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心理严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ezratiaEJ9GB3mwAhscrInNTSia9Yo2T0UEPomLniaOibcNfrEY0VjvmHTW7ibJia774moK2ziaubrKe8wTicO76lorw/640?wx_fmt=png)
严选君有一个同事,孩子刚上幼儿园一个月,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午休的时候,她就边吃饭边反复看幼儿园发到家长群里的孩子照片。
有一天我从她后面走过,看她又在看照片,就感慨了一句:你这分离焦虑的时间跨度有点长啊~
同事直皱眉,她说她不是分离焦虑,她是担心孩子太内向,在幼儿园里没朋友,受欺负。
“内向孩子怎么就没朋友了?”这想法也太奇怪了。
同事马上拿起手机里的照片给我看:
“你看,老师每天发到群里的照片,其他孩子都是三三两两扎堆玩儿,不管是玩滑梯,还是过家家,人家都有伴儿。”
“就我儿子一个人,要么在角落里挖土,要么在一边看书,他怎么都不跟别的小朋友玩呢?这么内向,孤僻,以后长大了可怎么办?”
之前也经常有读者给我留言,问我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外向点儿。
看来,“孩子内向”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心病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rDribgAFIwEWyENuSiaFu9icBEdw49XWicU9f1azbfYNdr1sKE4ttgdn3w/640?wx_fmt=gif)
作者 | 米粒妈
来源 | 米粒妈频道(ID:MilimaPinDao)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ezratiaEJibAbMphr9r5jNiaibSZ888BT5YkLaUBto0TcLhNHA654t2PSfNWKicO6rfVwMTmfI727YsZiaEuRtiaOQA/640?wx_fmt=png)
内向、外向不重要,父母接纳才最重要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零零后》,跟拍了几个零零后出生的孩子。
三四岁时,他们是同一家幼儿园的玩伴,十年之后,进入青春期的这些孩子,面临不同的人生选择,有的出国、有的备战中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一一的小女孩。
3岁的她在幼儿园里,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吃饭、玩耍,不接受任何人的安排,哪怕是令自己不舒服的建议,她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MHjWxITKUInwwYHhriatU4EQKuicUOA6R7JfkB8Eb5lXOJtTD71PbM6Q/640?wx_fmt=jpeg)
面对镜头,她能说出“我就喜欢一个人玩”、“我觉得一个人玩挺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样的话,完全想象不出这些话竟然出自3岁孩子之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ibSor2UTfzQozWmGwwYrlW7ylMcZgpyyqfX9L1G00GNwAveY3VHIzI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hKVWTzx3icaDlu4kok0x7IZ2pGvWONc2res4Zra68ElWPBqRC7SIsW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Qic2aiahmCy574n82kC79AyDBywPANBvbL7oS9CiaH7r6DJibPTFhqbwrA/640?wx_fmt=jpeg)
吃饭的时候,她慢悠悠一口一口地吃,小脚丫在桌子下面晃来晃去,小朋友们陆续吃完饭去玩了,老师把一一周边的桌椅撤走了,只留下她一个人继续细嚼慢咽。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28vGhbXpgeHolRhLX35iaDCuOZxia35lxT0DIX5FI1qCCQouJVHk16pw/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PX3j4icsK8icuV6Bk20eSJYdvc3TMPJ0J1uaPNz0pCLavgcT1ao4sWFw/640?wx_fmt=jpeg)
她不急不躁,别人在干什么,她也不关心,只专注于自己这一餐饭。
平时,一一只是一个人玩,她不喜欢加入别人的游戏,也不希望有人来惊扰她的小小世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qriaDxb8nO0fbrkdxcbVsVm4wVMTkjbzhmYxibZG766e3MUIMme11hsA/640?wx_fmt=jpeg)
幼儿园的园长,觉得孩子这样下去,未来走入社会会有问题,于是让一一的妈妈来幼儿园陪园,帮助一一融入其他小朋友的圈子。
一一妈妈特地请假去幼儿园陪园,但其实她并不觉得自己的女儿有什么问题。
她说,她和一一的爸爸都属于比较安静的人,所以看到一一这样,他们都觉得很正常。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ZzOibtkicd096dZkmEJo0ekR6rUo4lOjqMrBMMVAdibBMV241znQaXgOA/640?wx_fmt=jpeg)
就算全世界都觉得一一是个“怪孩子”,就连园长都坚定地告诉一一“你需要一个朋友”,但妈妈对一一的“内向”始终是接纳的。
她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就像一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因为父母的接纳,内向的一一没有丝毫的自卑感,她非常笃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
慢慢地,她也能够接受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上学后,她也一样能感受到跟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GvULeZjdDyhdFYyc6XFERSJdaR4yhkXbUowA4lLXdnm5NtRBLYeXbg/640?wx_fmt=jpeg)
