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laADTC8BCK73PYN3srb0T2sefjgCnSGwnpNdgLnkrWmqbKmicSpuqXc0WaGVPKhGic8teLJPnHuTWTye2MHcQscg/640?wx_fmt=jpeg)
本 文 约 1608 字
阅 读 需 要
5 min
在画史上,有很多画家都是生前不为人知,去世后却炙手可热的,远一点,比如梵高,近一点,比如常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h6YlJrDJy54Wj9rMDF9bKhscXZgp7WWFUZk2rlIVjLAwLicsXgOdSqyl0IpGicCA6rqib4Oxl2vOmOWTPAHjtOnQ/640?wx_fmt=png)
常玉和徐悲鸿、赵无极等人一样,是中国早期旅法画家中的一员。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lh6YlJrDJy54Wj9rMDF9bKhscXZgp7WW5KiaCMnbwfy7Abq9QtbgkzlYkDzQTWLEHruNEqjKWdBmEChB2zIibudA/640?wx_fmt=jpeg)
他晚年的作品《曲腿裸女》,在不久前的香港苏富比2019年秋拍“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上,成为全场估价最高,并以1.72亿港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98亿港元成交。
《曲腿裸女》半个世纪以来首次登上拍场,便一举超越了2011年《五裸女》1.28亿港元的战绩,创造了常玉个人拍卖新纪录。
这真可谓是:群雄逐“玉”。
01
常玉被誉为中国的莫迪里阿尼,他们都是学习了各自国家的传统绘画之后,又在巴黎受现代派艺术的影响,从而使个人绘画风格发生了蜕变和转换。
有人说,常玉的出身像莫奈,因为他们都是富商家庭的孩子。常玉从十岁起就跟着赵熙学作画,他的书法也很不错。十七岁那年,常玉去到上海美术学校读书,又在三年后和徐悲鸿、林风眠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去到了巴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lh6YlJrDJy54Wj9rMDF9bKhscXZgp7WWaNy0vowbyicRibEvFRRnVYzc3ttyibhPyu60WESR2eLxyibOVRqU15IPoQ/640?wx_fmt=jpeg)
还有人因为他的特立独行而说他是近代中国画坛的一个“异数”:别人都用铅笔、炭笔画素描,他却用毛笔一气呵成;别人都去美术学院进修,他却常常在咖啡馆里创作,一边绘画,一边还要看《红楼梦》或拉小提琴;别人在创作时都谨遵书法、画理,他却完全不顾这些。
但其实,作画于他而言只是一种情感的自然发泄,什么时候画、在哪儿画、画什么都是随性而为、随兴所至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h6YlJrDJy54Wj9rMDF9bKhscXZgp7WWNWRuHcE1LFsg0ickA4ho2yHJfAYBXibM3EwVMr7IEPUnhfkNbeTrJG5w/640?wx_fmt=png)
也许是家底殷实,又或许是他根本不在乎名利这些俗物,常玉在巴黎不仅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对与沙龙、画商和出版社的合作也不是很上心。
他的好友庞熏琹说:“人家请常玉画像,他约法三章:一先付钱,二画的时候不要看,三画完后拿了画就走,不提这样那样的意见。答应这些条件就画,否则坚决不画。”
但这样我行我素的态度换来的是与合作伙伴的分道扬镳,兄长的离世更使他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HuuUhsPMBg1lEv8XqzVyvtpicdNGAws7hpXC1VxZe7OLjEN3ofiaHmKVPnfhbdLzjibROMcnFMWSwfPYv4RQHtPw/640?wx_fmt=jpeg)
常玉(右)和兄长常俊民
此时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的常玉才开始考虑谋生的问题,可是做陶器、做服务员、宣传体育事业等都不能缓解生活的困顿。后来他还去纽约待了一年半,但画作仍是没能卖出去。他无奈之下只能又回到巴黎,继续从事艺术创作。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HuuUhsPMBg1lEv8XqzVyvtpicdNGAws72MOBHhjsCtqTAiaUleAvSdd41T1hQaYf9icPvhZ37icOZyiaFtsEibk1G1g/640?wx_fmt=jpeg)
后来,尽管他的作品又被选入了独立沙龙,却还是没能引起大的反响,常玉的生活越发艰难,心理上也越发孤独。
1966年8月12日凌晨,常玉因煤气泄露,于蒙帕纳斯的工作室里去世。
02
