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lOVV80lB4gySVDlV6nYNl0vMnolCJW6hSHjc51pibqDmSQ92QFyYKJY2ibQvXHszpUcIqE3KWE1HekvMLO3RSeg/640?wx_fmt=png)
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我们!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W21sen8RrRa7BFibpcKlagIvFiauibibicoPmoxIAUMAz9RH4ESpB6TQyZg/640?wx_fmt=jpeg)
12目·人物志
创作应该是触类旁通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应景式的状态。表面看是非常和谐,其实内心是一个搏斗的过程。画面的每一个角落,都由矛盾组成。
——朱存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lOVV80lB4joI6Zv5VeTMpeF1FbXoOlyf01GUJEpLBHS4Riaiania9DzT5B5R7bIFzMNm6nTE1NJPa6g2qox8qnGA/640?wx_fmt=png)
展厅里有一面镜子。
是的,在画家朱存伟的最新个展“作为他者的自我”上,画幅之间,悬置着一面镜子。
镜像是自我的开端,是一切想象关系的开始。哲学家拉康在他著名的“镜像阶段”理论中,探讨了自我的形成问题。“自我”一旦形成,便以想象关系的形式走向外界,他人就是想象关系不可或缺的另一极。拉康概括说:“事实上,在任何自恋关系中,自我就是他人,而他人就是自我。”他人不是自我的认识对象,而是自我力比多投注的对象,是自我自恋认同的对象。
在精神分析学上,他人是另一个自我,意为自我与他人之间是想象的主体间关系;自我就是他人,因为自我需要在“他者”面前获得认可,即在他人(镜像)中第一次看到自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XAkMPbwd0KDoZFuFK00TF2wUaTricFADgYW28sPGWWcyiam3e3eXtOrA/640?wx_fmt=jpeg)
逸空间 “作为他者的自我”展出现场
视线回归到这场画展,在镜子之外,在朱存伟的笔下,各色面孔可以被看见,还有一些背身存在引人遐想。
直视与回避,都是一种“语言“。画家朱存伟,用画笔在表达。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lOVV80lB4joI6Zv5VeTMpeF1FbXoOlyf01GUJEpLBHS4Riaiania9DzT5B5R7bIFzMNm6nTE1NJPa6g2qox8qnGA/640?wx_fmt=png)
已表达的和可破译的
画家如诗人一样,拒绝语言中固定、僵化的“再现”。朱存伟的画面,在近观之中,能看见许多不合常理“放大”的细节。画作中的人或者动物,都不是对真实存在的“复制”描画,深沉的色彩、野性的笔触都指向喧嚣世界里的各种情绪,或戏谑,或讽刺,或傲慢……画布中心的一切理应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它们的模样又使人感到陌生。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H6X1nGJ6icM89WC17vcs6hI7yr3kqrRQgP6z5I0YyrpU9g5lkdopicDQ/640?wx_fmt=jpeg)
朱存伟绘画工作室墙面
这陌生感使人知道,画家的画笔没有停留在可见的表面,而是深入可见物的肌理之中,探求真正的存在意义。
于是,“作为他者的自我”,即是在创作中尊重和承认他者的陌生性的态度,在自我与他者、语言与现实的间距里,用作品的去蔽还原来接纳和呈现其本质存在。由此,“意义”变得可感,形式、色彩构成的肌肤与语词、语义搭建起的骨架紧密贴合了。
绘画之于朱存伟,是一种语言,因此,他的画面是可阅读的,许多信息是可被破译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5DaZ0hdupxKJIpWtK6I0KibNkh0icI7axY6ZHk22D7YRbwJ29vM3eODQ/640?wx_fmt=jpeg)
朱存伟绘画工作室一角
同一块画布,既可以使用丙烯颜料,又能用水墨点染;古典元素可以有意识地摘取,东西方的不同画法能找到共存方式……从这些不拘一格、跨越中西、往来古今的笔触中,确确实实能感觉到绘画者对于当下、自我的位置的探索。在思想史上,人们构想未来时,喜欢从过去汲取灵感。问题在于,回到什么样的过去,以及怎样利用过去。
“即使不停地在继承,继承它已经在那里了,那个高峰已经在那里了,其实需要的是反观。反观是什么呢?你可能借助它来推动自身的这种现当代的艺术。它是元素,就像文字一样的。文字,千百年来都用那个文字,但是文字所组成的、产生的语意与语境,是完全不同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lOVV80lB4joI6Zv5VeTMpeF1FbXoOlyf01GUJEpLBHS4Riaiania9DzT5B5R7bIFzMNm6nTE1NJPa6g2qox8qnGA/640?wx_fmt=png)
内心是一个搏斗的过程
艺术家具有一种迅速唤醒沉睡知觉的能力,在表达思想的时候可以不主要依赖逻辑-知识形式,而由性灵自然萌生,也就是伯格森(Bergson)指出的不同于动物的、只属于人的“生命冲动”。对艺术家而言,越敏锐,内心世界与外部存在越易有冲突乃至矛盾,许多创作动力由此而来。
“创作的时候应该是触类旁通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应景式的一种状态。表面看它是非常和谐的,其实内心是一个搏斗的过程。画面的每一个角落,都由矛盾组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VTYMUNicbdU4ZF4YZ4N9Tp9eiaAk6trSXgYyjcicF6jG8XDnDIfcfic91w/640?wx_fmt=jpeg)
