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基层:啥样的机关受欢迎?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康 克
通讯员 俞 博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
基层是强军兴军的根基所在、力量所在,抓好基层建设是领导机关的使命所在、价值所在。彭德怀元帅曾经说过:“没有当兵的,哪有当官的;没有基层,哪有领导机关。”
“基层至上、士兵第一。”机关只有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才能更好地抓建基层、服务基层,从而做到基层有所呼,机关有所应;基层有所求,机关有所为。
中部战区陆军某特战旅党委着眼于新体制新变化,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校正指导方式,立足部队实际和基层需求,真心诚意为官兵服务解难,部队总体建设水平稳步提升。今天,让我们通过该旅的几件小事,看看机关的职能应当如何转变。
送服务不能一厢情愿,
莫让机关的好意成了基层的负担
野外驻训的官兵非常辛苦,若能看一场文艺演出、参加一场烧烤晚会,该是多么惬意。
前不久,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机关决定向驻训官兵送文艺节目后,宣传科一名干事开始张罗。然而,接下来的变化却让他有些尴尬。
“慰问演出,目的是为官兵解除疲惫、放松身心,不要为基层增加额外负担。”筹划之初,该旅领导特意提醒机关。
是啊,特战队员训练紧张,如果再挤出时间排练节目,不仅演出质量得不到保证,必然还会影响官兵正常休息。为此,宣传科主动与驻地某高校积极沟通,在校的大学生们纷纷同意前往部队进行演出;他们又协调驻地文化局,当地的红色艺术团更是乐意协助;再加上旅里有文艺演出特长的女兵队,这台晚会很快就敲定了。
借力发力,10个节目轻松到手。机关省心了,对基层又没有什么干扰,文艺演出的整体质量也上去了。
本以为,这项活动驻训官兵会很欢迎。然而,通知下发后,却引来不少基层官兵的抱怨。
原来,组织活动的这名宣传科干事出于丰富文艺晚会的考虑,在通知里添加了一项“组织一次烧烤会餐”的要求。他的道理是:官兵们平时训练又苦又累,这次晚会既能看节目又能吃烧烤,视觉味觉双享受,岂不美哉!
看似是一番好意,官兵们却不“买账”。特战三营教导员袁东东说,食谱都是提前确定好的,食材也是按计划采购、定期送到野外驻训点的。临时通知组织烧烤,既提供不了食材,也没有相应的烧烤设施。这样的要求,到底是送温暖,还是添麻烦?
“这反映出有些机关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只凭想当然,不考虑基层的需要,不管基层有没有条件落实、有没有能力执行。”基层官兵的“吐槽”反映到旅里,旅领导问明情况后,随即取消了烧烤项目,并要求文艺演出根据驻训条件从简从实。
本来一场为基层减压放松的文艺演出,因为机关干部做事“剃头挑子一头热”,差点成了基层的负担。旅领导对相关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后,提醒机关的同志:以后拟制通知、部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该旅还举一反三,对布置的工作、计划一项一项过“筛子”,取消多项脱离基层实际的项目。
机关敢于为“失误”揽责担当,
基层就会打消顾虑尽心尽责
按常理说,机关通报批评基层,基层都会对照检查、认账改正。然而,前不久,该旅机关通报基层的一件事情,让基层官兵很不服气。
那天上午,旅机关的通报批评电话又一次打到了特战一营值班室。一营教导员赵红运再也忍不住了——这已经是他们连续3天被机关通报,问题都是一样的:卫生区整治不彻底,垃圾没有及时清理。
赵教导员生气事出有因。
营院面积较大,旅里为每个营设置了一处垃圾箱,官兵们清扫的落叶、垃圾先集中此处,随后由清洁车统一清理。
前几天,官兵们像往常一样打扫卫生区,却发现垃圾箱并未被及时清理,而是塞得满满当当。眼瞅着训练号声马上就要响起,实在来不及处理,官兵们便将落叶聚拢成堆,放置在了垃圾箱旁边。这样一来,既不太影响美观,清扫车来了之后也便于清理。随后大家急匆匆地直奔训练场。
没想到,当天特战一营就受到了机关批评。原因正是机关在检查卫生时,发现了营里的卫生区未清扫干净。不得已,营里又派出官兵利用中午午休时间,用小推车将垃圾运到垃圾场。
接下来的两天,由于清洁车始终未及时清理,一营又连续两次被机关通报,另外3个卫生区较大的营也受到了批评。
“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这样的检查我们打心眼儿里不想认账。”在周五的旅交班会上,几位营主官表达了一致的意见。旅领导简单一问,弄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
原来,由于清洁车近期正在检修,军需营房科也没有派新的车辆,导致了垃圾箱未能及时清理。官兵们等不到清洁车,又不能耽误训练,只能把垃圾堆积在路边。
“有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看到问题拍完照片拔腿就走,只顾通报问题,不给基层解释的机会,不详细调查其中的原因,基层既不服气,也解决不了问题。”
找到原因后,相关人员当场“认账”,旅领导随即指示:机关在检查的过程中,不能以通报问题为目的,要多听听基层的意见、弄清问题原委。是谁的问题,把板子打对、打准,才有利于问题解决。
