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家长吗?是!就点标题下方蓝色的 家长慧 三字,然后点关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信息。
最新汉语拼音学习大全,一年级学习拼音必备!
最全英语音标学习教程,七年级英语学习必备!
新学期,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补习班?点击进入给你答案!
最近,7岁的赵泽华惊艳全网。
原来,暑假期间,他在在父母开的包子店帮忙,每天能擀500-700张包子皮。
视频里小泽华右手拿着擀面杖,左手抄过面剂子,用力一压,左手边快速旋转右手边擀,两三秒的功夫,一块厚薄均匀的包子皮就擀好了。
这双灵巧的手,弹起钢琴也毫不含糊,在琴键上灵活地弹奏着,双手的配合度一如干活时的默契。
除此之外,赵泽华还在搏击比赛中获得冠军。如此的“混搭风”让网上的老父亲老母亲们惊呼:
这种“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他的父母又是怎样的高人。
其实小泽华的父母非常普通,这比高知、明星父母培养出优秀孩子更让人兴奋,而平凡的家庭背景,如何养育出如此优秀懂事的子女。
告诉孩子生活的真相
有人心疼孩子太懂事。而赵爸爸认为,孩子干点活没什么。
赵爸爸说,孩子两岁半开始就拿着小面团玩,学着大人的样子擀皮。
从小让孩子以他能接受的方式,接触到真实的生活,那样做的好处是,长大后能心疼父母。
现在,有很多父母以孩子小为由,不告诉孩子家里的实际情况。完全不让孩子知道人间疾苦,但这并不能换来孩子对父母的理解,孩子反而容易变得自私。
有这样一对夫妇,学历工作都很普通,却一心想让儿子出人头地。
孩子中考成绩不好,他们到处托关系终于把儿子送进重点高中,却发现儿子根本无心向学。
原来,孩子的同学全都家境优渥,相比之下,孩子有些自卑。于是,他们异想天开编造了一个谎言,骗儿子家里是隐形富豪,并把孩子衣物换成名牌。
他们承诺只要成绩提升就奖励,在“重金悬赏”下,孩子成绩飞速提升。当成绩提升至二十九名时,他们奖励了儿子两千元。
可是两天后,物业上门收费,丈夫身上没现金,想问儿子借四百,儿子却说没钱,原来富豪梦中的儿子昨天请客吃饭都花光了。
家长这才意识到孩子花钱太过了,无奈告诉他家里的实际情况,结果儿子斥责父母没本事,成绩更是一落千丈…
对孩子隐瞒生活真相,让他享受自己供养不起的东西,这个不是爱,是残忍,当真相暴露时,又该如何面对真实。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种父母,他们不停得跟孩子抱怨。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认为上辈子最糟糕的育儿建议是什么?
其中的高赞回答是:不停的告诉孩子家里有多穷,他们有多辛苦。
很多网友对这此回答表示激赞:真是自卑,什么都不敢渴望;不能更赞同了!小时候的自卑会跟随一辈子;让自己觉得低人一等…
一种是对孩子完全隐匿自家的状况,一种是对孩子贩卖焦虑,甚至夸大家庭贫穷。
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用淡然的态度还原生活的真相,告诉孩子没什么大不了。让孩子适度参与生活的喜怒哀乐,既培养了孩子的同理心,又提升了孩子抗压力。
既不粉饰生活也不抱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面对生活的压力,从不妥协,积极向上的精神。
文质彬彬,富养孩子
现在很多家庭都提倡“富养”孩子,一味把孩子养的娇奢、是对“富养”的误解。
赵泽华父母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在此基础上又培养他弹钢琴、上搏击课。
这正应了孔子的说法: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显得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才可以成为君子。
作家刘墉在?龙虾和龙头?的一文中教育儿子刘轩:
我希望当你有一天到女朋友家做客,她妈妈夹一整只龙虾,你能毫不犹豫,准确地动手吃,按部就班,吃得干干净净,使对方知道你“见过世面!有经验!”
