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什么是好的书法?

什么是好的书法?

阅读量:3672394 2019-10-22




书法最高境界乃大美相随
——丁谦书法论
 
丁谦先生的书法字自然是美的。
我始终认为,美是对中国书法的最高追求。一幅字如果不美,没有必要挂在墙上,供万代欣赏,万世瞩目。无论你精通何种字体何方风格,这种字体须让人一眼扫去,即美感丛生,盼为己得。纵观中国书法的传承与延续,每个书法大家能留下的汉字,其美则美仑美奂,其美常美到极致。古人写字,必究其根本方罢,必穷其极致方休。因此,对于练习书法者而言,师长必让其临贴读贴悟贴,从入贴到出贴,其路不可谓不长,其苦不可谓不轻。一个字的N种写法,N种结构,必须成为一绝,转而让大众接受之谟拜之。至于江湖书法,搞怪艺术,“老干部体”,全是书法入门时没有临贴者无法回头再来的噱头,一堆乱字,无章无法,不三不四,无根无缘,好像人在饕餮美食时,突然看到碗里佳肴下面,有苍蝇蛆虫隐身而恶心不己也。

余也愧矣!过去尝观书法,完全是空对空的乌托邦式的想当然。仅从美学的观点着手,从学的丁点美学理论入笔,来看其走势结构与笔气意像的。曾也有幸得书法家的垂青,写了一些关于书法评述类的文章,得到真正书家的认可。后来,观之则久,羡之情切,则按捺不住,萌生自己动手的想法。好像每次看到一个美人,久而久之则生相思,思之不得才有想完全拥有之念。及致真的开始从头学练,临贴之余,方知练之不易,学之更难。但倒也有幸,像是走进了一个博大而无声的世界,看到无尽的苍穹里面,名家大师辈出,星空闪耀,笔下日月,烁照古今,眼里乾坤,叹为观止。再致慢慢有实践的妙知顿悟,对书法的理解,则如滴水穿石,恍然更觉美在其中,美在其里。

丁谦先生的书法无疑是具有这样之美的。一书既成,从整体看去,有整体系统观之美,包括谋篇布局,行文快慢,内容形式,印钤题拔,纸张墨源,无一不体现其极致的追求与创新的探索。哲学情怀,逻辑推理,系统思维,莫不跃然纸上,顿感大千世界,心胸大开。个人习书之中,一怕字挂起阅读,二怕放大细观。而丁先生之书法,细观每字,其线条勾勒,轻重粗细,点划条纹,行间间距,大小高矮,点画长短,横竖撇捺,无所不求其细,无处不现黄金分割之率,虚实相间,张驰有度,点滴无遐,让人手足蹈之,叹之爱之。再观其书道精神,并非市场之上人云亦云,抄抄写写,只有汉唐、无论魏晋者也。丁先生博学,常是书与法同步,精与神俱备,理与义相谐。其内容精要,并非随意而作、应酬之为,即便取法古人,亦体现自己精神意志,形聚神凝。所以然者,与其丰厚的学养相关。中国人写书法者众矣,除沽名钓誉者外,多数泯然众人,而苏黄米蔡,颜柳欧赵,二王卫钟,之所以脱颖而出,千古流芳,盖其精神博大,思想超群,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大家学者之流,并非今如我者,对着字帖反复机械操练,胸无万千韬谋伟略,而在于其所处当世,识人察物,观山临海,世态人情,历史感喟,个人荣辱,他人沉浮,皆有深刻领悟,达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泣下”之得也。并非当今仅识几字,练得像之又像,而匠气横生,却毫无人气精气神气之作。故多少字固然可以作电脑字用,却不能流传于世,仅能工巧匠者矣。而丁先生的书法,其筋其骨,其势其形,其思其想,其爱其恨,通过一笔一画,一张一弛,一点一滴,一满一虚,一实一白,情怀家国,山川河流,尽现无遗。所以真正的书法大家,必定是诗书饱读、学富五车、人情练达、悟透人生者矣!

