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bEr4WjxhyGCJdVQWib6fq2BSwsEKibEgbPxNGXkIOk5VLtGiampaNEGAMbg2EsIK8IVbR9uHnNSNibvlzsvZvUT86A/640?wx_fmt=gif)
观自在生活平凡而普通,但艺术教会了我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在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但在艺术的视角里,总能发现纯粹的美。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如果不首先热爱生活,那么,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艺术创作,总是流于空洞无物或枯燥无情。因此,我更加留心生活,更注重品位生活的细节。
因此,我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态度:简静。简静,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态度,简单而静好,摒弃繁缛的套礼数,自然自在,来去自由,又与世无争。但时下的一些“艺术”(我之所以称其为“艺术”,完全出于绅士),正在摧毁着人类灵魂的简静。那些追求名利进而搞出复杂的“艺术”的人,实在让人愤恨。然而,这怎能阻止我们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
弘一法师说:为艺,功夫在笔墨外。艺术,修心有时比修炼技艺更加重要。只有高贵的灵魂,才能欣赏并创作得了高贵的艺术。自从与艺术在一起,便注定了一辈子的修行。
从人出生到死,从古到今,人类对于艺术的挖掘从未中断过,而艺术对人类灵魂的弥补,也从未中断过。她让人类的灵魂脱离了低俗与野蛮,她让人类的灵魂有了寄托和栖居之所,变得高贵典雅。
当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一切皆无,一切皆空。在空无的境界中,寻找灵魂的相貌。在无我的境地里,发现纯洁的、本真的美。只愿天天与艺术在一起,让的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
![](https://mmbiz.qpic.cn/mmbiz/icTwWCgtAwXPO7ZZEuXa8zibFicGVB1HXuPsU72LZQib9rhQia7NDOOUFZBibZLjkQriaAV2EGRXKScCyL7yecia0aQ4zA/640?wx_fmt=gif)
“沈沙舒启四大家”
沈尹默(1883—1971)
沙孟海(1900—1992)
舒同(1905—1998)
启功(1912—2005)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k9Y2AN8cCFZ8vLtoYABc4k7p6cSC9Y9SLnFFtJEdwNsgtics3sssFJ5sSORibibTDwz0HqtahOaNuQjPtxricGCEg/640?wx_fmt=png)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按出生顺序排列,
一个世纪以来最杰出的四大书法家分别是:
沈尹默、沙孟海、舒同、启功。
四人书体皆有所长,
沈尹默字迹端庄,沙孟海字体雄强,
舒同体优美舒展,启功字体清秀俊美。
1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已故浙江美院陆维钊教授评沈老书法时,云:“沈书之境界、趣味、笔法,写到宋代,一般人只能上追清代,写到明代,已为数不多。”
![](https://mmbiz.qpic.cn/mmbiz/jkiaqOtLyBINwKHia9ib3eiakqfZaZxxIY8Vib75T0uR54A0tdElGm5KiaUAcZrQh8gglRPibNJibQKd7QVXuWkKyFWKNw/640?)
2
沙孟海(1900-1992) 原名文若,中年后以字行。号石荒、沙村、决明、兰沙等。浙江鄞县人。早年从冯君木学古典诗文,从吴昌硕习书法、篆刻。后又与著名学者朱疆村、况蕙风、章太炎、马一浮等交往,受益良多。曾就读于慈溪锦堂学校,毕业于浙东第四师范学校。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g5ArsiatXKULc6ebtedMqQq6FnIAGiaQm7XqJQcx78j0upBcWse6pm0ibcia1j6bvm6jULukmibQ4mT82WFkFAiczUGw/640?wx_fmt=jpeg)
3
舒同,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被誉为“神童”、“东乡才子”。曾系统地临过古代碑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名家,但师古而不泥古,尊法而求新变,并注意取其精华,大胆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创立了著名的“舒体”,备受海内外推崇。他的书法,宽博端庄,圆劲婉通,用笔老重,藏头护尾,点划润厚通畅,别具风格,是现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https://mmbiz.qpic.cn/mmbiz/5mweb1SztNyd8icRTXT6ld87pMxRGgrcq5AMtgqr3MBX9mWWFHr9chjJyRPiaC64AKPqyyIxs7MolCMyysQkZutw/640?)
4
启功(1912——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佛名察格多尔札布,北京市人。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满族,爱新觉罗氏,是清世宗(雍正)的第五子和亲王弘昼的第八代孙。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启功丛稿》、《启功韵语》、《古代字体论稿》等。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要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aXVic9tQZLSJyh9oMoBZDakEFhphbmms52nh161uJfXp7slStuXJhmPFlbwexl9Xbr9b9XZGsZ4Ltc6ibuNicIHgA/640?wx_fmt=png)
观自在生活平凡而普通,但艺术教会了我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在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但在艺术的视角里,总能发现纯粹的美。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如果不首先热爱生活,那么,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艺术创作,总是流于空洞无物或枯燥无情。因此,我更加留心生活,更注重品位生活的细节。
因此,我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态度:简静。简静,是一种美妙的生活态度,简单而静好,摒弃繁缛的套礼数,自然自在,来去自由,又与世无争。但时下的一些“艺术”(我之所以称其为“艺术”,完全出于绅士),正在摧毁着人类灵魂的简静。那些追求名利进而搞出复杂的“艺术”的人,实在让人愤恨。然而,这怎能阻止我们去追求至善至美的艺术!
弘一法师说:为艺,功夫在笔墨外。艺术,修心有时比修炼技艺更加重要。只有高贵的灵魂,才能欣赏并创作得了高贵的艺术。自从与艺术在一起,便注定了一辈子的修行。
从人出生到死,从古到今,人类对于艺术的挖掘从未中断过,而艺术对人类灵魂的弥补,也从未中断过。她让人类的灵魂脱离了低俗与野蛮,她让人类的灵魂有了寄托和栖居之所,变得高贵典雅。
当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一切皆无,一切皆空。在空无的境界中,寻找灵魂的相貌。在无我的境地里,发现纯洁的、本真的美。只愿天天与艺术在一起,让的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
![](https://mmbiz.qpic.cn/mmbiz/0oXaHWnKibUctNQK4IbV8fArvW22A72yhIbfRSAt8YEiaCTV5Fklqc5211Rj1RcjzH8S9icf7HMEQQmWbBuLwlLog/640?wx_fmt=gif)
版权说明: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联系我们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k9Y2AN8cCE14jFVBDOoYPsDpWQ86rUqLcZ6cONfKy0nN0ibPN7icEmR0G8KGM67RLBpFXicDWIzbodWssSEwFP2A/640?wx_fmt=jpeg)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