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主题 |我们为什么输不起

主题 |我们为什么输不起

阅读量:3772875 2019-10-25


 
前段时间傅园慧被炮轰了。
在她50米仰泳半决赛排行第九无缘决赛之后。垃圾、废物……因为一次失败,傅园慧好像要被口水淹死。曾经那些对她怀抱宽容和欣赏的人如今纷纷改变态度对她口诛笔伐,就差没朝她扔臭鸡蛋了:你为什么没有获得冠军!
大家都把傅园慧成绩的“退步”归结到她上综艺,可没多少人在乎她的腰伤非常严重,甚至连正常直立都很困难。那两天的比赛,她都是靠着吃止疼药在坚持。
面对质疑,傅园慧很沮丧地说:“我真的很努力了,甚至比4年前拿世界冠军时还要努力,我也想游出好成绩,可可能真的如网友所说,我真的不太适合游泳吧……对不起……”
这声“对不起”萦绕在耳边,随即幻化出很多张面孔。

 1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首次组团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也是那届奥运会,成就了一个人,也毁掉了一个人。
在洛杉矶奥运会之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无疑是中国体育圈的“当红炸子鸡”。奥运会开始前的一年,他井喷式成长。短短一年,三次刷新了世界纪录,将世界纪录从2.36米提高到2.39米。那时,距离洛杉矶奥运会还有两个月,所有人都觉得奥运跳高金牌,一定是朱建华的了。
可运动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充满着未知和偶然性。那次奥运会,朱建华只夺得了一枚铜牌。可他没想到,拼劲全力拿下的世界第三,却给了他毁灭性的打击。
得了铜牌的朱建华回国后,收到了很多辱骂信件,写信还不满足,还要跑到他的家门口指着鼻子骂。家里的窗户被打破,连带着家人也遭受到了无止境的谩骂,还有人要他把吃过的补品吐出来。
最终,在辱骂声中,朱建华心灰意冷,选择了退役去美国留学,多年后才敢回国。
所有人都只记得他那次“失败”的铜牌,却鲜有人知道,朱建华创造的男子跳高亚洲记录,整整29年才被打破。
 2
洛杉矶奥运会,毁灭了朱建华,也成就了李宁。
李宁的成名或许要追溯到1982年,在第6届世界杯体操比赛中,李宁横空出世,一人夺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创造了体操史神话,名副其实的“体操王子”!
在洛杉矶奥运会,李宁在男子体操单项比赛一举夺得三金两银一铜,单单一人就贡献了中国奖牌总数的1/5。奥运会结束后,李宁衣锦还乡,所到之处,人山人海。      那时的他或许也没想到:现在别人有多追捧你,以后就会将你踩得有多惨。
多年的体操运动,让李宁伤病严重。1988年,他原本选择退役,可因为当时中国体操青黄不接,他只能在领导的要求下继续迎战汉城奥运会。
那年,李宁已经25岁了,货真价实高龄选手,再加上这么多年积攒在身上的伤病,让李宁在这次奥运舞台上惨败而归。
他的脚挂在了吊环上,坐到了地上……所有人都记得他摔跤后站起来“诡异”地笑了,而这一笑,也在本就熊熊燃烧的烈火上浇了一桶油。
“失败了还有脸笑?不知廉耻!”“李宁你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可在我看来,人到崩溃极致是哭不出来的,这一笑背后,充满着悲情色彩。
他知道,自己完了。果不其然,回国后,有观众直接给他寄刀片:“你还不割腕自杀,以死谢罪?”还有观众给他寄了一根绳子:“李宁,你不愧是中国的体操亡子,快上吊吧!”
奥运会结束后,李宁选择退役,多年后回忆时,李宁用了“世态炎凉”四个字来形容这段经历。所有人只记得他汉城奥运会时的一摔,却没人在意他用他的青春,忍着全身的伤病之痛,先后摘取14项世界冠军,赢得106枚金牌。

