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道德模范在辽宁 | 新时代雷锋式好兵张光付

道德模范在辽宁 | 新时代雷锋式好兵张光付

阅读量:3716921 2019-10-23



道德模范
2019年9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授奖仪式在北京举行。在我省推荐的候选人中,有4人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8人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北斗新闻推出《道德模范在辽宁》系列新闻报道,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些事迹突出、品德高尚、群众认可度高、示范引领作用大的先进人物。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是贫困户公认的好儿子,是云南省云旅希望小学孩子们眼中的好叔叔,是身边战友纷纷点赞的好榜样。只有32岁的他,相助鳏寡老人、解囊寒门学子、救人于危难关头,始终用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本期人物:
武警辽宁总队抚顺支队教导队教导员 张光付   
好兵、好人是怎样炼成的
张光付2005年12月入伍来到抚顺支队。在机动中队,张光付勤学苦练——午休时间,他自己主动去训练场,100次俯卧撑、100次仰卧起坐、100次推砖、单双杠……每天比别人多跑五公里,每个战术动作比别人多练两三遍。如此勤奋不懈,让他凭借良好的军事素质在2007年底转改下士,随后并担任了特勤排副班长。

2008年4月,张光付服从组织安排来到生产基地,面对百余亩菜地、果园、田地,四亩鱼塘和大量家禽,他从零开始,向附近农民学、向请来的专家学、自己买书学。从扣蔬菜大棚到给果树整形修剪,从养鸡喂猪到耕地施种,直至生产设备维修……张光付认真钻研、刻苦学习、不耻下问,很快就成为全中队的生产技术骨干。

2010年底,在全支队选拔新训班长的军事考核比武中,张光付技惊四座、样样进入前五名。
好人、好兵根植的土壤
在他的“爱心笔记”封皮上,有一个名字——“张光富”。张光付说:“这个是我的本名,小时候我一直叫这个名字。参军前,办理身份证时,我爷爷把我的名字改了。爷爷说,做人光想富也不行,要多付出、多给社会回报,还是叫’光付’好。”

张光付家的祖辈从湖北迁居河南时,靠着乡亲们接济、帮助,一家人才在河南落地生根、生活至今。张光付说:“父亲常教育我——最难忘的不是生活多么苦,而是乡邻的帮助。”

翻开张光付的《帮扶计划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受助对象的情况。10多年来,他累计资助贫困学生、困难群众1600多人,捐款40多万元。

奉献爱心是会感染身边人的。2013年3月5号,战友们以张光付名字命名,成立了“光付之光爱心团队”。团队成员由最初的7人,到现在的过千人,他们中有官兵、有大学生、也有行行业业的志愿者。

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目前,张光付的爱心团队策划开展“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计划”,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群众去宣传雷锋精神。
张光付荣获“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称号,今年9月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北斗新闻融媒体编辑:方姝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