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这是一双解救亿万人的手

这是一双解救亿万人的手

阅读量:3736807 2019-10-24



太阳下,最饱满的稻穗弯下了最深的腰一位黑瘦老人在金黄的禾穗中也弯下了腰

这位老人用他的双手
解救亿万人的温饱

90岁大寿之后已步入鲐背之年的袁隆平院士似乎比以前更忙了
10月是中国南方晚稻成熟的季节一年的收成基本在这个月有了定数
在这样一个月份袁老先生更不可能闲下来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此前一天,袁隆平通过连线介绍了盐碱水稻的育种情况,接着又赶往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村一处稻田,察看第三代杂交水稻情况。
而10月14日上午,隆平高科出资成立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沙举行揭牌仪式。出席活动的袁隆平,格子衬衣,灰白西装,精神矍铄。

10月12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退休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退休后没事做反而会有失落感。
10月10日,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小龙村揭牌。他在揭牌仪式上说:“选择灌阳作为工作站基地,主要原因是灌阳超级杂交稻和再生稻的产量非常高。”
10月21日,2019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在长沙举行,袁隆平出席并致辞。
袁隆平在致辞中说,目前水稻生产仅仅提高产量已经达不到大家的需求,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吃出品质、吃出健康。
与此同时,衡南县云集镇青竹村一片丰收的景象。当天,袁隆平团队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衡南县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为1046.3公斤。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内的试验田
10月22日,测产专家组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本部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的实验田。
经过严格的测产程序,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发布了衡南县基地测产结果:分别为亩产1034.4公斤、1058.3公斤,平均亩产为1046.3公斤。
在被问到对此次测产结果是否满意时,袁隆平院士表示:“达到预期,很满意。”
随即袁老提出了新的目标——向一公顷产20吨(即亩产1333公斤)的努力。

在一片片田野中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同伴们研究出了超级稻解救了亿万饥荒下的人们

袁隆平曾经说过,他有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覆盖全球梦” 
这两个梦想
诗意,又赋予生机
在向梦想冲刺的征程中袁隆平不知疲倦地探索耕耘

金庸先生有句话,叫做“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小政君在想,袁隆平爷爷或许就是当代最符合“大侠”定义的人。

来源 | 综合新湖南客户端、红网、潇湘晨报
编辑 | 官铭
猜你喜欢
?有奖金!看到这23人请举报(内附联系方式)
?45家!湖南又一大批文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看看有你家吗
点个“在看”向袁爷爷致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