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ianq03UUWGmKzcetjhrJ0Tia9PxTdSKqbVjoG5sX3xibdFnGegSRJWaTTjC4wwEaULZQhYOWnVulSib6BVwpP8icWeQ/640?)
期中考已经近在眼前,你家孩子复习得怎么样了?
下面是一位资深班主任总结的8种成绩提不上去的原因,也是中等生在考试中常会陷入的误区…
如果你的孩子也在其中,请及时告诉他如何改正…
特征一:
爱搞疲劳战,其实效率低下
有一位孩子曾这样说:我晚上都睡得很晚,刻苦学习,我想让爸妈和我自己都相信,我努力过了,即使考不好我也问心无愧了!
殊不知,这样熬夜效率不一定高,多数中等生熬夜到很晚都只能求个心理安慰罢了。磨蹭到很晚,一定会使学习效率大幅度下降,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第二天上课时就会打瞌睡,脑袋里也在捣糨糊。
其实,尖子生一般不会这样,他们都讲究效率,上课全神贯注,如朝气蓬勃的向日葵一样围着老师转,时刻跟着老师的思路,与老师保持交流。
提醒:
千万不要鼓励孩子熬夜,有的家长甚至还在亲朋面前吹嘘自己陪同熬夜孩子如何不辞辛苦。不要给孩子灌输“通过熬时间来弥补”的观念,而应该让孩子问时间要效率。
1.家长回家后可以让孩子把今天学习的关键内容说一说,这样孩子就要时刻考虑回家怎样跟你“说课”,上课会专心很多,会把重要的内容都记在脑子里,把其中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搞清楚。
2.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之前,先跟孩子商量一个时间,到了时间,即使作业没有完成,也必须睡觉,这样孩子就会主动提高效率,避免因磨蹭而浪费了大量时间。
特征二:
报了很多班,但作业都没好好完成
这类孩子的家长一般会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有的孩子甚至每门课都上辅导班,每晚都在外面上课上到九点才回家,这样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更别提老师布置的口头练习、预习复习等。
提醒:
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一般都是觉得孩子在学校学不到东西,或觉得孩子的任课老师不行。觉得外面的培训机构,老师有的是退休名师,有的是名校海归,盲目相信有的培训机构招生广告上“孩子总成绩提升50到100分的奇迹”!还有的家长是觉得别的孩子都报培训班了,自己孩子不报一定会落后,自己没有水平辅导孩子,就尽可能地帮孩子多报班,认为是自己为孩子好、尽责任的表现。
1.其实学校的作业都是老师认真设计、细心筛选出来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先把这些作业完成,在此基础上,如果实在要补课,建议集中在双休日补,这样把一周的问题集中起来找补课老师答疑解惑,同时避免在平时对学校的功课的敷衍。
2.补习也有诀窍,一般情况下,只有孩子特别弱的科目或特别学有余力的科目才需要补习,前者帮助他弥补各种疏漏,保证不要太拖后腿;后者挖掘他的天赋,帮他应对各类竞赛。这样补习才不会战线过长,导致孩子精疲力竭,也才可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特征三:
自我约束力较强,但缺少组织意识
这类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思想觉悟性不一定很高,一般不会违犯校规校纪,但组织意识浅薄,对班集体的荣誉、活动常常表现为不冷不热的无所谓态度。上体育活动课不积极,找个角落去背书或坐在双杠上温习功课的孩子,多数成绩只是中等。学校或班里组织的活动如运动会等从来不参加,抓紧分秒读书写作业的孩子,成绩也多半只是中上。反而是那些文体活动上特别活跃的孩子,成绩往往优异。
提醒:
很多家长会向孩子强调“闷头用功”的重要性,反对孩子在运动场、在班级活动上花时间。其实,运动能大大增加孩子头脑的摄氧量,让孩子记忆力更好,这样读书才会事半功倍;而班级活动则可以锻炼孩子的言语表达、艺术修养,以及团队精神等,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有积极影响。中考改革以后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了,这样下去孩子怎么能胜出呢?
