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式,顾名思义就是练习者模仿胎儿在母体中的体式或是婴儿睡觉时的姿势,看似简单,但是你真的做对了吗?
婴儿式,英文名称:Child's Pose,梵文名称:Balasana。Bala是年幼的、童稚的、未成熟或未发展完全的。
婴儿式是练习过后弯或者强烈的其他体式之后的一个反向放松体式,也是瑜伽练习中用于休息和调整呼吸的体式。
长期习练瑜伽的人应该知道,瑜伽里越是简单的体式,其实越难做好,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体式,做起来就越不简单!婴儿式也是如此,做好了修复腰背部,做不好反而伤腰。
首先,我们从肌肉层面来看一下这个体式,通过上图大家可以发现,要做好婴儿式背部的竖脊肌、臀大肌以及股四头肌以及胫骨前肌都需要延展。
而如果竖脊肌紧张,或者大腿前侧紧张,亦或者相关的肌肉叠加都比较紧张僵硬,就都会导致体式的代偿,无法很好的完成。
1、竖脊肌/臀肌的僵硬紧张代偿
竖脊肌/臀肌的僵硬代偿会导致2个问题:一是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头部就很难贴地,二是如果头部贴地了,臀部就会翘起来,无法贴合脚后跟。
解决方法:可以在身体前方垫一个抱枕,但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拉伸延展竖脊肌和臀肌。瑜伽中小狗式、下犬式等体式都可以帮助延展竖脊肌和臀肌。
2、股四头肌/胫骨前肌紧张代偿
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的紧张代偿,会导致膝盖跪立的时候很困难,甚至产生膝盖的疼痛,脚背也很难贴合到垫面上。
解决方法:可以将卷毛巾放在膝盖窝处或者在脚背下方垫毛毯,增加膝盖的空间,缩短股四头肌和小腿前侧肌肉的延展长度。
但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要拉伸股四头肌和小腿前侧肌群。瑜伽中的骑马式及变体、弓式等体式,可以经常多练习。
在婴儿式中,如果腰部无法很好的向后凸,整个背部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拱背姿态”时,婴儿式的头部就很难贴地,如果强行贴地,长此以往,就会对腰椎造成一定的损伤。
解决方法:在身体的前侧垫抱枕,减少腰椎的压力。对于脊柱比较僵硬的伽人,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灵活脊柱的练习,比如猫牛式、坐姿脊柱扭转等等。
婴儿式练习中常见问题
1、头部远离垫子
在婴儿式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臀部无法坐在脚踝上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在我们的前额放一块瑜伽砖,额头轻触瑜伽砖。随着练习的深入,可以逐渐降低支撑物的高度,最终达到预期的练习效果。
2、臀部和脚跟分离
这是诸多练习者在练习婴儿式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体式中,由于过分想达到拉伸背部的效果,会一心往前倾斜身体,从而导致臀部和脚跟的分离。其实,这样不仅加大了脊椎的压力,更是由于身体的完全倾斜,无法达到该体式的效果。
3、脚背和脚踝酸痛
在婴儿式中,很多人会感觉脚背或者脚踝疼痛,脚部压力过大,这个时候可以在脚踝处垫上瑜伽毛毯,缓解脚部紧张的压力。
4、呼吸不畅
对于部分练习者来说,在双腿并拢后,面部再俯卧朝下,会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尤其对于幽闭恐惧症和腹部肥胖患者来说,绝对是一种折磨。
此时,这类练习者可以适当放开双腿之间的距离,让腹部下方的空间更为开阔,也让整个体式更为舒适,相对憋闷的氛围,我们更倾向婴儿式给你更多舒适的空间。
婴儿式的练习禁忌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将双手握拳交叠,额头垫高放在拳头或者瑜伽砖上,让头部高于心脏,保证正常的血液流通和循环,减轻心脏的压力。
婴儿式看起来很简单,功效却很多,关键是,你的确很需要它!瑜伽练习应该让你重新充电、重新设置、重新专注。
编辑 / Chichi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心合瑜伽学院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