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ⅩⅩⅡ BMF系列:“双栖大师”与阿德莱德交响乐团的“轻口味” | FantasticClassics

ⅩⅩⅡ BMF系列:“双栖大师”与阿德莱德交响乐团的“轻口味” | FantasticClassics

阅读量:3696162 2019-10-23




今晚(10月22日),美籍犹太裔“双栖大师”(小提琴独奏兼指挥)平查斯·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携手位于南澳(南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交响乐团(Adelaide Symphony Orchestra)到访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The 22nd Beijing Music Festival),为京城观众带来一场曲目涵盖: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艾格蒙特》序曲、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土耳其”》,以及爱德华·埃尔加《谜语变奏曲》在内,编排相当考究的音乐会。
何谓考究,首先是祖克曼兼及上半场演出的小提琴独奏及指挥,在“莫五”小协的演奏当中边拉边指。其次,阿德莱德交响乐团作为一支隶属于英联邦国家,且带有浓重英伦艺术色彩的大洋洲职业乐团,在当晚下半场的演出当中祭出了相当具有英伦代表性的《谜语变奏曲》。

纵观上半场的音乐会,在开场《艾格蒙特》序曲的演出当中,作为指挥家的祖克曼采取了一种极富音乐张力的慢速演绎,进而着重强调了这部作品音乐推进时的速度快慢和力度强弱对比。从当晚的第一首作品演出看来,这支南澳大团无疑具备着精良的整体音乐素养,以及相当灵活的艺术表现力。值得一提的是,单单透过外在的动作手势来看,祖克曼身上显而易见地带有他犹太裔同侪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Daniel Barenboim)的影子。
上半场旋即而来的“莫五”小协,祖克曼则终于秀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小提琴演奏)。而他现场拉琴的风格还是那么得一如既往,跟他那师出同门的犹太同僚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形成了鲜明对比。帕尔曼的小提琴演奏热情如火、音色绚丽,祖克曼却是冷若冰霜、音色朴拙、不加雕饰。仿若一位曾历经过无数人世间的风云变幻,还有艰难困苦的睿智老者,好比是人到晚年才屹立舞台去平平淡淡地细述着恬淡人生的岁月静好。祖克曼拉琴时的那种自得其乐、波澜不惊和宠辱偕忘,或许可以权当作是一种带有他强烈个人艺术特征的纯个性化演奏方式。即便是到了“莫五”小协终乐章当中的“土耳其”军队行进主题,反观祖克曼和台上的这支协奏乐队,依旧还是我自岿然不动,没有一丝一毫的在这部作品末乐章音乐处理上的迸发与冲动,有的只是在其诠释风格上一以贯之的婉转和宁静。
中场休息前,祖克曼又引领台上乐队,大方加演了一曲弗里茨·克莱斯勒所创作的小提琴与乐队小品《爱之欢乐》,而此时此刻的祖克曼完全就是在通过他婉约细腻的琴声,在悄悄诉说着一段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当晚下半场的埃尔加《谜语变奏曲》,台上乐队的表现相较上半场显得愈加出彩,乐队各个声部的实力相当均衡,尤其是当这部作品的音乐推进到最为著名的"Nimrod"变奏时,在祖克曼的棒下,台上乐队呈现出了一瞬间感天动地的临场精彩演绎。

阿德莱德交响乐团在《谜语变奏曲》的演出过程中,展现出了充分节制的力度及音响,很好地体现出了这支乐团不落俗套的艺术修为和相当上乘的音乐表现,堪称“轻口味”(相较“重口味”而言)。而就当晚整体的现场发挥来看,这样一支南澳乐团,在其绝对实力上完全丝毫不会逊色于“袋鼠国”另外两支更加出名的乐团——悉尼交响乐团(Sydney Symphony Orchestra)和墨尔本交响乐团(Melbourne Symphony Orchestra)。最后,几度返场谢幕的祖克曼慷慨加演,并一连安可了三首:其一是W.A.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其二是中国民歌混搭(紫竹调),其三是选自彼得·伊里克·柴可夫斯基歌剧《尤金·奥涅金》当中的“波罗乃兹”舞曲,大方成全了今晚分外美好的“北京一夜”。

Fantastic
Classics
 :@酌乐古典 :@酌乐古典 :@酌乐古典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