1.家长要转变陈旧观念,鼓励孩子上课时高度专注,下了课该活动就活动,转换思维。参加班里组织的活动,表面上是失去了一些学习时间,实际上却能倒逼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2.一些综合课程,对孩子各学科的素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家长更应该鼓励孩子参加。
特征四:
表面上什么都会,实际上基础不牢
这类孩子大多会给自己找理由,比如,如果没有考好,就会觉得自己太粗心了,或觉得最近自己学习不在状态。有些家长也会替孩子辩解,实际上可能并不知道孩子其实基础并不牢固。尖子生则很少会犯粗心的毛病,他们只会反思原因并为问题找办法,不会给自己找理由开脱。
提醒:
家长不能一再替孩子开脱,“我家孩子那些错题都会做的呀!”如果家长都对孩子的“粗心”如此宽容,意识不到孩子粗心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是孩子的性格浮躁、知识掌握不牢靠,那将严重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1.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分析,粗心的基本原因无非有三个:第一,审题疏漏。第二,计算基本功没有练好。第三,基本知识掌握得不牢靠,一考到混淆点马上绕晕。所以,粗心是比不会更严重的问题。帮助孩子进行纠正:审题,要求他把看到的重点圈出来,避免误看、漏看;计算,不但要求快速,而且要求准确;混淆点,家长要一一帮孩子理出来,反复讲清为什么会混淆。
2.教会孩子自我反思考试失利的原因,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在总结经验中取得进步。
特征五:
上课积极表现,其实一知半解
在班上,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来,这类孩子总会抢着第一个举手,很有可能他根本没有琢磨清楚答案,他要的只是那种抢按到抢答器的荣耀感。而尖子生大多会把发言时机拖后一点,细心组织自己的思路,让自己的发言有一个总结性的高度。
提醒:
为什么他们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抢着第一个举手发言?其实是因为很多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要让老师感觉你上课非常积极、活跃,老师才会把很多机会给你。其实老师对这种不顾一切要“抢镜头”的孩子并无多少好感,他们往往把其他孩子的思路引到歧路上去,从而影响了老师流畅的教学,老师需要对问题的核心再作强调。
1.告诉孩子:抢着回答并不能赢得敬佩,只有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才能让同学们刮目相看。
2.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稳重的性格,可以借助日常静坐或者练习书法等这类磨性子的训练。
特征六:
爱买参考书,根本没读透
这类孩子急切要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会买很多参考书。有的学生同一门学科还买好几本,还有些中等生经常瞄准尖子生爱用的参考书,跟着买,这样参考书太多,很多书都只看了一小部分,而且很多适合尖子生看的参考书也未必适合自己,书里一大半拔高题都不会做,只好都空着。
提醒:
很多家长觉得自己辅导不了孩子,必须多买参考书。有的家长觉得孩子仅有课本上的知识肯定不够,一点儿都没法学到独门武功。削尖脑袋打探班上的前三名都在用啥参考书,好像只有买到了这些暗藏密匙的参考书,才能让孩子茅塞顿开!还有的家长觉得大家都买了,自己不买孩子的学习一定会落后,出于从众心理买了参考书。
1.一定要把学校老师指定的参考书用足。包括用备忘即时贴贴上自我提醒,或用各种颜色的笔标出重点和疑难点。参考书不在多,而在利用得足够充分。
2.买参考书要依据孩子的具体能力来。一开始,中等生合适难度不大、但包含了详细例题分析和解题过程的参考书,之后等他的成绩上来了,再选择提高题、综合题比较多的参考书。
特征七:
不善于整理资料
尖子生一般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把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要用时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学习资料翻找出来的。而难提分的中等生就会在课桌肚子里、书包里一通乱找,甚至你都讲了好一会儿了,他还在手忙脚乱地翻寻。
提醒:
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可能是因为你的包办的造成的。孩子在家里有没有整理过房间,理过衣服、鞋袜、图书?只要孩子关键时刻找不到东西,你是不是就好脾气地帮他重买?甚至给孩子灌输只要管好学习,不要拘于小节的思想。
1.家长应教会孩子将各门课的讲义、练习卷、试卷,分门别类、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整理,每门课放进一个文件夹。把易错点都用小便利贴标注好,在整理的过程中也能总结。
2.考前翻阅自己归档的资料,可以迅速找到每一份卷子,同时可迅速检索到自己爱出错的地方,少犯“陈旧性错误”!
3.平时在家,家长也要让孩子帮忙整理家中的书籍、鞋袜等,从生活细节上培养孩子有序、高效的意识。孩子的生活习惯会带到学习中去。
特征八:
不善合作学习,交往能力差
这类孩子不爱问问题,一遇到问题总是自己在捉摸,即是已经耗费了很长时间,仍在不知道找他人取经。同时,在介绍学习经验方面,很多中等生不爱分享,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他们认为:把我的经验介绍给了你,我们的差距就会缩小,我的优势可能尽失。因此他宁可自我封闭、孤身作战。而尖子生们普遍认为,与同学互帮互学会带来1+1>2的效果。
提醒:
这样的学生可能是受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经常对孩子声称,学业上的竞争就是一种“有我没你”的关系。其实,帮助同学,也就是帮助自己。因为把知识点弄明白,自己会做题,是比较低的领会境界;而要让别人也弄明白,就要站到老师的高度上,把知识体系都理清,难点都理解透彻,这样自己同样受益匪浅。
1.鼓励孩子不断琢磨新的学习手法,求新求变的上进心就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萌发的。
2.鼓励孩子邀请与同学组成互帮互助小分队,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样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本号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20版《山西省中考权威试卷汇编》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9hicEFtO70FujCMxzpsU5oicnvofibKR0XWLo7vcquAvA3cT3oicpjwGaevPjuGU1Ghykj7UHF33hxvp4biciabAMPg/640?)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