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发于:全国校足办
今天在这里,让我们再次倾听校园足球带头人——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亲身讲述与校园足球的故事点滴,重温五年里不容错过的精彩。
王登峰司长寄语夏令营
今年已经是校园足球夏令营走过的第五个年头,所有参加夏令营的运动员均经过班级联赛、校级联赛和省级夏令营的层层挑选获得各省区市夏令营分营资格后,最终进入总营的最佳阵容选拔。正是由于5年里26000多所足球特色学校的生根发芽,才使得今天各个校园里涌现出越来越多会踢球、喜欢足球并为之倾注热情的足球小将们。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寄语参加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高中总营的营员们:在这里我特别想跟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快乐、你们健康成长、你们的精神面貌、你们的足球的技战术水平有多强,中国的足球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就有多大,去开创共和国未来更加光明灿烂的前景。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全国校足办主任 王登峰校园足球发展五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这一切的成绩都是从2014年底开始。当时国务院明确了将由教育部牵头负责校园足球,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从那时开始着手这项工作,王登峰司长有着深厚的心理学学科背景,如今也在北大心理系担任博士生导师,对教育有着丰富经验的他,面对校园足球的开展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空中飞行半百次,只因“校园足球”
校园足球发展任重道远,2014年底教育部刚接手这个大任务时,王登峰司长的第一反应是要做一篇关于校园足球的博士论文。为了更加了解当时校园足球发展的情况,从接手开始,王司长在2014-2015一年的时间里飞行了五十多趟,几乎每周都有一趟。调研结果表明,要扩大足球人口,得让更多的孩子去学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
王登峰司长:当时第一反应是我要做一篇博士论文。校园足球工作其实2009年开始开展的,当时是国家体育总局牵头,教育部配合,那时已经做了五年,当时的基础是有五千所校园足球的定点学校。校园足球开展到底是什么情况?需要我去调研,2014至2015年,我一年里面飞了五十多趟,差不多每周有一趟,因为我确实不了解整个的校园足球开展的情况,学校、老师、家长、教师、教练、足球业内人士和教育系统的人到底怎么看这件事?坐在办公室看材料是不可能的。

当时我记得印象很深刻的就是乌鲁木齐五小,他们五年的比赛里,有四年拿了全国冠军。我去乌鲁木齐调研的时候他们的市长讲,希望能打造乌鲁木齐五小的不败金身,说起打造方式,那位市长说第一要把乌鲁木齐天山区小学里踢球踢得好的孩子全都放到五小去,然后再把乌鲁木齐市全市的集中到这里,最后就是新疆所有踢球踢得好的小学生都到这来。我说这不是办了一个超级足校吗?天山区的集中进来,天山区没有学校再玩了,乌鲁木齐市的集中在这,乌鲁木齐也没人玩了,新疆的孩子都集中在这,整个新疆都没人玩了,然后每年都拿冠军,全中国都没人玩了,最后只剩下这一所学校了,这既达不到普及也无法提高。

所以,我们要破解的最大难题就是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要扩大足球人口,得让更多的孩子去学会踢足球、喜欢踢足球,因此我们就把定点校改成叫特色校。每一所特色校每周至少开设一节足球课,从每周的几节体育课里边至少拿出一节课来教足球,这就是跟原来定点校的一个最大的不同。定点校是一千个孩子只有十几个孩子踢,现在大家都学足球,这样就可以组织班内的比赛、全校的联赛,这样就把竞赛也搞起来了。这样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场,至少在班级内部的比赛是可以上场的。通过校内的联赛,学校选出的最佳阵容就是校队、学校的最佳阵容;校队之间打比赛、区域内打完比赛、就是区域的最佳阵容,最后打到全国最佳阵容。如果学校的校队很差,但是队员在跟其他学校比赛的时候,教练会发现他在这个很弱的队里,他的表现比在那个很强的队里的很多人表现都好,他就有可能就被选到最佳阵容里面来,参加更高层级的比赛了。虽然拿不了冠军,但是能够有一两个同学进入最佳阵容,这就是成功。
我们现在高中全国最佳阵容的这174个人可能来自20多个省,可能来自100多所学校,每一个想在这方面有所发展的同学都有积极性、都有机会。这样经过这5年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校园足球踢球的人确实多了,我们现在有26000多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了。
足球是先行先试 体育强才是目的
五年来,校园足球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截止现在,全国已经有26000多所校园足球特色校,有2600万的孩子们开始学习足球、热爱足球。和2014年底的一万人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对足球这项运动不感兴趣的孩子,他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每周一节的足球课呢?
王登峰司长认为,从理想的状态来讲,学校体育应该是学生喜欢什么项目,体育课就教他什么项目,一个学校假如有一千人,学生可能喜欢五百项运动项目,那这学校就要给孩子们开五百种体育课。现在北京十一学校给学生开一百多门体育课,他们教科学的老师带孩子们玩滑板,玩得特别开心,滑板底下装上摄像头,能够把孩子们滑行的轨迹全都呈现出来,全中国只有一家。现在有些很好的学校也能开设十门左右的体育课。如果特别不喜欢足球,那学校其他的体育课不是教足球的,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

