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血性女兵:“铿锵玫瑰”在军运赛场绽放

血性女兵:“铿锵玫瑰”在军运赛场绽放

阅读量:3742579 2019-10-24



血性女兵:“铿锵玫瑰”在军运赛场绽放
■中国军网记者乔楠楠  特约记者吴旭  通讯员胡雪璇
她们的房间缺少眉笔、口红、长裙、首饰,她们的生活被一场场训练、一次次摔打占据,人们常用“铿锵玫瑰”“不爱红装爱武装”“巾帼不让须眉”来形容她们……
奋战在竞技体育领域的军中女性,创造着丝毫不逊色于男性的成绩,捍卫着国旗、军旗的荣誉。
本届军运会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代表团406名运动员中,有212名是女性。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其中的几位。
“世界第一女兵”王恋英:
“我们希望争得更多的第一,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王恋英照片。资料图
王恋英是军事体育训练中心副主任。尽管离开赛场多年,但一提到她的名字,很多对体育并不熟悉的人,也能想起她就是那个特别厉害的“世界第一女兵”。
在众多军体项目中,她主攻的军事五项是其中最精彩、最艰苦、最残酷、最考验军人素质的项目之一。各国军人需要通过200米标准步枪射击、500米障碍赛跑、50米实用游泳、手榴弹投掷和8公里越野跑这五个项目的角逐,最后比拼总成绩。赛程残酷,竞争激烈,因此也被誉为和平时期“没有硝烟的战场”,素有“捍卫军旗之战”的说法。
在这个军事体育最高竞技场里,她连续获得5次个人世界冠军,先后14次打破个人、团体及单项世界纪录。2000年5月,国际军体理事会做出决定,将军事五项女子个人流动奖杯授予王恋英,表彰她为推动世界军事五项运动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迄今为止,王恋英是世界上唯一获此殊荣的女军人。王恋英也被国际军体理事会誉为“世界第一女兵”。
在王恋英等一批批队员的努力下,中国军人在军事五项上一直保持着不俗的战绩。王恋英介绍,目前八一军事五项队已成长为“英雄军事五项队”“蝉联男子、女子18连冠”。
“和平时期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怎么能展示各个国家的武装力量,军运会就是一个舞台。”王恋英说,身为军队的运动员,在这样的舞台展示中国军人的形象以及中国军队的武装力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在武汉,我们希望争得更多的第一,向祖国和人民汇报!”
不忍错过这次在祖国举行军运会
“辣妈”王堂林第三次走上军运赛场
王堂林照片。资料图
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赛场上,28岁的“辣妈”王堂林身兼两职。既是八一军事五项队助理教练,又将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女子个人全能、女子障碍跑接力、女子团体三个项目的角逐。
“来到武汉的这些天,我感受到浓烈的宣传气氛。我想,这既是对运动员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王堂林表示。
王堂林是参加过第五届和第六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老将。回想起上届军运会的经历,王堂林仍觉得历历在目:
前4项比赛,俄罗斯队与中国队成绩非常接近,形势异常严峻,更为紧迫的是决战前夜一名队友突发高烧。最后一项越野跑,王堂林必须尽可能提高个人成绩,把团体成绩提上来。决战时刻,她一路狂飙,连超9名对手,累倒在终点线上。最终,中国女队成功争得女团“十五连冠”,王堂林也成功获得女子个人全能冠军、500米障碍单项冠军。
去年7月,王堂林刚刚当了妈妈。不愿错过今年这场主场参赛的军运会,她毅然选择复出,将孩子送回了老家,交由父母照看,自己一门心思投入到备战训练之中。“我要加紧训练,尽快恢复竞技状态。”
今年10月,王堂林受邀参加国庆阅兵观礼活动。10月2日,她就赶回训练场,投入紧张的强化训练中。“为了祖国和军队荣誉,再苦再累,值!”
大赛前,提及武汉军运会的“小目标”。王堂林说:“我是中国军人,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赛场上,捍卫国旗、军旗尊严,赢得国家、军队的荣誉,这就是我神圣的使命。
有过10000多次跳伞经验的何宇峰
“我享受这美丽自由的空中舞蹈”
八一跳伞队运动员何宇峰。资料图
跳伞作为极限项目,常常与险情相伴。“这项运动最危险的地方,是可能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一位资深的跳伞运动员说。
本届军运会跳伞比赛开赛前,记者曾问有着10000多次跳伞经验的八一跳伞队女队教练何宇峰:“跳伞是什么感觉?”
