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人文素养】道法自然,崇本息末——《老子》

【人文素养】道法自然,崇本息末——《老子》

阅读量:3759043 2019-10-24



 道法自然,崇本息末——《老子》
“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睿智的思想在历史的银河中熠熠生辉。自然之道蕴含着有和无的关系,人之道则蕴含着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的真谛。
儒家的思想温柔敦厚,道家的思想美善质朴。道法天地,道法自然,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有和无相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领悟老子所说的无为和有为呢?不妨翻开老子的道德经,去走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就显露出丑来了。美善以言,美恶以不言。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美善相乐又是另一种境界。物欲横流中何不夹杂老子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的境界,它会使我们更加美善相乐。老子的有为而不为刻在历史的画卷上,似乎成为一种笙调。领悟老子的道德经,做一个有德的人。不论是天之道还是人之道,它都教给我们一种积极入世的生活态度。儒家提倡仁和义,道家提倡谦下、无为、至柔,这种思想又深深植入文人墨客的心间。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东坡饮湖上初晴雨后。他们在入世和出世之间做出调整,汲取老子的思想。“所谓无为者,不老物为也”。老子的小国寡民中,被人所熟知的是“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种不争的思想,我们可以把它转换为一种质朴的处世思想。邻里之间和谐,民风淳朴尽在老子的小国寡民里。美之为美,善之为善,当我们真正吸取老子思想中最精髓的东西时,一种无为和有为的混同境界自然会溶于自然万物之中,也会溶于我们的心间。老子的轻语可以在山川与河流中听到,老子的不言之教可以在有琴无琴声中听到。孔子评价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在《老子》中思无邪再一次洗礼我们的心灵。
[文学品味]

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赏析(一)
  这部作品创作于1888年,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杰作之一。它的音乐形象鲜明、动人;旋律优美、易懂;管弦乐配器色彩丰富、多样,深受世人的喜爱。作品内容和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有密切关系。
第一乐章:海与辛巴达的船。开始是庄严的序奏,序奏有两个音乐主题,一个威严、狂暴,由全乐队奏出,代表着凶残的苏丹的形象;接着是独奏小提琴在三个竖琴轻柔的伴奏下,奏出了另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优美的旋律,这是温柔、美丽的舍赫拉查德的主题。接着一望无边、波光闪烁的大海主题出现了,然后长笛吹出了辛巴达的主题,它是那样地从容不迫,使人联想起辛巴达的小船在平静的大海中缓缓行驶的情景。渐渐地,风刮起来了,水面荡漾起来了,暴风雨来临了,大海在怒吼。第一乐章结束时,音乐平静下来,大海主题再次出现,它显得亲切、柔和,仿佛在告诉人们,风暴过去了,辛巴达的小船又扬起了帆,平稳地驶向远方。
第二乐章:卡兰达王子的故事。 以舍赫拉查德的主题开始,提示又开始讲故事了。接着独奏大管奏出了基本主题,它仿佛在讲述一个奇异的东方故事,音乐越来越快、越来越激动,好像讲故事的人越讲越有劲,听故事的人越来越被吸引住了。中间部分音乐急促有力,像是卡兰达所经历过的某个刀光剑影的交战场面。尾声基本主题再次出现,听众们兴奋地谈论着卡兰达所讲述的神奇故事。
[艺术视窗](音乐)

 
有时候,如何看世界,是得有人教的
一个下雨天,一个小男孩跟着祖母坐上一辆巴士。小男孩满心不情愿,因为他们没有车,只能坐巴士。但是,在祖母温柔和充满想象力的指引下,小男孩开始“看”到日常生活中隐藏的风景:
“树也会口渴的,你没看见那棵大树正在用吸管喝水吗?”
“宝贝,我们为什么需要车呢?我们已经有一辆会喷火的巴士了!”
“你对面就坐着一位演奏家呀,为什么不问问他是否能为我们演奏一曲呢……”
在广告铺天盖地的消费社会里,孩子们一个个无师自通,学会了如何索取更多,“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而这位老祖母提醒你,“你已经有了,你已经有了,你已经有了”。
有时候,如何看世界,是得有人教的。
每经过一站,就会有新的乘客上车。你会发现,每一个乘客背后都隐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全身覆盖了文身的光头男人,抱着一罐子蝴蝶的老婆婆,彬彬有礼的盲人和他的斑点狗,还有抱着吉他的歌手……你还会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哪怕再短暂的相遇,也可以如此温柔、善意,仿佛奇迹。
培尼亚是一位墨西哥裔的美国小说家,以写青少年小说出名,《最后一站市场街》是他写给小孩子的第二本绘本,获得了凯迪克大奖。
培尼亚在一个工人阶级的家庭长大,他是靠着打篮球的奖学金才上的大学,“我们所拥有的从来不多,但我们尽其所能,认真生活。”他从小看着自己的父亲(一个动物园管理员)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上班,25年来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成年后,当他终于可以以写作谋生时,却仍然继承了他父亲的工作方式与节奏——每天按时按点坐在书桌前辛勤写作,而他所写的一切,都是在试图展现这些人的尊严与优雅。
《最后一站市场街》中的奶奶是插画作者克里斯蒂安·鲁滨逊以自己的外祖母为原型画出来的。他同样出身于底层社会,他和哥哥都是由外祖母养大,是她保证他们永远有一个叫作“家”的地方,也是她教他们如何珍惜、如何创造。他说:“即使到故事结束,我也不觉得小男孩是被彻底地改变了,他的奶奶只是轻轻地推了他一把,让他朝着美好的一面走了一步。”
“为什么这里总是这么脏乱?”
“小杰,有时候你身处脏乱的环境,才更容易发现美。”
[心灵驿站]

 
台球
台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是一种用球杆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
台球已发展成为多种多样: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开伦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其中斯诺克最为普遍,已成为一项比赛项目。
台球也叫桌球(港澳的叫法)、撞球(台湾的叫法)。最初台球是用木料制成的,之后出现了象牙制造的。
据说,一颗象牙只能制5个球,英国仅制作台球每年就需要上万头大象,制造好的象牙台球还要经过严格挑选,重量必须相同,因此价格非常昂贵!所以象牙台球仅适合宫廷贵族们玩乐! 后来,被称为美国塑料工业之父的海亚特,研制出一种用硝化纤维素、樟脑、酒精等化工原料混合制成的台球,它大大降低了台球的成本;随后在1920年又出现了一种石碳酸脂铸成的台球,台球的制造费用就更低了。
现在的台球都是用合成树脂做的,主要有聚酯、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品种。不同材料的价格和档次相差很远。国际比赛的标准用球是用酚醛树脂做的。
[科普领略] 
来源:甘肃农业大学
 声明:本站部分文图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微信用户请返回上一页,在左下角对话框中回复“2052”表示您已经阅读了本文章,网页版用户请直接回复“2052”】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