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年青马西坞大奖赛即将在北京西坞乡村马术俱乐部开赛。在中国本土举办年青马相关赛事,还是首次,年青马大赛从概念落实成现实,离不开像栾树、哈达铁、刘燕等这样的中国马术运动元老级从业者的积极谋划与精心设计。本次赛事的规则,也是一个不断借鉴、反复探讨、从无到有的过程。针对年青马大赛规则的形成和评判标准等问题,新浪马术独家采访了本次大赛的裁判员,马术场地障碍项目国际裁判刘燕女士进行讲解。
刘燕,资深马术场地障碍项目国际裁判、现代五项国际裁判,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马术项目(香港)国家级技术官员、赛事监管,比利时VLP&VTS体系认证教官。
除此之外,此次年青马大赛的裁判组中还包括国际马联荣誉官员,亚洲马术联合会荣誉副主席何乃裕 (HO Nai Yue)裁判长以及德国年青马专家、资深调教师,赛事首席技术顾问菲利普·鲍姆伽特( Philipp Baumgart)裁判员。
规则诞生篇:经过漫长打磨,规则根据中国特点精巧取长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往往代表了赛事的意愿,代表制定规则者想传达的意愿。对于年青马大赛来说,也是如此。中国首次举办年青马赛事,规则并无更多借鉴,主办方只能根据别国年青马大赛的经验,细心筛选,反复钻研,最终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年青马赛事的规则。对此,赛事的主办方讨教了德国的路线设计师、国际裁判等等专业人士,首届年青马大赛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打磨,落实到西坞,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为什么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刘燕裁判说:“每个国家对马匹的调教都有不同的方式,我想‘引进来,走出去’对于中国马匹的调教是一种帮助,对于赛事也是一种推广。我们如果原封不动的拿进来,也许有很多方面并不是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借鉴别人最好的地方再结合我们自己有特色的地方,这样才能完善和丰富我们自己的赛事。”
细节探秘篇:精准的规则细节和准确的评分标准,是为了让中国年青马更健康成长
一般的马术竞技追求的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但年青马大赛的重点并不是如此。年青马大赛的目的是去发掘马匹的能力,设定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让马匹有一个非常规范的、将能力发掘出来的途径。3、4岁是马匹最适合调教的年龄,也是马匹刚开始接触比赛的年龄,所以在规则的制定中,4岁马是最详细也是最严格的,这对马匹来说,是一种福利。
给笔者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段采访,是刘燕裁判给笔者举的例子:为什么要给4岁马规定跨六步越过障碍?因为马跨过一步,正常应当是3.5米到3.7米之间,但如果速度特别快,它的一步会达到6米到7米,马匹在比赛时速度快或者慢,都会影响到马匹的起跳。在马术赛场上,对马匹的要求在于马匹拥有起跳的动力,所以根据马匹单个步伐的长度,测算好马匹6步的距离,然后再设置障碍。这样做是为了让马匹始终能保持一个浑圆的动力进行起跳,帮助马匹形成良好的习惯。
这一解释让笔者恍然大悟,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年青马大赛规则制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不得不说,年青马大赛的规则制定,确实是让眼前的这些规则制定者煞费苦心。
未来展望篇:希望以己绵薄之力为中国马术事业做一些事情
另外笔者注意到,在《通知》中有另一个细节,在4岁马的障碍赛中加入了主观评分的部分,那么如何保证主观评分的客观准确?对此刘燕裁判表示:“虽然是第一次执裁年青马赛事,但之前我们都接受过一个比利时的马术考试,所以在客观和准确性上,我们裁判组是能够保证的。而且我是场地障碍的国际级裁判以及盛装舞步的国家级裁判,这两种赛事的评分方式完全不同,所以转换到年青马赛事上,我认为是可以借鉴的。”
我们知道,一匹马的最佳调教年龄是3~4岁,在这个阶段,马匹如果能碰到一个好的“伯乐”一个有经验的调马师那对于马匹来说,是幸运的。反之,如果遇到一个经验不是很足的“导师”,那对马匹的伤害将会是不可逆的,不仅不能发挥出马匹的潜力,更是会伤害到马匹本身的健康。而年青马大赛紧密的将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纽带,一个桥梁,让每匹“千里马”都能遇到自己的“伯乐”,这是年青马大赛对于马术运动的意义。
最后,刘燕裁判对赛事做出了预期:“在中国,很多成年马也是我们自己调教出来的,但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马匹是从国外购买的比较成熟、已经被调教好的马匹。我们现在是从起点开始做,通过引进国际与中国结合的方法,用5、6年的时间调教出我们自己最好水平的马。”
对于赛事本身的严谨性和发展方向,刘燕表示,目前这个赛事还处于筹备中,并没有真正的运行。因为规则吸纳了国内外众多业内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从文本和字面上看,设置已经非常严谨了。也许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突然出现某个问题,赛事会有应对的措施。如果有不足,赛后也会总结经验,继续改进。
用刘燕裁判的一段话结束对年青马大赛规则的探讨最合适不过,她说:“中国正在慢慢进步,不仅是骑手在进步,对马匹的调教也在进步。年青马大赛是个很好的起点,中国一直没有对于年青马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既然有了赛事,大家乐意来参加,就会注重年青马的调教,以后也会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才是赛事对马术产业的意义所在。”
(本文系新浪马术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