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让孩子快乐且优秀的“微留学”是什么?

让孩子快乐且优秀的“微留学”是什么?

阅读量:3709721 2019-10-23



让孩子快乐且优秀!
“微”留学
微留学?
之前和大家说过学英语的捷径“纯英语环境”和我们带妮小喵“微留学”的经历。
就有家长问了:微留学是什么?就是游学么?除了语言有其他好处么?
我只能说“微留学”的收获巨大,不仅仅是创建一个语言环境,可以说能够改变孩子的未来都不为过。
这一篇我就分享一下我们的微留学经验。


什么是“微留学”?
我对“微留学”的定义是这样的:3-8岁的孩子,和正规留学一样,成为该国正式注册学生,正常上学1个月-1年。
微留学的重点意义就在于给孩子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对于低龄的处在语言黄金期内的孩子,一个纯净的语言环境能够给孩子充分的语言应用环境,这样就可以将之前的大量输入转变为输出,从而形成语言的输入-输出-重复循环。
如果等过了这段时间,由于同龄人语言复杂度提高,以及孩子对外语的接受度下降,在同样的时间里,语言和文化的适应性就不如语言敏感期的孩子了。孩子如果想提升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正规注册学生”这个是为了保证教育质量,正规注册学生能够享有该国的平均以上水平的教育和学生待遇。遇到问题也可以直接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而很多机构组织的所谓“体验式留学”仅仅是换个地方进行机构培训或者只是参加当地的一些语言夏令营,既不是真正的学生身份,也不能保证教育质量,甚至有欺凌现象发生时,无法保证孩子的人生安全以及合法权益。
 

还有就是停留时间。有熟识的美国教授给我们建议“留学时间不可过长”
因为在美国,很多中文班里挤满了美籍华人的孩子。因为在年龄小,又一直泡在英语环境里,所以孩子几乎不会说中文了。这是语言环境泡的过久的弊端:丢失中文。
因此将时间定在1个月到1年之间,比较符合家长们对英语和多远文化的快速进步需求又不至于让孩子遗忘了中文。
毕竟双语在英文国家,是极大的优势


“游学”和“微留学”的区别
我开始也是想找游学机构给妮小喵安排的,所以问了很多游学机构。
很多偏重旅游项目的有“丰富行程”的“游学”纯粹是换皮的旅行团而已。
而很多“名校夏令营”仅仅是团期的其中几天来到知名学府的里转一转,拍拍照。大部分西方高等院校,都是没有围墙的,可以随意进出。


部分游学机构可以安排进当地学校。但是不但不知道目标学校的好坏,而且不少家长反馈,停留时间只有1-2周太短了。
毕竟,研究表明,人对于陌生环境的适应期,需要7-21天左右。
而微留学是:让孩子作为正式注册学生,转学形式入学当地优秀学校进行至少1个月课程,进度与当地学生同步。这样才能够让孩子度过适应期,融入环境,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尝试使用新的语言交流。


微留学还能带孩子抛弃游客的身份,和当地人一样的生活,深度体验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文化:参加几校联合的Bike night,Disco night;城市的Sunday market,Garage sale;带孩子去海边捞cockles和mussels;甚至孩子受邀出席同学的生日会……这些都是“游学”无法获得的体验
 


“微留学”的其他优势
除了能泡出英语语感以外,我们计划的“微留学”还能对孩子成长有其他积极影响。
毕竟很多孩子在国内传统教育下,个性受压抑,会因为“成绩不好”就被边缘化;或者因为“偏科”就让优势天赋反而成为问题。而这类孩子前往以“启发孩子寻找兴趣,发挥孩子天赋”为主流教育观的国家,反而容易成为优等生。妮小喵就是个“不乖”的孩子,爱放飞的性格在国内公立幼儿园里毫无疑问难以立足。而在微留学时,却成为了这边幼儿园里的head girl leader。
身边另一个在国内上小学时“不听话,学习也不好”的孩子,因为爱表演,微留学时被校长称作有gift的优秀孩子,建议他上有能力进一步培养天赋的小学,并且亲自写推荐信帮助他申请跳级。 