一一的性格依旧内向,十几岁的时候,她回到幼儿园做义工,还是不太会跟小朋友们玩耍,但她愿意安安静静在一旁缝娃娃。
她专注地剪纸、做事情,慢慢吸引了不少小朋友过来跟她一起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K9iawH5dqwoEhbkHRQEm8sQjF6Xn0VEIJoibEtIbatgIiaQh8iahdFzpCw/640?wx_fmt=jpeg)
长大后的一一在与人交往方面,并没有什么问题,她只是不那么外向,但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会内心充满力量,这也正是内向孩子独一无二的优势。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LxAT3qaohjPRsHXAJnEQGLfibQg0hsC61ibFl0b1icia6o1sV3NhIFo29Q/640?wx_fmt=jpeg)
我前面说的那个担心孩子内向的同事,其实她自己也是个内向的人。
她跟我讲,小时候,特别不愿意去亲戚家,因为亲戚家的孩子都是能说会道、善于表现的孩子。
每次这些孩子在一起玩,她就觉得很吵,而她妈妈,还总是把她往孩子堆儿里推,让她多跟人家玩,多跟人家学。
同事说,她小时候每次见到生人,就会下意识地往后躲,而她爸爸总是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当着外人的面数落她一番,说她“没出息、没礼貌”。
从上小学开始,同事的妈妈就不停去找老师,让老师给同事一个班干部当当,锻炼锻炼她,什么大小活动,她妈妈都会冲到最前面给女儿争取表现的机会。
这些父母为她争取来的锻炼、表现机会,让同事觉得很丢脸,很失败,感觉自己所有的一切,包括她通过努力、凭借成绩获得的荣誉,她都觉得是老师“施舍”给她的。
同事说,从小,她就认定了内向=没出息,内向的人不会有什么成就,内向等于失败。
听她这么说,我才明白过来,她为什么不能接纳自己的孩子内向。因为父母的不接纳,导致同事从小就缺乏自信。
她其实最不接纳的那个人,是内向的自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ibLXYDLC34I9gnJwpU3ARo0fa5rQGBnZI7ooeqDHApozHPDKicURfgRbhezXWW5sHaJDicW2xWxd5qg/640?wx_fmt=jpeg)
一路成长过来,同事对“内向”充满了恐惧,她把自己所有的不顺都跟“内向”扯上关系,觉得如果不是内向,她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过得比现在更好。
所以,当她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偏内向性格的时候,她也是无法接受的,她不愿意让孩子成为自己的翻版,怕孩子以后跟她一样“输在内向”上。
严选君之前看过一本书《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印象很深:
如果一个内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性格问题,使父母经常向别人表达歉意,或被父母有意或无意地纠正,那么他就会对自己的性格自卑。
不仅不会去寻找自己这种性格的优势,反而还会因为让父母失望,痛恨自己为何是这样的人。
所以孩子内向并没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父母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内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ezratiaEJibAbMphr9r5jNiaibSZ888BT5HJ0ue3sYIWhJl4nWicdhKr4u3pUNbE6dHbT4WxDZVicfGPCcfa2DCNSA/640?wx_fmt=png)
鼓励内向的孩子去争取和表达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太内向,其实更多地是担忧他们长大后,尤其是步入社会以后,会在人际关系上过于弱势,比如不懂拒绝,不敢表达,不会争取,以至于丧失很多的机会。
家长们甚至会认为内向的孩子,不敢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达,未来只能做点技术工作,甚至连领导都当不成。
善于交际、开朗自信的人确实更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但内向不代表默不作声、唯唯诺诺,内向的人一样可以表达自己、争取机会。
内向孩子的父母,在接纳孩子的同时,可以鼓励孩子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拒绝、争取和表达。
就像《零零后》里一一的妈妈,她接纳孩子,但同时也接受了幼儿园园长的建议,多带孩子去串门,给孩子创造更多与人交流和交往的机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055rxvhygP2RJGjXBxYxbKe4XTic1cpiaUoWl98yQ7wfqvacbCmd6lAQ/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NhfVXTUh4qoiausmNTEsYIFDI1GsZ5lDLIcBdSUNgp5VhsR551bSHeA/640?wx_fmt=jpeg)
上了小学后,一一慢慢有了朋友,而且她也渐渐习惯了这种群体生活,感受到了跟朋友们在一起的开心和愉悦。
但她并没有觉得内向有什么不好,她在独处的时候依然觉得内心充满力量。
内向的孩子,只要有足够的自信,他们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最重要的是多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帮助他们寻找到自己擅长和喜欢的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x8YibCiaTdZd87nlZNEaW1b5RJwJ5A2NyojKc5P6xick9u3M84jW9KwOw/640?wx_fmt=jpeg)
其实严选君小时候也是个偏内向的人,小学的时候成绩平平,不偏科,但也没有太突出的科目。
直到小学四年级,区里举办各种小学生比赛,我把每一项都报了名(当时也不知道谁给我的勇气
![]()
)。
摄影、书法、踢毽子、画画、计算机……各种比赛,有十几场吧!