“对我来说,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我享受这美丽自由的空中舞蹈。”思考片刻,何宇峰自信轻松地答道,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空中肯定会考虑技术、动作等,但更多的是一种享受。“害怕很少,毕竟是从事这项事业。”
何宇峰并非未经历过险情。那是2011年12月,何宇峰和3名队友进行造型跳伞训练时。按计划做完规定动作。在距离地面800米的高度,降落伞竟打不开了。
在数百米的高空,她努力保持冷静,按照教程规范,先两手同时拉下操纵棒克制旋转,不行;又使出全身力气抖动伞绳,试图让主伞恢复工作,仍未见效。
此时何宇峰距离地面500米,已经是最低安全高度了,警报器传来急促的报警声。她心一横,拉开飞伞系统,把自己和主伞脱离,又艰难地调整身体姿态。终于,备份伞打开了。
“从开伞到落地,中间只隔了八九秒时间。卸下装备时衣服都湿透了,教练和队友们也惊出一身冷汗。”何宇峰回忆道。
就是这样上万次的摔打,她渐渐掌握了翱翔蓝天的秘籍。2012年,何宇峰在世界跳伞锦标赛上一举夺得个人和集体两枚金牌。
记者问何宇峰,军运会上有什么具体目标?“所有的都是目标。”她笑着说,我们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在武汉升国旗、奏国歌。
在家门口比赛的武汉姑娘张雨涵:
“拼一把,把最美的时刻留给家乡!”
张雨涵照片。资料图
“我是军人,也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伢。小时候,我家就住在省体育局崇仁路培训中心院内。”军运会上,24岁的八一游泳队姑娘张雨涵报名参加了女子200米蝶泳、女子400米自由泳、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女子800米自由泳四个项目的角逐。
张雨涵的父母都是游泳运动员,曾获得过全国蹼泳冠军。或许是遗传,张雨涵4岁半时,就脱离泳圈和浮板,正式开启了游泳生涯,9岁时拿到市游泳冠军。
在小学升初中的那个晚上,妈妈很严肃地问她,游泳和升学选择哪个?张雨涵毫不犹豫地回答“游泳”。“选择这条路,意味着无论你是否成为冠军,都要忍受年复一年的枯燥训练和难以想象的苦累,你能坚持吗?”“能!”就这样,11岁的张雨涵入选湖北省游泳队。
后来,张雨涵入伍来到八一游泳队。入队后,张雨涵的吃苦精神与顽强斗志令人吃惊,公开水域训练,每堂课下水就是2万米。张雨涵先是跟女队员拼,没对手了就跟男队员比,直到男队员也认输。
在白天正常强度课后,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强化训练,经常累得说不出一句话、吃不下一口饭。靠着这股韧劲,张雨涵在2015年第6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勇夺3金2银,拼出了中国女兵的血性和风采。
对于武汉军运会这场家门口的比赛,张雨涵更是加倍努力备战,不敢有丝毫松懈。她曾对家人表示:“拼一把,把最美的时刻,留给家乡。”
接触定向越野才10个月的李美珍
“人生总有困难,但也有惊喜……”
中国八一田径(定向越野)队队员李美珍(左二)和队友们在进行备战训练。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出生于1999年的李美珍,今天刚过20岁。“我之前练的是中长跑项目,去年底改练了定向越野。”她告诉记者。
中长跑赛场上的李美珍,有着不俗的战绩。2014年,在福建省运动会上,她先后打破青少年部女子1500米纪录,以及青少年部女子3000米纪录;2017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上,她又包揽了女子800米和1500米两枚金牌……
“接触定向越野之前,我以为挺简单,只是跑就行,后面才发现并不简单。”李美珍说,她“转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识图。
一张地图,一个指北针,一个记录相关数据的指卡——这就是定向越野项目的全部装备。凭借这些,运动员需要对照地图完成图上标记的任务。教练陶德洲说:“通俗点讲,就是要对着地图标注的线路来跑,不仅需要速度快,还需要快速、准确找到要‘打卡’的任务点位置。因此,识图能力非常重要。”
首次训练,李美珍由于看不太懂地图,就远远落后于队友们。从以往比赛中长期第一名,到新项目的最后一名,挫败感随之而来。
“我每天都在努力地去追她们。别人跑一遍我跑两遍,别人跑五遍我跑十遍……”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慢慢追上了队友们的脚步。
“人生不一定会赢,而我就是不想输。定向越野如人生,总有疲惫,也有希望;总有困难,也有惊喜……”李美珍说。

编辑:柴潇
编审:任旭
投稿邮箱:zgjw_81@126.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