丁谦先生幼即学书,童子功深厚。后投身行伍,于千军万马之中,金戈铁马冰河之外,超然而出,既与其博览群书、包罗万象相关,亦与其人奇正之格、正道沧桑相连,还与其好学多才、善待众生相牵。与丁先生谈天,诗琴书画,无所不包;法理禅道,无所不兼;天文地理,无所不及。更有甚于人者,在其书道从实践而入,经年累月,点滴石穿,抵达境界,而后登山望远、一览众小之时,却又回眸来路,体其精要,悟得其道,转而投身理论研究与总结。世之成大事者,纵观任何行路成功,皆是在理论前提下的坚实实践。而丁先生从实践入行,悟出理与论的道理,转而总结书理,明晰法理,这是大家拥有的境界。否则只能划入书匠之中,观其形美而不得其神传,睹其芳颜而无其美貌。仅此一着,窍以为丁先生便已超越不知多少书家,独居高处,俯视众生。何况,其理论之法,书法之道,经他传之播之,揭其神秘外衣,宣其精粹之义,令更多人受益,其功莫大焉。吾与丁先生忘年之交,因接触愈久,发现其还有一得,为人所不知者。即无论何种知识渊源,丁先生皆能追求出处,学问渊薮深厚。各种字体之美,布局之新,法古何人,皆能脱口而出。即使区区钤印,亦能道理迸出,足见古文、古传、古风之功底,每每耳提面命,叹之久矣。

书法之美,还贵在创新。书法循古固然必须,诚然可喜,破古扬古才更值得称道。丁谦先生之笔下,既有古法的精到,却又能一睹其破古法之精妙。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临贴而不唯贴,悟贴而不执贴,才是书法常新之境界。学书久者,皆有此叹:每每夜晤古圣先贤,各行各业者,皆可创新甚至颠覆,唯书法一门,想破之者难。古今多少大家,欲独成一家,熬更守夜苦练苦揣,终鲜有出其右者。好在汉字稳定,方块之间,亦有大象无形之势奔腾,均有空间可逾可度。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丁谦先生或楷或隶,或行或草,连续行程五十余载,方始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心手相通,念神畅通,方有笔走无疆,心驰万里,终成一体,为世人之称道也。有此境界,何幸如之!久观先生书法,喜而贪占之念顿然而生,有独拥美女而旁人不得染指之心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绝色大美乎!

当然,丁先生为人忠厚,道德为先,处世楷模,既不放浪形骸,又无霸道横行之心,既无傲视众家之念,又无官气横秋之态,故体现于书法之上,受儒家之影响,固本清源,正道沧桑;受道家之波及,名清利淡,顺其自然;受佛家之观照,慈心善目,知足为乐。固其书法之中,家国天下浸润,道德文章漫灌,君子风尚崇行,是以难免偶有拘紧之态,内敛之容。虽无执念,然存名求,若能狂放四野,酣畅淋漓,稍有酒后高歌,人前傲视,必定更生万千气象。幸其古稀之年,心智体悟,皆处圆熟从容之际;功名利碌,皆若浮云淡定之时,倘能恣意汪洋,必能一叶轻舟,畅游大海之豪气干云者也,必是美不胜收之法矣!

 
丁谦,字浩文,斋号万籁草堂,1958年生,河南周口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艺术界慈善志愿者主席团主席。现为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政委,大校军衔。书法作品先后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赛一等奖、金奖,曾搭载神舟九号载人宇宙飞船一起遨游太空,并作为国礼赠送美国总统卡特﹑日本首相麻生、新加坡总统纳丹、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世界政要。丁谦的书法墨迹遍及海内外,被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收藏,镌刻于黄河、紫云山、大别山等数十处碑林,并在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泰国、美国等地展出。已出版各类书法字帖四十余种,发行达数百万册,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联展,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硬笔书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为多种报刊、图书书写过刊头、书名及题字,书法作品在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多次担任全国性书法大赛评委。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等多家报刊先后作过专题报道,姓名与作品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历代书法家名录》、《世界名人录》等数十本书中。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诗歌、散文诗、小说、报告文学、通讯报道等,刊载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青年文摘》等报刊杂志,并获得过全国性征文比赛一、二等奖。近些年,丁谦这个名字在中国书坛上是十分响亮的,这从他在国际、国内书法大赛上屡获大奖,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上频频亮相便可见一斑。他的作品被送往日本、泰国、新加坡、美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或被收藏,并镌刻于黄河、紫云山等碑林,先后出版了数十本书法字帖,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为许多宾馆、报刊、图书题字或题写刊头,姓名与作品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世界名人录》、《中国历代书法家》等数十本书中。










第1111期‖李骏的诗: 从西宁上空掠过(组诗)
在海之南看海
待雪
一个人的戈壁与荒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