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学习强国理论的号召,番茄仔也不甘落后,制作了两条全新的视频。下面就跟着番茄仔的镜头,一起走进三水的神秘古村落。
番茄仔
带你来到
三江汇流处
一条视频
让你了解
依水而生的
江根村
三江相汇,汇流三水。在番茄仔的航拍镜头里,三江汇流的宏伟景观尽收眼底。西江、北江、绥江,如三条巨大的玉带,萦绕在绿色大地上,飘逸灵动,景象万千。这里是珠三角的发源地,江根村也在这里与水相依。
昆都山下,在超700年历史的五显古庙前,凭栏远眺,滔滔江水边,河面上船只川流不息。五显古庙,有着“镇江之庙”之称,历史人文遗迹众多。这里不仅汇景,更是三水汇文之处。
清道光六年(1826年),江根村的陆云从不顾年纪老迈,千里迢迢赶赴京城会试,金榜题名,轰动一时。陆氏大夫祠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成。跟着番茄仔的视角,走进这个古色古香、维系陆氏宗亲关系的氛围。看遍其中的一砖一瓦,了解陆氏的历史。
在番茄仔的镜头下,从老一辈江根村村民追溯历史,到中年一代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再到年轻一辈展望未来,江根村悠远的底蕴、昌明的文风根植在一代又一代的江根人心中,如同三江之水生生不息。
西江、北江、绥江三江汇流之处,江根村依水而生。“江根,根是源头,江是水,江河源头乃江根也。”地处三江汇流之处的江根村正是珠三角的发源地,并且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应南方+委托,番茄仔深入江根村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带大家观看气势宏伟的三江汇流处、走进七百年历史的五显古庙、拜访维系宗族关系的陆氏大夫祠。由古到今、不断传承,番茄仔将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了这里的一花一木,一人一物。带大家了解最真实的江根村。
番茄仔
将用两分钟的时间
带着你
跟着最美的古诗
游历最具诗意的
三水古村 芦苞
青塘无店亦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芦荻叶深蒲叶浅,荔枝花暗楝花明。
随着孩童朗朗的读书声,一首杨万里的《明发青塘芦苞》带我们来到芦苞涌、北江河岸,欣赏黎明下的芦苞绝美风光。番茄仔为了让大家一睹清晨芦苞的美景,早上四点就赶到芦苞河岸,沐浴着清晨的江风,拍摄了这段如诗如画的景象。
桄榔叶垂翠羽鲜,木绵花暖紫霞翻。
疾雷急雨急开霁,淡白云拂浓清山。
听着杨万里的《过胥口镇》,番茄仔扛起摄像机,和疍家渔民一起撑船打鱼,走进古村古巷,游历芦苞的绿水青山,在拍摄中芦苞体验淳朴的人文风情。
小阁帘开望远岑,暖风晴日啭幽禽。
胥江流水清无底,较比春愁一样深。
独树冈里千寿宴,游历花海展笑颜,龙坡公园赛龙船。伴随汪广洋的《胥江》,跟着番茄仔的镜头,一起了解芦苞热闹的一面,在古村中体验文化,在美景中尽情游玩。
玉镜无尘邀客照,金钟有汗斗龙回。
欲尝沙井甘泉来,携得武彝香茗来。
人寿年丰,福寿齐天。番茄仔来到长寿古村长岐,在耀唐书社中听书童郎朗诵读郑玫的《雨中同家二尹登华山寺》,在大榕树下和长寿老人们谈笑风生,在贞健私塾欣赏私伙局粤剧的美妙。跟着番茄仔的步伐,在古诗中带你发现长寿的奥秘。
白莲池畔访仙踪,曾听攒眉夜夜钟。
七十年前灯火地,来寻无路白云封。
三教合流,融汇于此。番茄仔跟随湛甘泉的《题华山范规精舍》来到文化广场旁荷花池上空,走过禹门牌坊、华山寺牌坊,望尽800年芦苞祖庙。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千年芦苞的文气与荣光在此交相辉映。
芦苞凭借地处北江航道边,北江支流芦苞涌连通广州的地理优势,自古便是交通要道,因水运繁荣,走过了千年胥江驿到北江名商埠的峥嵘历程。历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吟咏诗词,据统计,现存有关芦苞古镇古村的历代诗词多达50余首。
应南方+委托,番茄仔在三水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番茄仔深入芦苞,走进芦苞人的生活,历时两个多月,拍摄了芦苞的方方面面。薪火相传的芦苞胥江祖庙、长寿古村长岐、孝善文化浓厚的独树岗、波澜壮阔的北江、疍家人朴实的生活日常等在番茄仔的镜头下,伴随着孩童朗朗的古诗朗读声,展现在各位面前,让大家在诗韵古风中感受芦苞乡村的诗意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