很多同学都没太大兴趣,家长也不积极,因为对小升初也没什么帮助。不过妈妈很支持我,说多试试,取不上名次,也没什么损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ibLXYDLC34I9gnJwpU3ARo0HUuAJWAVZoacU9HnOjMvVjGnzPDcaO1JJ8tZmDtfrX1NnPqTlzoJHA/640?wx_fmt=jpeg)
结果,我意外地几乎全部取上了名次,一、二、三等奖都有,虽然不是什么奥数、英语的比赛,但我当时居然因为这些比赛在学校出了名,校长还带队带着我们这些取上名次的同学出去旅游了一番。
那之后,我真的自信心爆棚,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小孩,变成了学校里的超级明星
![]()
。
不仅在班里成了班长,还经常担任升旗手、国旗下讲话、节目主持人、广播台台长、校报主编……真的像是变了一个人。
所以当内向的孩子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有了足够的自信,他们会有非常大的能量和舞台。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ezratiaEJibAbMphr9r5jNiaibSZ888BT5vqWz0KibfbSvEW89sUCYxHGBDpnTZWibice2kReBia2fe4uAM2REFO9x7g/640?wx_fmt=png)
内向孩子的优势,不可忽视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的作者苏珊·凯恩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曾经是一位出色的律师。
她说当初之所以选择做律师,就是为了证明性格内向的人也能干好这一行。
但她后来意识到,如果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并不需要努力让自己显得外向,内向的性格也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uia5Kib01ZeTvV01icv0YdsdPRPqxg070S3jciclXVpPxAwo6kW1WsZF3w/640?wx_fmt=jpeg)
她在TED演讲时说:世界上约有1/3到1/2的人都是内向的。外向的人会从大量的社交活动中获取能量,而内向者却觉得在安静舒缓的环境中更有活力。
大家可能想当然地认为,那些暴露在镁光灯下、高知名度的人一定都是外向的,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多我们熟悉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性格都是偏内向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9lZdqCTSTe5icVJwywnm0WUxKQ0ibWST3ic5lVlpY3JSPZJG12X7yUgVg/640?wx_fmt=jpeg)
当比尔·盖茨被问到怎么在外向的世界成功时,他说:“内向的人可以花好几天去想一个棘手的问题,并强迫自己想出领域的最边缘处在哪。”
爱因斯坦也是一个内向型性格的人,他坦承,自己在独处时思维最为敏捷。
J·K·罗琳回忆说:《哈利·波特》的灵感出现时,因为我手边没有能用的笔,我又太腼腆不敢跟别人借……我就只是坐在那里思考着,思考了整整4个小时(因为列车晚点了),所有的细节都在我脑海里涌现了出来。
与乔布斯一同创建苹果的沃兹说:“如果不是因为乔布斯太过内向而不愿意外出,他就不会学到那么多电脑方面的知识。”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0ia9ibZbfEtibDQ35V8SI5UiccWYDIia4soRmMJ1RNd9pQfnRUjoHx8wreg/640?wx_fmt=jpeg)
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扎克伯格、巴菲特、斯皮尔伯格、村上春树……甚至我们都熟悉的很多明星——朴树、梁朝伟、周星驰,他们都很内向。
MBTI16型人格对内向性格的定义是:专注于内心世界,通过仔细思考资讯、观点、概念来获得满足感,而不是通过与人相处、团队合作来获得满足感。
所以内向不是缺点、不是缺陷,不需要改变。
请不要再让内向的孩子去改变自己,变得外向了。
内向性格的孩子天生自带光环,他们有自己的优势,而父母的接纳会是一台助推器,让内向的孩子更自信,也更有力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afezratiaEJ9GB3mwAhscrInNTSia9Yo2TG7gJcVJXsqSCNDHL8RnFQCAichzxicxzQ9UX9ia2fdib66u1l7KxLQPTHg/640?wx_fmt=jpeg)
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RHINnHZBrico1mmKnjaCXkMagplE5RNtX97MObGhZkHMXEShoDOXmibw/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fezratiaEJ8I4ibiaGDcXMVovp2iaEYEPuSAzD8rpUwiaQRicR84DTKZfQqic51bqoWibQmNuocibwiaHTrzVH5Vrz44fib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iafezratiaEJ8FoQlPQ567e8bA8tbudS5micoXYR6NfOVaOv7xsnnI7xYnwRlF98lpib1Hb2RBb9mA0hMsftfeWhPg/640?wx_fmt=gif)
点个“在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