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读书越多,改变人生的可能越大

读书越多,改变人生的可能越大

阅读量:3700446 2019-10-23



今天,#28岁想成为怎样的人#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起因是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招录李琳任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而1991年出生的她,今年只有28岁。

李琳 南方医科大学官网图
大家纷纷表示:“比你漂亮的人还比你有才华,努力的榜样!”
作为李琳的引进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官网显示其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
什么是所谓的“优秀骨干”呢?
在官方网站上小编找到了优秀学术骨干的定位为“在国内外本学科领域获得较优秀水平的学术成果,科研活动高度活跃,学术上具有很好的创新突破潜力,未来能带领某学科领域或学术方向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和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具有成为学科领军人才的潜力的青年学者”。
而优秀学术骨干的待遇与支持条件包括:70-90万协议年薪(税前);180-220万安家费(税前);300-400万科研启动和科研条件建设经费;提供人才过渡房;必要的科研、办公条件。
……
看完后,有没有觉得,这样很酷?
没有人不会去羡慕这样一个完美的读书学习的榜样。然而别人再怎么酷,也是别人的酷。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自己未来的生活变得很酷。
经常有很多小伙伴,在晚上时,总会向关关抱怨学习好累,读书好苦,题好难;也有人说,我是真的不喜欢读书。我特别想告诉你的一句话是:你现在读书越多,你改变自己人生的可能才会越大。
恰好,关关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情不自禁想分享给屏幕前的你:

文 / 赵巍巍来源 / “巍chat”(ID:vichatting)
 1 
越是穷,越应该读书
我一位当记者的朋友,和我说起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他曾经去四川大凉山做采访,他说那里的学校很穷,穷得连几本课外书都没有。
给他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两个,一个是一本被翻得无数次的《读者》,是上次支教的老师留下的,是他们为数不多的课外读物。而他们每周二的下午,所谓的“图书馆开放日”,那些孩子都要洗干净手排队去看书,每个同学看五分钟。
他看到那本书的时候,他说就像一团海带一样,但是还很干净,很干净。
第二个地方,是那个村里为了感激他,特地给他安排的一次相亲。他执拗不过,只好答应了。那个村子里的大多数姑娘都会嫁出去,嫁到不知名的城市里,有的基本上就不会再回来。
他说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大概十七八岁,眼睛很干净,唱歌也好听。她几乎是上来就问:你有没有吸过毒?坐过牢?
我朋友吃了一惊,然后摇头。她继续问:你有没有和人打过架?她就这么非常期待地看着他,我朋友继续摇头。
我很吃惊,问他,那女孩为什么这么问?
他说,因为在她们那,只有做过牢打过架身上有道疤的男人才牛逼。
越是贫穷的地方,越是闭塞的地方,人就越简单,但简单不一定都是好事。简单的背后,有可能是封建、迂腐和愚蠢,就越可能迷信金钱和力量。
他每年都会过去,带上很多很多的书。每次走的时候,他告诉那些孩子一句话:
多读书,多读书就能改变命运。
然后我和他开玩笑,你这不是欺骗社会主义接班人吗,读书什么时候能改变命运?
他以一个社会老大哥的口吻和我说,你不懂,你没红过。 2 
说读书无用,是因为你读得太少
我想,其实我们这个时代特别尴尬,因为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我们的知识体系更新比应用知识慢很多,我们学到最后会发现,书本上的东西很多与现在社会在脱节。
不是学习无用,而是学,无以至用。
以前的时候,读书的人普遍不多,所以读了四书五经的就很吃香;但现在教育发达了,大学文凭这么多,都读过那些必备书目,自然就丧失了原本“读几本书能改变命运”的知识优势。
所以,与其说读书无用,不如说你自己无用。
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读书太少,没有读到比别人牛逼的程度。
曾经在一次专业学习的讲座上,给大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底下一位学生问我说,他现在感到特别迷茫,上了大学后,怀疑人生,觉得继续读书是没有什么用的,没必要学高数,也没有必要学习C语言编程,这些有什么用。
其实,数学学到初二就足够了,进菜市场不会被电子称骗。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迷茫,主要因为读书读得太少,而想的太多。 3 
读书越多,改变人生的可能性越大
我妈从小就告诉我,知识会改变命运。甚至在我后来读到当地很好的高中,上到不错的大学,她还在重复这句话。
后来我发现她是对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读书越多,自己人生的可能性就越大,看到的世界就有可能越不一样。
比如我小时候读鲁迅,常想鲁迅写文章也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由于是扬州人,那会学校老师常让背诵朱自清的文章,《春》《荷塘月色》等文章基本烂熟于心,也觉得朱自清的文章和钱钟书他们一比完全不是个分量级的。
现在读书杂了,有时与父母相隔万里,在异国他乡,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心里如同牛毛细针在扎,眼眶也有些湿润。
我大学的大物老师,是个老教授。
他的第一节课,他用非常漂亮的板书在黑板上写“惜字纸”,他说,他上课你可以不听,甚至可以不来。他唯一的要求就是,我们不能在书本上写字,要有专用的笔记本。这句话,是他当学生的时候,他老师告诉他们的。
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传承,和对文字的敬畏。
还是那位老师,他在和我们讲锁的构造的时候,说到一句话,你们知道锁是干什么的吗?以前我一直以为锁是用来防备坏人的,但是其实很多锁由于技术上的缺陷是防不了坏人的。后来,我才知道,锁是用来防备好人的。
学大学物理这门知识有什么用?如果我不再去参加大学生物理竞赛,如果我以后的工作和物理没有一丁点的关系,我觉得初中的那些物理知识就足够用了。
但是从物理知识衍生出来的做人的道理,做题的思路,看问题的角度,包括你上课老师的言行身教,都是你在读了很多书,上了大学,受到了高等教育后,才像只树懒一样,一点一点地体会的到。 4 
读书见效很慢,但请相信它
其实,在一开始,读书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改变,因为靠读书所追求的成功,还需要很多客观的因素,需要很长时间的积淀。
但是不读书,却能很轻易地改变一个人。事实上,最开始的那个女孩但凡多读点书,就算是最基本的畅销书,她的世界观的塑造就会有很大的不一样,就不会那么地信奉暴力,迷信权威。像很多长辈说的:你要去读书,你要好好学习。我想,我也会告诉那些山区的孩子:
多读点书吧,读书能改变命运,尽管需要一段时间。*作者:赵巍巍,自由撰稿人,文汇报特约作者。微博@赵巍巍同学,微信公众号:巍chat(ID:vichatting),本文经授权分享。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