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我爱祖国家乡美
本中心学员绘画作品在首届“我爱祖国家乡美”上海与对口帮扶地区中小学生书画作品交流评比活动中获奖。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主办,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等援外前方工作机构、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承办,是2019年本市国家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本中心国画班学员创作的作品,密切围绕“我爱祖国家乡美”这一主题,在活动收到的上海与本市对口帮扶地区中小学生近万幅书画作品中脱颖而出,本中心国画班学员李川玉创作的《飞行吧!无人机》获得中学组一等奖,学员张莉创作的《逛逛古镇朱家角》和杨以墨创作的《水乡新翅膀》分别获得二等奖,学员杜袆的《记忆中的上海》、郭柏青《江南古镇之韵》、陈宇贤《牦牛图》分别获得三等奖。在本次创作活动中,学员们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民族的美好情感,诠释了“我爱祖国家乡美”的活动主题。优秀作品近期在虹桥艺术中心展出。
一等奖
《飞行吧!无人机》
创作学生 李川玉
创作构思
当时我要参加“我爱祖国家乡美”这个比赛,我左思右想,不知如何下手,正好妹妹手里玩着无人机,我脑子忽然闪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诗,对!我要用无人机看遍祖国大好河山,我在上海,先看上海,外滩的黄浦江畔,是上海十里洋场的风景,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都是上海的地标景观,如果都画在纸上,就成了一副美丽的家乡风景画。就这样,有了思路,在老师的关心指导下,我先画出草图,边画边调整,经过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这幅画。
二等奖
《逛逛古镇朱家》
创作学生 张莉
创作构思
之前都是画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情,这次想挑战一下风景画。又想到朱家角是自己逛过最多次数的地方,于是便谱写下了朱家角的独特风光。重点是风景画,其次再是游客。而游客之间的互动也让朱家角更加有生气。展现出朱家角独特的魅力。
二等奖
《水乡新翅膀》
创作学生 杨以墨
创作构思
我的家乡在上海美丽的后花园—青浦区,这里有上海六千年的文化源头崧泽遗址,也有上海四大园林之一曲水园;这里有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青龙寺,也有风姿各异的金泽古桥;这里有黑瓦白墙的水墨朱家角,也孕育了红色基因的伟人陈云……沉静美丽的江南水乡在2018年元旦迎来了新变化!贯通东西的轨交17号线建成通车,不仅仅给青浦人民带来通行新工具,并打造一条灵秀江南的旅游文化线路,为家乡的腾飞插上一双新翅膀。
三等奖
《记忆中的上海》
创作学生 杜祎
创作构思
记忆中的老上海,有轨电车穿梭街头为人们的出行服务。随着时代发展,上海城市飞速前进,虽然地铁成为了城市公众出行最便捷的方式,但电车仍是这座城市温情的记忆,也是海派文化的一个体现。在提倡环保的今天,有轨电车还是一种无污染的环保交通工具,所以我很高兴看到有轨电车重回我们的街头。颜色鲜艳,内饰考究,彰显现代化的有轨电车成为我们上海街头一抹亮丽的色彩。这辆红色电车就是其中之一,乘坐它不仅方便,还能饱览街头美景哦,快跟我一起来体验下,做个幸福的上海人吧!
三等奖
《江南古镇之韵》
创作学生 郭柏青
创作构思
2019年是新中国70周年华诞,作者希望通过他的画笔,让对口支援地区的同龄人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以此表达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希望通过此次绘画创作进一步加强沿海城市与内地对口支援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促进孩子们共同成长。
三等奖
《牦牛图》
创作学生 陈宇贤
创作构思
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了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看着战争年代家破人亡的同胞们,心在滴血。大好河山被外邦蹂躏,祖国的好儿女一个又一个倒在血泊中,让人心疼…
看着如今艰难渡过那屈辱近代史,正逐步步入正轨的高速发展中的祖国,不由得一阵感慨: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啊!这样太平安定的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珍惜、呵护。于是我画了这副《牦牛图》来表达我对祖国的热爱。
画中选择了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作为背景。苍山负雪,云霭雾气飘忽缭绕,象征着我国的大好河山,画中成群的牦牛在刚出新绿的高原上或卧,或漫步,或嬉戏,暗喻着我们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幸福、快乐、和谐地生活,也预示着我们在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着。
撰稿:倪俊
审稿:朱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