而上了大学以后学生们都有一个特长,他们可能学的是物理、学的是化学,学法律、学经济等,各个专业都有。而这些专业的人才,他们将来有一个特点,就是会踢足球,而其中又会有一少部分的人,他们各方面的文化知识都很扎实,但又是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利好政策出台,足球助力大学梦
现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有许多擅长踢足球的非体育专业学生,他们没有成为职业球员,但足球却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将陪伴他们一生。今年的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与以往不同,第一次举办了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招生宣传会,进一步拓宽了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升学通道,他们可以向自己心仪的大学递交申请表,而各个高校很早就到比赛现场进行观摩,并向他们心仪的运动员发出邀请。
随着校园足球各项利好政策不断落地实施,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热爱足球,希望通过校园足球这一路径而进入理想大学,也有更多的家长开始支持孩子踢球,希望他们的孩子也能如同王司长所说,成为一名会踢球的优秀法官、科学家、教师等。

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校园足球的相关政策可以帮助他们进入下个目标,而才去学习足球。王登峰司长认为:其实其他学科也是这样,有的孩子特别不喜欢数学,但是高考要考数学,再不喜欢也要好好学,学完了可能我再也不用数学了。足球也是这样,一个喜欢踢足球的孩子,他能通过这个上了大学和那些不喜欢踢足球只是为了作为一个工具能够进入到他下一个目标,这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还是希望选择足球是因为热爱。能进入到全国最佳阵容的、能进入到全国校园足球总营的一定是热爱足球的孩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足球精神 改变人生
校园足球发展这几年,王登峰司长走访了很多学校,见证了很多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接触到了很多校园足球特色校校长、教练、教师,也遇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登峰司长:刚刚做校园足球的时候,秦皇岛有一个耀华小学,校长说原来这个学校都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学校秩序很乱,教室这个天花板上都有脚印。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在秦皇岛有足球比赛预赛,他就带这帮孩子去看足球比赛,却发现这帮孩子特别地专注,秩序也非常好。于是校长就开始在耀华小学推广普及足球,现在学校已经成为河北省秦皇岛市优秀学校。足球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足球让他们更守规矩、更刻苦学习、更努力拼搏。曾经有一个法学家,跟我开一个玩笑,他说中国人不守交通规则是因为没上好体育课,我觉得讲得很有道理,因为体育竞赛其实就是两个队伍或者两个人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按照事先约定的规则去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去争夺锦标,这就是竞赛。

前面这些前缀其实就是现代社会所需要一个人具备的基本素质。当然话说回来,如果我们在体育比赛中,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则,搞那种假球黑哨、幕后操作,孩子们很快也会学会了,所以刚刚开展校园足球的时候,我就一直反复地讲一句话,孩子们在赛场上学到了什么,中国的未来就是什么,绝对不能培养他们去耍小聪明、去破坏规则,我们一起都按照这样的一个模式来培养孩子,才能够培养真正的具备体育精神,能够担当大任的人才。
贫困地区也能驰骋绿茵场
在中国经济发展还不是很平衡的今天,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均衡面对所有孩子,但是足球,在很多方面已经惠及到了更多的孩子,他们在足球这条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对于教育资源的均衡,王登峰司长谈到了自己的见解:“现在教育资源已经开始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去倾斜,特别是把社会的资源集中起来帮助贫困地区,去尽快地发展校园足球。今年11月,我们将在新疆的农一师开始和公司合作,建一个满天星训练营,公司帮助当地建一片足球场,每年投入一百多万,我们也投入差不多同样的钱,把农一师周围的这些学校都能够覆盖进来,有一个高水平的教练带着他们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和竞赛等工作。同时,这个区域里的优秀孩子,也能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进行额外训练。我们还会采用同样的模式,通过社会资金的进入,去帮助那些贫困地区做好校园足球工作,包括给他们修场地、派教练以及其他装备的支持。如果这些贫困地区出现一个球星,这个家庭、这个区域可能就都跟着脱贫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教育公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贫困地区去。”

谈及到那些踢足球的女孩子,王司长很骄傲,他说:“她们特别棒。我们到国外去比赛的时候女子队都是非常优秀的,从未尝过败绩,就跟中国女足一样,中国女足也是非常厉害,也是世界强队。我们现在大学的女队跟跟职业队一起来打比赛,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
挑战与机遇并存 校园足球充满信心
校园足球发展到今天已经成型,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挑战,随着校园足球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利益和诉求开始出现。王登峰司长认为:校园足球从无到有,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比较容易的,今天它已经成型了,各方面的利益的纠葛,利益的分割和不同的诉求就开始出现,出现之后就变得更加复杂了。难倒不难,主要是更加复杂,这些从一个事物的发展来讲,肯定是螺旋式上升,需要我们去更精心地设计,也要有更高的智慧去平衡各方面利益诉求,才能够让这项工作稳步地扎实地往前推进。说起校园足球的未来,王登峰司长说:“我有信心,虽然我们说行百里路半九十,我们离成功还很遥远,但是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我们就可以期望成功了,而这个对成功的期望就是信心!”
来源|全国校足办编辑|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