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儿子建个博物馆,爸爸捐了300件假货当礼物?

儿子建个博物馆,爸爸捐了300件假货当礼物?

阅读量:3774248 2019-10-25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五千年的文明流传到今天,一部分融入我们现有的生活中,还有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失,而文物,就是可以证明我们历史的重要证据。
在中国,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对一段文明的记忆。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
每个博物馆/博物院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各自的“镇馆之宝”,无论藏品贵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真。

价值倒是其次,藏品保真才能让参观者更直观的了解当时的历史,如果藏品都是假货的话,那就不配出现在博物馆里了。
然而在重庆,却有着这样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赝品博物馆。
前两天,微博上有一则新闻引起了热议:重庆大学耗资670万打造的博物馆,居然充斥着各类赝品文物?

此事曝光后,一时间在各大平台上掀起波澜。
作为985、211的名校,重庆大学居然斥重金把一通假货冠冕堂皇的放在自己的博物馆里供人参观巡礼,简直是荒唐至极。

高校从来都是传授高等教育知识的学府,在真知与科学之下肯定对事物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怎么像穷街陋巷里的流动地摊一样,把假文物正儿八经的介绍给大众呢。

眼下,此事已经引起相关单位的关注,并已经在进行调查。虽然调查结果还未公布,但已有多位文博界专家表示,从曝光的照片上看,情况并不乐观。

今年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重庆大学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正式向社会大众开放参观。

当社会各界的爱好者去现场参观的时候,却被要求禁止拍照。

△博物馆里的佛像展品
其实出于保护文物的出发点,这也无可厚非,但当大家细细端详馆藏文物时,却发现了猫腻......

看来,馆方不让拍照,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重庆大学博物馆本月开放参观的文物,包括玉器、青铜器、陶瓷器、佛造像等400余件藏品。但根据现场图片来看,热心网友们纷纷表示被侮辱了智商!
位于展厅C位的陶俑立像是个较大的的三彩女俑,可是她身上衣服的颜色挂的是现代才有的洋蓝,简直比圆珠笔涂得还蓝!

女俑旁边的一件骑马青铜俑,被认为是仿造甘肃武威汉墓中出土的车马仪仗:“马都是变形的,只要稍有收藏常识,都知道这叫地摊货。”

△左为重庆大学博物馆的仿品,右为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车马仪仗
而被博物馆自诩为秦汉时代文物的龟型器皿,被网友调侃为:“把电镀工艺和人造宝石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汉代雁鱼铜灯”自诩为平朔秦汉墓或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细节上表述得很含糊,但体积却猛然大了十倍有余,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雁鱼铜灯·威力加强版”!

△左为赝品博物馆里的铜灯,右为汉昏候墓出土汉代雁鱼灯
而且其他一系列“文物”也被戏虐为“恶趣味”造假:各种硅胶、软模具堆砌而成的地摊货,面带着色情狂般的表情,简直就是在嘲讽大众的识别能力啊。


如此荒唐的假货陈列,难怪被工作人员制止拍照,如果有记者在现场用相机拍摄,会立马遭到强势阻拦,并凶猛的祭出“三连问”大招:
“你是在拍照吗?你是来看展览的吗?你是重庆大学的吗?”

据说,这位气场强大的工作人员,就是重庆大学博物馆的主要捐赠者——吴应骑教授。

吴先生是重庆大学人文学院的前任副院长,也是国内知名艺术收藏专家。

在2013年,吴先生就作为客串演员,参与了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的拍摄与策划。

还有人发现这位吴先生及其儿女的名下有多家公司在运作,生意上的伙伴也是遍及社会各界。

就是这位吴先生承担了重庆大学博物馆内80%藏品的捐献工作,而在捐赠之前,重庆大学还邀请了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对藏品进行评估。

换言之,重庆大学博物馆的藏品,原先都是经过了专业评估和鉴定的,那么为什么在今天会造成社会各界的质疑呢?


关于这桩离奇又引人侧目的社会新闻,有关各方也是各有表态。

重庆大学博物馆的馆主,是藏品捐赠者吴先生的儿子。
馆长表示,有关馆内赝品的传闻,学校正在调查,他自己作为事件当事人,不便多说。而吴馆长的妹妹表示问心无愧。


而最初在网上曝光此事,并提供清晰谍照的网友,其实是某机关单位的一位退休老干部。

毕竟这些“藏品”他都是亲眼见过的,所以对于自己的爆料也是敢打包票。
在他看来,这些仿制品不仅工艺粗糙,而且颠覆文物常识,不仅行家看了会直摇头,连普通参观者也会发现破绽。


而当初被重庆大学请来做鉴定的专家老师们,也纷纷撇清关系。他们都不认为自己参与了博物馆藏品的鉴定,而只是简单参观了一下,做了一些艺术上的漫谈。


其实,重庆大学博物馆本质上是一个民间博物馆,没有在文物局报备审批。
不过目前,重庆市文物局和重庆大学已就此事展开调查,让我们期待公布出的调查结果。


现在,重庆大学博物馆已经闭馆了,里面的藏品是否存在赝品,还有待确认。
不过这个事情不是个例,早在前些年,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博物馆都曾出现过这类情况,不仅给高校本身蒙羞,还造成了很差的社会影响。

△北师大校友捐赠6000件古陶瓷给母校,被判定为赝品
毕竟很多高校博物馆,都没有在文物局备案,里面藏品的真假,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为避免因为参观到赝品而影响到学习和认知准确性,宝姐在这里建议大家,还是选择那些已经在文物局报备登记的大型博物馆(省市级以上博物馆)去参观鉴赏。

编辑:小树

博物馆出现赝品确实是很遗憾的事情,期待有关单位的调查工作结果,还给大众一个真相与说法。


每天一堂翡翠课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