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湖南微扶贫”关注我们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渌口区坚持“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理念,因地制宜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和建设,不断培育和壮大扶贫产业,让更多企业、合作社等加入到扶贫事业中来,让更多贫困群众加入到产业发展建设中来,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有效巩固提升了脱贫攻坚质量。
培育产业,助农增收
“不仅有分红,还免费提供种苗,这让我们脱贫的信心更强了!”5月9日上午,渌口区龙船镇枫仙桥村村部格外热闹,村民们排着长队,等待领取株洲百益嘉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益嘉”)发放的分红。
村民文兵的儿子患恶性肿瘤,一家人因病致贫。这次分红,他家建档立卡的4名成员共分到1600元。“现在,我还在公司基地打工,月工资约3100元。”文兵说。
“百益嘉”是龙船镇3家委托扶贫企业之一,公司成立5年来,常年安排当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2018年,公司又与该镇6个村56户村民签订帮扶协议,承诺在两年时间内,分3次给予这56户106名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每人1000元的产业分红,本次是第2轮分红兑现,剩余的将在今年底到位。
除了分红,“百益嘉”还特别鼓励贫困户自力更生,免费提供种苗。
按照“一镇一品”规划,渌口区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把产业培育当做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龙门镇花冲村成立康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黄牛、黑山羊、鱼类、黄桃等种养殖业,38户贫困户被纳入合作社,除了在基地务工,每年还能分红。按照“旅游引领、产业聚合”的发展思路,建设花冲航空滑翔基地,建成后,可吸引游客开展滑翔运动、跳伞运动、热气球、飞行体验等项目,激发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目前,全村仅有5人、5户贫困户没有脱贫,村集体收入达10多万元。
朱亭现代农业园规划了无公害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立体稻鸭基地、果树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省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在此务工增收。
截至目前,该区共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区级龙头企业6家,市三星级休闲农庄2家,全区享受产业帮扶的贫困户有3065户9299人。
技术指导,传经送宝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近日,淦田镇八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易日成种植的玉米迎来大丰收,养殖的青蛙、土鸡、黑山羊等也已见成效。
“多亏了易指导的帮助,一些不懂的问题解决了。”易日成介绍,今年初,区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办的易敏成了八斗村的产业发展指导员,在她的帮助下,易日成邀请本村约10户农户组织了一家合作社,其中贫困户3户,同时带动唐伏莲等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预计每户年收入达2万元。
为进一步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举措,渌口区建立产业扶贫指导员制度,按照产业分类,通过认真遴选,从相关业务单位选聘了40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分为10个工作小组深入田间地头,为贫困户开展技术指导、宣讲扶贫政策、协调产业帮扶资金、帮助销售农产品等,做到贫困户家庭情况清、发展意愿清、发展收入清、帮扶干部清,产业选择精准、帮扶措施精准、利益联结精准,推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目标。
截至目前,40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共走访贫困户1200余次,帮助1059户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共计6.5万余元,受到广大农民群众欢迎。据悉,下一步,该区将进一步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组织产业发展指导员定期常态化下村入户指导,通过提升产业扶贫工作质量和效益,推动贫困户增收脱贫。(文/殷绘?肖霜)
来源:株洲市扶贫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