随即,旅机关把最近一段时间的检查通报一一梳理,征求各单位意见,属于机关原因的,机关主动认领责任;属于基层的,基层要认真对照整改。
从督导到指导,既讲“哪里不行”,更教“如何才行”
机关组织开展活动,为基层搞个排名、评比一下很正常。然而,前不久旅里组织的一次黑板报评比,让基层营连的很多官兵犯了难。
特战四连中士覃光荣是连队的板报组组长,接到旅里要结合主题教育组织一次黑板报评比的通知时,他却打不起一点儿精神。因为他已经预料到,这次的板报评比,自己连队肯定又“没戏”了。
就在今年年初,旅里刚组织过一次新春板报评比。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覃光荣费尽心思,先是从网上查找各种图片、艺术字,又是准备颜料、画笔,一有空就带着几名成员窝在房间里,耗时三四天,终于制作出一块自认为很精美的黑板报。
本以为能稳稳拿下第一名,可让覃光荣大感意外的是,那次评比他们不但没有拿到名次,还被当作了反面教材。
机关有机关的理由,像覃班长这样的板报内容少、图片多,看上去很华丽,实际上很空洞,办起来还费时费力。而用粉笔制作黑板报,方便快捷,能够省出不少时间,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基层的负担。针对这一情况,旅里统一了黑板报的制作标准,其中一条就是必须要注重简洁大方、内容充实,以粉笔为主。
这样的规定让覃光荣犯了难。粉笔不易操作,再加上此前连队制作板报,很少用到粉笔。如此一来,覃班长的“三板斧”就不够用了,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果不其然,这次结合主题教育开展的板报评比,覃光荣的作品遭到评审们冷落。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才行?”与覃光荣有着同样困惑的官兵不在少数,由于不熟悉排版、设计等内容,不少单位的黑板报质量始终上不去。大伙儿私下嘀咕:上级评比光讲问题不足,却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仅仅靠自己学习摸索始终突破不大……
覃光荣心里并不好受,他期盼着能有一天打个“翻身仗”。
“机关对基层,不能只是督导,更要指导;不能只批评,更要引路。”该旅领导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黑板报评比搞了不少,但大多是“一评了之”,可基层的板报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升。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主要原因是官兵们对板报的制作方法掌握不够。
为此,旅领导指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为官兵购买了黑板报制作的书籍,并组织基层的板报组成员进行培训。另外,旅里再组织板报、文艺节目评比时,不再只是简单打分排名了事,而是由专业评审人员逐个点评,找出差距,提出改进办法。
前不久,该旅组织《身边的典型·猛虎尖兵》微视频展播,在各营制作微视频之前,旅机关专门指派人员,拟定制作标准,进行视频拍摄、剪辑、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如此一来,基层的参与度高了,视频质量也明显提升。
少指责多分忧,
机关主要是办好基层解决不了的事
4月下旬,正在野外驻训的特战三营参加旅里组织的伞降地面动作考核,很多官兵动作不规范,通过率不高。地面动作练习是伞降训练的基础,训练展开已有月余,这个“成绩单”无疑不太光彩。
“接下来肯定又是上级劈头盖脸的批评和永无止境的强化训练。”未能顺利通过考核,下士刘通第一时间联想到后边的情况。
“这样的事情多了。”以往,每逢比武集训,各级领导都要求拿名次、争奖牌;每次阶段考核,各级机关都要进行排名通报。如果比武集训、考核成绩靠前,皆大欢喜;如果成绩排名靠后,就免不了面临一阵折腾,先是开会通报批评,随后就是组织集中强化训练。
刘通记得有一次参加考核,成绩排名不理想,批评、整顿、反思轮番登场,参赛队员很长时间“抬不起头”。
久而久之,官兵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批评“套路”。
这次,特战三营的伞降考核成绩不好,大家一直等待着机关通报批评,准备新一轮的强化训练。然而,考核过后2天,旅机关一直没动静。
“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等着吧,可怕的在后面呢。”不少人惴惴不安。
又过了几天,旅机关派遣了3名专业伞降教练,前来协助特战三营展开训练。这让特战三营的官兵既为之疑惑,又感动不已。
原来,伞降考核过后,旅领导汇总近几次的考核成绩发现,特战三营这几次的伞降考核成绩都排名靠后,虽然每次都通报批评、强化训练,但训练成绩提升不大,还出现了训练伤增多的问题。
“考核是为了促进训练,激发更多的激情与活力。”旅机关果断转变思想,取消“频繁考核排名次”的做法,针对训练情况固强补弱。
“没有米面,再巧的媳妇儿也做不出饭来。”旅领导到特战三营调研,营长于成利道出矛盾问题。两年前,部队刚从步兵转型,如今在野外驻训点组织伞降训练,缺少教练员,营里又没有专门的教学培训力量,只能依托去年刚参加过首次跳伞的部分官兵组织教学,教练员能力有限,很多错误动作纠正不到位,参训队员的训练成绩自然也难以提升。