而当他们龙头漏水时,你又能立刻拿起扳手,扭开螺丝,换上橡皮圈。让人知道你并非娇生惯养。
这样的理念对男孩女孩都适用,可是大多数家长只培养孩子如何“吃龙虾”,却不会培养孩子如何“修龙头”。
刘轩小时候,刘墉有一次请他帮忙移植韭菜,刘轩不敢碰泥土,刘墉就和了一堆稀泥,强迫他把手伸进去。
刘墉认为,孩子太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并不是好事情。太娇,未来难以刻苦,也不容易了解他人的疾苦,容易陷入孤独的困境。
基于这样的想法,他常让儿子做一些粗重的活。
刘墉有一儿一女,儿子刘轩毕业于哈佛大学,取得了心理学博士。女儿刘依帆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此外刘轩还是专栏作家、主持人、音乐人,目前已经出版了4本书,他创业的公司也经营得很好。
著名演员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没有顽强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玩物。
既有优秀的品质,又有文雅的举止,让内在美与外在美相得益彰,真的是文质彬彬,富养孩子。培养孩子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才是富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培养优秀而普通的孩子
养育孩子是一项没有捷径的事业,它需要父母拿出耐心、智慧、勇气,在时间的容器里慢慢熬制,缺一不可。
01对孩子长期、有效的陪伴
舅舅舅妈在表妹小的时候,在外打拼。表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一直到表妹十二岁,舅妈他们才回来。
表妹回去和她父母生活,关系不融洽,甚至有好几次闹脾气,舅妈哭她也哭,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没办法,最后表妹还是和爷爷奶奶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过,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对孩子18岁成人前的陪伴很重要,0-6岁的陪伴更是重中之重。这段时间是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舅舅舅妈在这段时间缺席了,后来给表妹再多补偿,也难以弥补曾经的缺失。
其他地方的数量替换不了关键点上的质量,孩子要的是陪伴,有家长却对孩子说:我可以给你买好多东西。如果对话一开始就不在同一语境里,又怎能强求交谈甚欢。
还有的父母一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亲子关系却一般,他们只是陪着孩子,物理距离上的在一起不是陪伴,陪伴除了触手可及的怀抱,更需要家长与孩子之间心与心的互动。
02让孩子干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美国,有一位华裔母亲,她养育了三个儿子,其中两位是亿万富翁,“最不起眼”的小儿子也是出色的软件工程师。
儿子们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他们的成功要归功于母亲的“家务教育法”。
有研究发现:小孩做不做家务,对今后的人生影响巨大。爱干家务比不爱干家务成年后的就业率是15:1,犯罪率1:10,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发展心理学家Richard Rende更是认为做家务等于人生成功。
伟人毛泽东说过: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家长如果真的爱孩子,考虑孩子的未来,就请从小培养他劳动的习惯。
03培养一个快乐的灵魂
赵爸爸从小培养儿子弹钢琴,不为考级,只为快乐。我不由得为赵爸爸这种教育理念点赞。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要“成功”,特别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但是有个残忍的事实,成功只是小概率,绝大部分人一生都是不成功的,只能过平淡的一生。
帮孩子找到特长,找到兴趣所在,实际上就是帮他找到了自我价值,这个价值也是他将来在社会上的定位,更是他快乐的源泉。
有网友说,从小家里老人不支持她学琴,认为只要弄好学习就够了,但妈妈支持并说:
她没有兄弟姐妹,等有一天我们不能陪她,她起码可以和自己作伴。网友说她感激妈妈一生。
是的,我们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不是要他们将来一定成为钢琴家、诗人、足球明星,而是在他们面对将来平凡生活时,会更有勇气。
所有家长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培养孩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让孩子学会好好吃饭,笑对生活,才是送他一生最好的礼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普通的父母无法留给孩子很多物质财富,即便有也会有花光的一天。
告诉孩子生活的真相,帮着孩子拿到生活的钥匙,让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这个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人父母一定要有这样的觉悟。
声明
本文为家长慧原创文章,欢迎联系转载!未经同意擅自转载视为侵权,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家长慧,点击菜单,免费获取中小学生必备的十大学习工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服
务
社
会
左边点击阅读原文
文章不错点击右边“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