朱存伟近年的创作,对“异化”的关注令人瞩目。他所呈现的“异化”是更深入的担忧,即偏向海德格尔的“异化”意义。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异化,而海德格尔所说的则是“技术摆置”,是人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异化、绑架了。人类文明大发展之后,自然世界向人造世界转变,许多原本自然的链条中断,转基因产品、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引起了争议……种种转变、中断、争议,让朱存伟心生警惕,让他对当下的社会、对社会与个体的依存关系有了进一步反思、考察的想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libjgx6w304dUKVueynkXSLK3PTbDU44bRgOYRibqD4vtN85ibeDxkzrA/640?wx_fmt=jpeg)
技术进步同时也带来新的危机,物质丰饶可能伴随着心灵贫瘠,现代化是时代进程,这个过程中的个体如何自处?艺术的本质不在于应对现实问题,但是艺术家可以对时代和社会作出回应。就像功利主义盛行之时,艺术上很快出现相应的反弹,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逐步成为艺术领域共识。朱存伟的创作就不曾远离当下、远离这个时代。他把自己浸入生活,感知着外部世界带给内心自我意识的压力,用画笔记录下每一次的碰撞。
这碰撞正是搏斗,尽管搏斗并非每次都能胜出——“并不是每一件作品都会成功。”
他说,“每一件作品对于艺术家来讲,都是非常、非常慎重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HlOVV80lB4joI6Zv5VeTMpeF1FbXoOlyf01GUJEpLBHS4Riaiania9DzT5B5R7bIFzMNm6nTE1NJPa6g2qox8qnGA/640?wx_fmt=png)
柔软的前行
是一只蜻蜓还是一片枫叶
轻轻地落在水面?
——艾米《秋雾》
“绘画对于我来说就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就像一日三餐,是一种需要。”
“从小就画画,其实是某种喜爱牵引着。即使大学毕业了,进了动画公司,是一边工作一边画画的,但从没有离开它。”
对于从前的经历,朱存伟描述得很平淡,绘画浸润着他的整个生活,不必再刻意强调。再之后,他还是离开了动画公司,选择走上职业画家的道路,将自身最大精力投入绘画之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nJqiaBVnMQVaM6nWlhHwMfx48Q5CEzEJDzyupv2VmlNYVhM4Uut8RmQ/640?wx_fmt=jpeg)
朱存伟与人交流时是冷静自持的,但谈到绘画,可以清晰感受到他的诚挚和热忱。有如意象派诗人眼中的秋雾,拨动心湖就在一瞬,热烈也好,严肃也好,都在水面之下。他的画作在持续的凝视中,会流淌出一种深刻的善意,平缓,动人。
绘画多年,探索个人风格于朱存伟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非提前预设。他的绘画,从表达出发,古典技法被用于表达后现代隐喻,当代与自我是他画布的真正中心。表达之后,画作的意味便融入了这个时代,开始了自然生长。
艺术家对于“完成”的判别标准很难有定论,常人为之焦虑的“美”和“正确”观念,大多数时候在艺术家那里并不是特别重要。艺术本身难有明确法则,正如贡布里希所言,“低手庸才循规蹈矩却一无所获,而艺术大师离经叛道反倒求得一种前所未闻的新和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4Diartib0MtuWtgU3nybQhsZHVqAzsic2zkLrWRJtGBdt4sticI0LfkSWQ/640?wx_fmt=jpeg)
朱存伟绘画工作室墙面
“在十年前我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是用一种直接的方式去面对画画,但是时间长了,人的阅历各个方面,可能会赋予这张画一个更多的语意,让它产生某种厚度。”
他讲的非常诚恳,态度特别宽和,不避讳他心中的至高艺术标准,也不回避“失败”这个话题。从他温和的语气里,可以清晰感受到艺术家的坚实力量。
“不是说,一个艺术家有一张两张的作品它就成立了,它其实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就是这种节奏——你每天是怎么样去思考你身边的这些事情的。”
因而忍不住追问,既然失败不可避免,是怎样跨过失败继续“搏斗着“呢?
朱存伟停顿了一下,看向窗外,然后说,“可以出去嘛,你可以换一种身份嘛。” 朱存伟所说的“出去”,其实是暂时放下画笔,看看外面,感受生活里的喜怒哀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jacicyyCjI1SYXicEGn4BJ94ibdkibfTcD9gbqkica9KiblyZAIKvMSAdAJkRPncV4OYa7fY9SZLiaJckyg/640?wx_fmt=jpeg)
“用极其漫长的时间,才能够换得那一点点的自己满意的东西。”
平静与力量在朱存伟身上互为表里,笔者戏谑地从“他者”视角为他作注解,是为“搏斗者”。
事实上朱存伟的艺术探索道路一直在向前,“搏斗着”,是他持续的状态,是他口中“柔软的前行”。
“绘画是我看待这个世界的比较舒服的一种方式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HlOVV80lB4iaC2ahjHKZcAc4X68bEhY2XnqyEW06MxflshnY6hXSCjmgXU5sFERhXvcPYHLBxeefjw8ricicu3r7g/640?wx_fmt=gif)
撰文、编辑 / 青兕
往期文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HlOVV80lB4gySVDlV6nYNl0vMnolCJW64Y0RWRJNl5SnMRAgf0n6syLkNDOuSbsdKiagkicwYOicbQl2HLvdvmYGQ/640?wx_fmt=jpeg)
点击“在看”,感受“搏斗”的力与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