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灵魔合一,即为人 | 我与自己流浪

灵魔合一,即为人 | 我与自己流浪

阅读量:3695915 2019-10-23


         
     《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看了好多遍。念念不忘,终有此篇。
      小时候最爱看《西游记》。光环效应下,孙悟空闪耀夺目,哪吒只是配角,几乎没有人会留意这个穿着红布兜的小神仙。这部电影,那个亦正亦邪的“火孩子”,极大地震撼了我。
      及至尾声,听到片尾曲《今后我与自己流浪》。作为入门级乐迷,感觉很特别,故向专业人士求教。得知此曲是C大调,居然是6/8拍,在当下流行音乐中不多见。现在的流行音乐作曲、特别是抒情类作品,多以4/4拍为主,因为节奏稳定易被接受,对演唱者来说更容易驾驭。而6/8拍以“TiTaTa”结构为核心,更像是圆舞曲。同时,大量的八分音符和乐曲速度让圆舞曲中的“脚步”显得更加细腻与精准,给作曲、填词、演唱都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这份不容易换来了念念不忘的经典。恰到好处的填词,搭配歌者的独特声线,诠释了凄凉、痛苦、悲壮、抗争的基调,再加上圆舞曲那份内在的高贵与高傲,与主人公的形象相得益彰。在这浑然天成的融合里,哪吒对于纯真美好的期待,对一切不公的奋起,得到了巧妙而纯粹的倾泻。
       少年时,以为英雄人物大多一身正气,毫无邪念。杀富济贫、匡扶正义,单纯的只剩了正能量。而现在,这些人物好像都变了,齐天大圣、哪吒,他们变得多情、复杂、叛逆,甚至心狠手辣、危害一方。其实不是他们变了,是行至中年,我们才发现人人都是合一的灵珠和魔丸,只要善用神力,以爱育魔,只要主流是好的,真实的不完美就是好的。 
       看过一本书,上面说”人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生来喜欢自由,而追求自由就会有50%的几率犯错”。不断了解自己、向内心探寻的终极目的就是在追求自由,实现内心最大的自由。即使面对这巨大的出错几率,人们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追寻自由。这份飞蛾扑火的执着,让人肃然起敬,也让人进退两难。可是,如何才能尽可能不出大错呢?

图片引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身世
       哪吒在山河社稷图中,第一次听父亲讲述自己的身世,这段爱的谎言促使他习得一身本领,平安度过了两年时光。正是这份身世及背后的意义与使命感,推动他即使身为魔丸,也逐渐让降妖除魔、匡扶正义在心里生了根。
      
       身世恰恰回答了一个命题:我是谁?没有意义的存在叫活着,活着即为“生”。而“生”,加上使命,则为“生命”,生命是有意义的。虽然申公豹道出实情后,哪吒癫狂入魔,但最后,那份已然植根于内心的使命帮助他和所有人渡过劫难,这便是人性的光辉。
       
      我们无法左右自己的身世,但如何看待它并赋予其使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使命会帮助我们走出“身世”的困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命”。
接纳
      接纳内心的好与坏。评论人的时候,我们会分出优点和缺点、好人和坏人,好似善与恶永远站在天平两端。而人恰恰是好坏、优缺、善恶的集合体。
      电影里,哪吒曾说:“他们不是把我当妖怪吗?那我就当一个给他们看看!”他最恨“妖怪”二字,他渴望自己是一个被接纳的正常人,可以和小朋友们踢毽子玩游戏,而这份渴望与失望的纠葛逐渐形成叛逆。渴望的越强烈,叛逆就越疯狂。我们不愿面对失望,更不愿独自内化失望所带来的一切。那句用生命锻造出来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对魔丸身世的接纳,是灵性与魔性的齐声呐喊,是真实的人性在熠熠生辉!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哪吒”,要接纳自己,最困难的莫过于面对事实,承认和接纳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的背后是坦然的自我、闪光的自由!
     
      听 这首歌
      忆 那过往
      任 情绪流淌
      泪 滑落脸庞
             
      长藤 绚烂
      安静 如繁星点点
      湖光 山巅
      花瓣 似落满南山
      抱怨 从一端走来
      那是 爱的誓言
      微笑 向一端走去
      那是 爱的通感
      我与自己流浪
      不,还有时间
      我不是孤独的舞者
      思考是生命的回旋
      与孤独握手言和
      爱,与你我永伴
后记:一直想写《哪吒》的观后,但因人、事交杂,未能在影片热播期间成稿。所幸此念头一直在大脑的后台累进、加工,想要表达的主旨也愈来愈明确。终于,在近日言必称“渐进渐明”的魔力指引下,得偿所愿,也算是此系列的一个真实案例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