这里学校和老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授知识,而是开阔孩子的眼界,锻炼孩子的适应性,启发孩子的兴趣。对于年级小的孩子来说,思维没有固定,所以很容易变的更加优秀。
比如大部分国内孩子学到的认识还是仅仅来自死记硬背书上的标准答案时,留学生活过的孩子会将他们的体验生动的表达出来。
暑期团有一位对科学特别感兴趣的一年级孩子,在海边玩的时候录了一段英语presentation视频,被他的老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用来做教学展示。

同时他在学校领着一群小老外组成足球队,会说一点法语,熟知几百种恐龙的习性……毫无争议的成为班上的中心。因为他对这些都有“兴趣”。他在这只需要尽情释放天性,无论是语言,自信,表达,逻辑,好胜心……释放自我,然后优秀,并快乐着。
另一方面,和国内一群群的“小胖墩”或者“豆芽菜”比起来,国外的孩子大部分都身强力壮。因为西方教育提倡大量的户外运动,加上严格的食品管理法使得他们的水果蔬菜蛋奶肉类都新鲜有营养。营养丰富的食物+大量户外运动=结实的身体。
妮小喵来了一段时间后,明显长高不少,身体素质也比在国内时好太多:4岁的娃滑雪能练一整天,登山徒步10公里,冬天光脚下海捡贝壳。

 
微留学期启发式体验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碰巧觉醒了一些国内没有或少见的兴趣,比如海钓,马术,冲浪,皮划艇……不仅能让孩子的兴趣更加浓厚,而且以后升学路上比拼特长的时候还能轻松脱颖而出。
今年参加我们春季团其中两个孩子选择了放学后去学习马术,回国后通过了Galop 1级认证。而暑期留学团的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通过了3A级别(相当于国内5级)的中级滑雪者认证。
毕竟这里各种户外运动的场地和上课水平比国内高很多,价格也比国内便宜的多。

我们留学团的孩子最大不过才9岁,大部分都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左右。而在国内学习马术和滑雪的孩子本来就不多,即使在所有学习这两门的孩子中,他们都是最年幼的佼佼者。


从“总生病”到竞争校队
最后一点,我就说个刚发生的事吧。
今年年初春季留学团有位孩子呼吸道敏感,国内中医嘱咐要常年吃药调理,千万不可吃凉的,且不可剧烈运动。
而孩子落地之后,朝夕相处的一个多月里,不但没有不适,反而喜欢上了冰牛奶和冰水,说同学们都是这样的。甚至后面两周和班上的好朋友们一起打起了橄榄球!家长也从一开始严厉说教到最后去场边给孩子加油。
本以为身体好了的孩子一回去,感冒咳嗽什么都来了,差点发展成肺炎。别说运动了,每个月得去两次医院,孩子手臂全是针眼,每天药当饭吃。家长看了实在心疼,经过沟通,等孩子病稍微好一点,又飞了回来。孩子落地一礼拜,积痰排干净了就活蹦乱跳的跑去原先的学校门口蹲同学,放学继续一起打橄榄球。现在这位家长正在给孩子转长期留学。孩子甚至在前两天第四学期一开学就参加了校橄榄球队选拔。有时候,病的,不是孩子 

北京很多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学校冬天会少很多孩子,因为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做“候鸟族”:每年冬天就带孩子出去住一段时间,泡语言也顺便练习特长……直到第二年春季再带孩子回来。


最后是惯例的妮小喵英语阅读时间~
大家对“微留学”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给我们留言讨论哦~

卷毛老爹:经常携家带口到处跑,暂时还没秃顶
女儿妮小喵:目前4岁,从9个月起被老爹背着满世界跑,英文秒杀老爹
亲子外语学习,育儿经验分享,持续更新...
看完别忘扫码关注我哟~
公众号:纽村卷毛老爹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