  3
李宁含泪退役的那年,刘翔五岁。那时的他或许还不知,20年后,自己重走了李宁那条“世态炎凉”路。
2002年,19岁的刘翔在瑞士国际田联大赛,以13秒12打破了由美国人保持了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又以12秒91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追平了世界纪录。人们还清晰地记得,那时候电视里的解说颤抖着声音大喊:刘翔!刘翔冠军!第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世界冠军诞生了!
而到了2006年,他再凭实力证明自己: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保持了13年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一夜之间,刘翔这个名字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全国盛赞到陷入群嘲,只需要两场比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在选手犯规了之后,一只脚蹦回了起点,一瘸一拐回了休息室,他因伤退赛了。他被骂:“没有体育精神!丢脸中国人!爬你也应该爬到终点!”
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翔在跨栏时摔倒,跟腱断裂,他单脚跳到了终点,亲吻栏杆。他又被骂:“煽情表演,不能跑就别上啊!丢什么人!”
在这两场比赛之后,根本没有人在乎,刘翔很早之前就患上了严重的滑膜炎,他的跟腱很脆没有弹性,剧烈运动下很容易断裂。到底有多疼?或许真的跟腱断裂过的人才能明白。可大家一致觉得他是装的,给他起名“刘跑跑”“刘骗子”“刘影帝”!用最恶毒的言语侮辱他,恨不得把他当过街老鼠,见一次打一次。
那次失败之后,刘翔曾在后来的采访中说:“那时候感觉自己的奥运完了,但也挺好,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2015年5月刘翔退役,而他也被骂出了自闭。后来,他渐渐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
    所有人都只记得刘翔两次失败,可却没人记得,他一共参加了48次国际大赛,其中45场得到了奖牌。36金6银3铜,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拿到过世锦赛、奥运会、世界纪录的110米栏大满贯运动员。
    4
“早知落入如此境地,宁愿普普通通从没拿过一次冠军”,这或许是很多运动员内心深处的想法。你一辈子碌碌无为拿不到奖牌,进不了决赛,那没关系,没人认识你,没人在你身上寄予期望,你活得轻松自在。但只要你拿了金牌、第一,成了英雄,那你就不能再是一个“人”。
你不能是人,你得是神,所以年龄不能影响你的发挥,即使30岁也得保持18岁的巅峰状态。你不能是人,你得是神,所以你得能控制自己的跟腱什么时候断裂,身体什么时候受伤,不能被紧张的气氛、心态所影响。你不能是人,你得是神,所以你只能得第一,不能失败,不能有万一。
众人将他们捧成了神,逼着他们必须用神的标准要求自己,也得像神一样,不得落入凡尘。否则就用最恶毒的言语辱骂,用最大的恶意揣测。连人都不配做,只配去死。
可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啊!
没有人天生就注定是冠军,那都是用血用汗用命拼来的,他们也会疼会老会累。如果你拼尽全力地让自己变优秀,为国争光,最终换来的是这样的结局,那谁还愿再走这一趟?只有善待英雄,才会出现更多的英雄。
    5
当年李宁失利后的遭遇被传出国时,外国媒体曾评价:中国是一个输不起的民族。
一个在外曾为国争光的人,在被榨干了身上最后的价值后,英雄落幕却被自己国家的人民追着辱骂。
我想这或许才是最大的“不体面”。
每一个为梦想拼命努力过的人,都该得到尊重!
■选自:化育天下

 编辑部评论
“输不起”:百年耻辱带来的忧患与自卑
《我们为什么输不起?》一文为傅园慧、朱建华、李宁、刘翔等体育明星因世态炎凉而从“神坛”跌入“凡尘”的遭遇喊冤,作者只是提出了“为什么输不起”的问题,但没有解答清楚。我们既不认可外国媒体作出的“中国是一个输不起的民族”的评价,也不会认同作者的“输不起”是中国人最大的“不体面”的结论,分析一个竞技体育输赢后的全民心理弱点和社会心态波动现象,应当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去寻找根源。
竞技体育其实是体育比赛领域的“市场经济”,有赢肯定有输,且输输赢赢是常态的、正常的现象,期望一个运动员只赢不输、一个体育项目永远由一个国家“霸赢”,是逆规律的,只赢不输或永远霸赢的美好理想或愿望不能改变规律。承认这种规律性的现象,浅一点说是社会常识,深一点说是文化心理。
汉唐时我们的民族心态还是非常洒脱的。到了宋以后给外族一打,心理就开始失去自信。至于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一直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是输多了,输惨了,输怕了。百年耻辱在民族心理中形成的忧患意识与自卑心理挥之不去。从小球夺冠到外交妥协,都非常敏感。即使建国后打了几个胜仗,奥运会拿了不少冠军,国力军力大大提高,还是什么都要赢,需要用更多的赢来补偿自己貌似自傲实是自卑的心理。这其实就是弱者的心态,强者是不在乎一时的失误的,只会在失误中坦然地汲取教训。
当然,以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看问题,可能对“输不起”现象得出三种解读:其一,“输不起”现象不仅存在于体育竞技领域,也存在于其它带有竞技性质的领域。包括在经济军事领域,缺乏定力、耐力,民粹主义不时聒噪。其二,“输不起”心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伴随某个体、某群体乃至社会长期存在,国家强大了,也需对国民进行强者文化教育。学会认输,学会妥协,学会优雅地奋起。其三,“输不起”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能量。近代中国在两百年左右时间里“输”给了西方列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用了7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赢局”,但在世界面临百年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会碰到新的挫折,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接受它跨越它,激励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地“再出发”。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