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金庸为什么写完《鹿鼎记》就封笔?

金庸为什么写完《鹿鼎记》就封笔?

阅读量:3703748 2019-10-23


金庸先生1969年动笔写作《鹿鼎记》,前后历时3年,《鹿鼎记》连载完毕,写完《鹿鼎记》的金庸,已经48岁了,距离他动笔写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已过去了17年,在这17年间,他笔耕不辍,除了一段意外由倪匡代笔外,金庸先生几乎没有休过假。

17年不间断的写作啊,除了写作武侠,还要写作时评,任你拥有举世罕见的才华,恐怕也要被榨干了。所以,很明显,金庸不再继续写武侠小说,很可能是因为累了不想写了,也写不出来了。

我更倾向于认为金庸已经写不出来了,虽然金庸最后一部武侠说《鹿鼎记》被人捧得极高,但其实在这部小说中,「武」已经退到相当次要的位置,这部书的主角韦小宝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大配角康熙也是一个武功稀松平常的少年,但这两个人却联手把武功盖世的鳌拜玩弄于鼓掌之间。这与金庸其他武侠小说背道而驰,所以《鹿鼎记》连载时,就有读者质疑《鹿鼎记》是他人代笔之作。

金庸为什么要写作这样一部「反武侠」的作品?最合理的解释应当是金庸在「创新」,在写出了陈家洛、郭靖、胡一刀、杨过、胡斐、张无忌、乔峰、令狐冲后,金庸已经分别向儒家、墨家、道家、释家汲取了营养,无法再寻找别的精神食粮了,所以只要去把最市侩的韦小宝当做主角。

韦小宝的诞生,是金庸武侠迷的痛苦,他们曾经念念不忘的那个快意恩仇的武侠世界被金庸给击碎了,金庸用韦小宝来告诉读者,所谓的江湖,都是梦幻泡影,根本就不存在,再强大的江湖,也斗不过皇权,再光辉的江湖人物(陈近南)最终也要死于权力的魔爪。
与其用根本就不存在的江湖来麻痹自己,还不如从现在开始走出书斋,走上街头,为属于自己和家人的权利做一份贡献。

一个已经放弃了武侠的作家,还怎么可能再写出快意恩仇的作品?瞧瞧金庸在封笔之后对自己14部武侠小说接二连三的修改吧,是不是越来越偏离武侠迷的趣味?我只需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
在连载版《天龙八部》中,王语嫣最后跟了段誉。但到世纪新修版中,王语嫣却回到了表哥慕容复的身边,慕容复这个在江湖中的失败者,最后还是赢得了美人,而武功登峰造极的段誉,也只能跟那个泼辣的、没文化的木婉清白头终老。
任你武功再高,又怎样,还不是爱情中的失败者?所以,这是一个「反武侠」的信号啊。

仔细想想,这样的信号,早在金庸写作《笑傲江湖》时已得到体现,你令狐冲武功越高,离心心念念的小师妹越远……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