随后,旅机关协调专门力量,到特战三营进行教学帮带。在专业教练员的指导下,官兵们训练中的困惑与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一个多月以后,旅里再次组织考核,特战三营伞降队员的通过率大幅提高。
中部战区陆军某旅特战队员在跳伞前相互加油鼓劲。肖腾达摄
通过这件事,该旅机关的同志感到,基层有很多自身解决不了的难题,机关不能只压担子交任务,不考虑基层的实际和落实条件,机关的主要职能是解决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
前不久,该旅无人机侦察营首次展开无人机夜间实飞训练,机关第一时间为其协调人员开展辅助教学,不足一个月时间,营队夜间实飞训练便验收合格。
版式设计:梁 晨
给机关转变职能“支支招”
■谢增刚
这个旅在抓建基层中碰到的几件事并不大,但折射的问题并不小。机关如何转变职能不是一句空话,体现在一举一动中,映照在一言一行中。
从反思问题的角度讲,基层对机关的一些做法不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照抄照搬。有的开展工作不能结合自身实际,乐于当“传声筒”“二传手”,没有发挥好一级领导机关的应有作用,看起来工作头绪多,实际上落到实处少。二是简单粗暴。有的推进工作习惯于层层加码,特别是教育管理,堵得多疏得少,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用高压手段把战士圈住、把战士拴住、把战士卡住,部队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三是朝令夕改。有的工作系统性、延续性不强,“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不如领导一句话”,工作事项经常变来变去,让基层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基层成了被动应付的“机器人”。四是唯上压下。有的政绩观不够端正,抓工作“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脱离基层实际造亮点、争彩头,却很少关注基层官兵的呼声和愿望。
机关转变职能,关键是端正对基层的根本态度,真心实意为基层减压减负。一是多做“减法”、少做“加法”。“五多”大部分是盲目跟风“跟”出来的、层层加码“加”出来的、职能错位“错”出来的、照抄照转“转”出来的。我们在开展工作前,要好好想一想,是否有利于战斗力建设、是否有利于夯实部队基础、是否超出了部队承受能力;要好好问一问,“只出工、不打粮”的事儿能不能不做,对影响战斗力生成的程序能不能简化,以便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聚焦战斗力建设,坚决防止“有害的积极性”“辛辛苦苦的官僚主义”,让领导有思考的时间、机关有筹划的时间、部队有落实的时间、官兵有休息的时间。二是多送“方子”、少压“担子”。大力强化参谋意识、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及时了解掌握部队建设现状,认真分析梳理基层无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困难,定实服务指导的具体措施。领导机关不但要交任务、提要求,更要注意教方法、给条件,提高下级抓落实的能力,真正抓到点子上,帮到急需处。三是多些“蹲点”、少些“指点”。反对“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提倡“脱鞋下田”“解剖麻雀”,变跑面指导为更多的蹲点剖析,变一般了解情况为深入掌握实情,变满足于带回问题为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做到了解情况到一线、检查指导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服务保障到一线。四是多搞“调查”、少搞“检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前部队面临的矛盾困难还有很多,训练场地、人才队伍、保障条件等,都需要领导机关扑下身子研究解决。要大力弘扬严实作风,倡导研究式工作、调研式指导,少一点指手画脚,多一点雪中送炭;少一点摆样作秀,多一点身入心入;少一点官腔大话,多一点实况实情,真正使指导的过程成为研究问题、服务解难的过程。五是多竖“拇指”、少伸“食指”。多鼓励、少指责,多信任、少质疑,多微笑、少皱眉。部队改革转型期,官兵个人家庭、工作生活都面临很多现实困难,更需要领导机关带着感情和温度做工作、抓建设。充分尊重基层主体地位,既要放手让基层大胆闯、大胆试,更要为他们撑腰揽责。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基层作为部队战斗力的主体,迫切需要夯实根基、充盈元气。欲谋制胜,先谋本元,机关职能归位,方能与基层协同运转、心齐力合,进而在转型的征途上阔步前行。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19年10月24日09版)
编辑:胡春华 马艺轩
编审:任旭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