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杨亚平:名琴拉出的乐音,是我最尊重的怀念

杨亚平:名琴拉出的乐音,是我最尊重的怀念

阅读量:3752264 2019-10-24




     作者杨亚平:资深新闻编辑、记者,重庆市作协、四川省作协会员。
     在《散文家》、《星星》、《四川文学》、《红岩》、《山花》、《中国诗人》、《绿风》、《诗潮》、《雪莲》、《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成都晚報》、《西安晚报》、《昆明晚报》、《貴陽晚报》,《國際藝術新聞網》、《世界華文媒體》、《加拿大和世界報道》、《多倫多新聞網》、《法國和世界新聞網》、《紐約都市新聞網》、《美國西部新聞網》《中國華人傳媒網》等國內外公開發行报刊、平臺发表诗歌、詩評、散文、人物特写、报告文学近200萬字。出版有诗集《浪花上的情结》、报告文学集《敬礼,建设者》。

名琴拉出的乐音
是我最尊重的怀念
杨亚平|文图
    昨天,我兴奋、激动异常,我实现了我青少年时代至今的一个梦想:  拥有一台世界经典名琴。
    不知不觉地珍藏了三台名琴,为什么要重金珍藏三台名琴?
    是为了用琴声,感恩我人生中,三位难以忘怀的恩人……
    在我读小学快毕业时,父亲就让我跟尹明善(现力帆董事长)学钢琴,在尹明善家学了一年,由于钢琴买不到,就改学手风琴。

↑ 这是由意大利著名工匠人工精心磨制岀的,意大利特级手工音簧经典名琴《依克萨西奥》AC系,她是手风琴家的最爱。
    父亲17岁就从岳池县农村来到重庆,考了三次考上了国立歌剧校(中央音乐学院前生),他专业是男中音,读了一年,由于在报上发表不少诗(追求民主自由),被学校登报开除。
    现在才知道,父亲当年让我学音乐,是为了他圆他当年的音乐梦。
    我买这台意大利依克萨西奥琴,是为我父亲买的,因为我一拉响,便会立马想起我恩重如山的慈父。
    第二台意大利《圭里尼》琴,是为我远去的章马老师买的。
    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若大重庆,手风琴专业人士,就只有我歌舞团章马老师,我每周六傍晚都在老师家上课,他教了我几年,没收我一文学费……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想起来我眼角会湿。
    章老师有从到欧洲演出回来给我讲过,他在欧洲演出后交流时,拉了一次意大利的《圭里尼》琴,让他神魂颠倒、不能自拔、终生难忘,他申请几次买,团里说贵得离谱没批准;章马老师为此伤心、痛苦,一直到他生命的尽头,章老师只有遗憾的拉了一辈子的《百乐》琴。(歌舞团所配,,当年300多元,是国产最贵,最好的琴);
    章马老师是我一生中见到的真琴痴,他为了热爱手风琴事业,终生未娶……
    我每次一拉响《圭里尼》,我就看见章马老师在天上微笑着听我拉琴,有时还闭着眼品味的听……

↑ 键盘和贝司以及簧片、贝司机,全是意大利工匠精心手工制作的:世界经典名琴《圭里尼》。
    16岁时,我的琴兄赵长虹考上了川音,他给我讲:川音的吳守智教授,是50年代公派到俄罗斯学手风琴的专家,他目前是中国手风琴学界最高的权威。
    我下定决心要去拜访他。那一年寒冬,我背上我的《火炬》(成都产)琴,座火车从重庆来到成都,住在川师亲戚家中。(川师距川音有20多里)。
    当我迎着寒风,骑着自行车,背着手风琴来到川音时,已是晚上8点多钟,我冒失的,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地叩响了吳教授的家门,吴教授听说我是从重庆专程来拜访他的,连忙招呼我进屋,让我座在火炉旁,他说:  你先考下手,活动热了再拉琴,并给我端了杯热茶……听我拉完琴,吳教授一边讲解,一边拉琴给我示范。
    最让我感动的是:吳教授送了很厚一本他编的教材(油印的),他亲切地对我说:中国目前没有专门的教材,我刚编印好,小伙子你这么远来,送你一本……
    吳守智教授后来一直是中国手风琴学会会长,中国公认的手风琴学界最高权威、泰斗,中国在国际获奖的手风琴人,几乎都是他的学生。
    我和吳教授素不相识,又是一个小青年,他能在他家中无私而热情接待我,给我讲课,送我教材,在一切向钱着的当下,我想起,眼角会湿;
    在吳教授家虽然只有一小时左右,但在我心中却刻下了终生难忘的,最温馨的一道风景。
    每当我拉这台德国《和莱》时,我会想起和蔼可亲的,当年指教关怀过我的吳守智教授,他精益求精的教学,他对手风琴的热爱和研究,让我终生受益。
    手风琴,早是我不离不弃的终生情人。
    在我贫困潦倒时,在我伤心绝望时,在我走投无路时,在我兴高采烈时,她都在我身旁陪伴我。
    对她的忠贞不渝,我不会吝啬丝毫。
    滴水之恩,涌泉以报。知恩图报,是做人最起码的情感、良知、人性。
    当夕阳的余辉,抚摸我的脑海时,我会回头望一下,想一下:那些帮助过我的,远去的恩人,物质已报答不了他们,我就用我的琴声来思念、缅怀、感恩吧。

↑ 德国人用工匠精神传承出的《和莱》,也是世界名琴。
    2019年7月16日二稿(于听雨楼)
作者往期文章导读
杨亚平:许世旭教授的眼泪
美丽得就是这个诗化的“背影”
杨亚平:弹琴的人
你留下的歌声永在我心间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词人庄奴老先生的微笑
杨亚平:带我走进文学殿堂的人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编       辑: 阿 静    雪 儿    河汉女 
宣       传: 黄龙  大漠烟云   老道士  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典藏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投稿信箱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授权文学沙龙开通原创”(不同意授权原创,请勿投稿)。三日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图为杨亚平原创授权刊发,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版权问题请咨询张立山律师,微信15352400696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