紫砂壶具
“广州亚运会全纪录金砖”等
纪念品、衍生品
同样美得让人爱不释眼



首届亚残运会圣火火种
24小时永燃不灭
2010年广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
是亚洲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后
举办的首届亚洲残疾人的综合性运动会
因此
博物馆里的“广州亚残运会展区”
也是不可不看的

展厅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圆柱
中华世纪坛和人民大会堂
宏伟壮观的背景图片
立体化地再现国家领导人
点燃广州亚残运会首棒火炬的历史时刻

站在展厅里抬头便可以看到
首届亚残运会的圣火
在中庭花园里轻灵地跃动着
就像一盏永远的明灯
与圣火盆、水池和周围的树木
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园林景观
催人奋进

除此之外,博物馆里还常设
 “冠军之家”体育雕塑展——
艺术名家们为体育名家们所做的塑像
生动传神
充分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另一常设展“广马专题展”
则全景式地呈现
广州长跑文化的历史积淀
“广马”的亮点和马拉松精神

将持续至11月12日的临时展览——
“广东足球70年文化展”
已有40年历史的省港杯的大奖杯
虽然一般人没机会捧起来
但看看绝对是要的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
这个奖杯在1979年打造时
为纯手工纯银制作
同时更是穗港两地交流的历史见证
现在可以说是无价之宝了


就问你,约不?

贴近你的广州生活圈
主张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品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
扫一扫关注吧
文:泠泠然
图:泠泠然、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博物馆
编辑:泠泠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