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附件 1: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统一测试项目及测试操作方法

附件 1:天津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统一测试项目及测试操作方法

阅读量:3731792 2019-10-24


一、50 米跑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 场地器材:
         50 米直线跑道若干条,道宽 1.22 米。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智能型 50 米跑测试仪,备用手计时秒表若干块(一道一块)。
3. 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抵达终点线垂直平面后沿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非“0”时则进 1,如 10.11 秒按照 10.2 秒计取。
4. 注意事项
(1) 受试者测试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
(2) 发现有抢跑者,应当即召回重跑。
(3) 如遇风时一律顺风跑。
 二、800 米或 1000 米跑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
2. 场地器材
          400 米标准田径场跑道,发令旗一面,口哨一个,智能型800 米、1000 米测试仪,备用手计时秒表若干块。
3. 测试方法
       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必须佩戴号码布,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抵达终点线垂直平面后沿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遇小数则进1,如 3:51·23 按照 3:52 计取。
4. 注意事项
     (1) 受试者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钉鞋参加测试。
         (2) 测试人员应告知受试者在跑完后应做好放松和整理活动坐下,以免发生意外。
三、立定跳远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 场地器材
          立定跳远智能型测试仪。应在平坦的运动场地进行。
          3. 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沿至最近着地点后沿的垂直距离。每人测试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保留两位小数。
    4. 注意事项
(1) 发现犯规后,此次测试成绩无效。三次测试均无成绩者,此项成
绩按 0 分计算。
(2) 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四、掷实心球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腰腹力量与上肢爆发力。
2. 场地器材
      掷实心球智能型测试仪及长度在 30 米以上的平整运动场地上,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实心球若干,重量为2 公斤。
3. 测试方法
       测试时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丈量起掷线后沿至球着地点后沿之间的垂直距离。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4. 注意事项
(1) 受试者必须原地从头上方投掷,不得助跑。
(2) 受试者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实心球出手的同时后 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
(3) 发现踩线或投出测试区等犯规时,则此次测试成绩 无效。三次均无成绩者,此项成绩按0 分计算。
(4) 受试者将实心球掷到超出仪器最远测试区距离时, 应按满分计算。
五、引体向上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的发展水平。
2. 场地器材
   高单杠或高横杠,引体向上智能型测试仪。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3. 测试方法
       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横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手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沿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向上次数。
4. 注意事项
(1) 受试者应双手正握横杠,待身体静止后开始测试。
(2) 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    (3) 连续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 10 秒终止测试。
六、一分钟仰卧起坐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 场地器材
        仰卧起坐智能型测试仪,应在平坦的运动场地进行。
3. 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 90 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仰卧时双肩背部触垫即为完成一次。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始计时,记录 1 分钟内完成次数,精确到个位。
4. 注意事项
     (1) 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坐起时,该次不计数。
     (2) 受试者后仰时,要求双肩背部必须着垫。
七、一分钟跳绳
1.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2. 场地器材
       应在平坦的运动场地进行,跳绳智能型测试仪。
 3. 测试方法
        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口令后停止,记录受试者在1 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
4. 注意事项
      (1) 测试过程中如未完成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则不 记录此次次数。
       (2) 测试所用跳绳应符合国家审定规格。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