常玉在巴黎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他是孤傲的,也是追求自由的。所以即便是在大变革的社会浪潮中,他依然能够坚守自我,并最终在中国书法与西方绘画的融合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常玉”风格——简练流畅。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HuuUhsPMBg1lEv8XqzVyvtpicdNGAws7hBnCFeDomBL1VFADaRvwaichRFH4TtUhCPiaz2HkjKib1G2d8t3f02WLw/640?wx_fmt=jpeg)
裸女是常玉的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主题,不过他作画的角度十分清奇,他善用裸女的身体轮廓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笔下大都是丰满肥硕的女子,少有纤细瘦弱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HuuUhsPMBg1lEv8XqzVyvtpicdNGAws7T5I4oBgIu5uPXn7JiaGqJjPGvU8MicNXECn10CNeicY8WpJ2Vqk7jLLLw/640?wx_fmt=jpeg)
而在这些风韵张扬的裸女中,又以背式女人体特点最为独特。她们或只用一只眼若有所思地看人,或眉宇间流露出不屑一顾的意味,又或是挽着抢眼的发髻,体态含羞带怨,替常玉展现出“不可向人语,独自暗神伤”的自怜情态。
但其实,除了被大众熟知的“裸女”,常玉还画过不少其他主题的作品。
比如他生前最后一年所画的《孤独的象》,他说“那是只小象,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奔驰,那就是我。”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HuuUhsPMBg1lEv8XqzVyvtpicdNGAws7b2s99KzD0qY901H8b7HdIqiavpafXThUKRfyg5fYrxklrUibiaXzU12Tg/640?wx_fmt=jpeg)
《孤独的象》
再比如,即将在西泠网拍 · 艺是「十月大拍」上亮相的这幅《着西装的男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uYQ7zUExNSD9IR82z7D2KR9JaRrRZqiaBBc3G9MF9GP1kicb1r2uj3mwKDhQ6b4BTtVRO3OnONzkbia4erBqB0Gg/640?wx_fmt=jpeg)
《着西装的男子》
有人说他的画“女人总是很胖,盆花总是很瘦,动物总是很小。”“女人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欲望和爱;盆花寓意高洁的精神世界,和离土而居的畸零;那些弱弱的小动物,在一个巨大的世界里自由而无反抗之力,就是他自己。”
那,他画的男子又如何呢?
《着西装的男子》画的是一个正拿着纸笔坐着写东西卷发男子形象,只见他西装革履,还打着领结,宽大的裤筒也掩盖不了身形的瘦弱。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uYQ7zUExNSD9IR82z7D2KR9JaRrRZqiaCtr6FtnqEUSc0BxCwWnkaFOrYQUicibv072lNIHsicibowrJVBCC2pAljg/640?wx_fmt=jpeg)
画的右下角,是常玉的签名——玉 SANYU。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cuYQ7zUExNSD9IR82z7D2KR9JaRrRZqia3B4GMYAm7mPDPmN7kA5RyCniaI9fSx4ydg8eY3P0r5ibX0BPVr1GZCYw/640?wx_fmt=jpeg)
这是一幅毛笔速写,以此代替早期的炭笔素描是常玉的特色之一,不仅能体现出他娴熟驾驭绘画的能力,还是巴黎自由艺术氛围的写照。
经公众号“博物馆丨看展览”(微信ID:atmuseum)授权转载。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aADTC8BCK6o0DTLAcjHUob1LlCbkiaCGeUicmbUPjIKiciad7l2ytYjz3bGBzNyAUu0aicCb4oWXbicQBJA96lk9Tug/640?wx_fmt=png)
“果粒历史”新刊推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laADTC8BCK5DrcJEwiatFLAOuvLJJ52DPPPS2Tl0L42giakAlUSsWM2hKsLfDwrNFcLNgFaxPhQng3E9mCRE3tkg/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laADTC8BCK6Ty4eIf2hzZmVgM1Iyo9dP7TO9xbYQgpzwnBqdxrJa1Yh3LjIcdMQ4qYtcibIAu2NkqDXSb4m6Lzw/640?wx_fmt=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