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剑
博士
RDI瑞国际照明设计运营总监
第八届金手指奖年度十佳照明设计师
在胡国剑从业的16年间,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中也包括了照明行业,无论是照明理念、照明技术、学术理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些变化之中,他一直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进行前沿探索、跨界发展。
探究
光与视知觉
2003年,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系本科毕业的胡国剑,继续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视觉与光环境艺术中心攻读硕士和博士,师从郝洛西教授。从那时起,胡国剑就开始接触并进入到照明行业。建筑学、照明设计、视知觉……深厚的跨专业知识底蕴让胡国剑后来在行业里取得了傲人的成就。
除了光,胡国剑还很关注建筑空间,关注空间内使用人的感受。照明设计,是从人的本质需求,再转到对光的理解,和对光的需求。胡国剑长期研究视知觉和光环境之间的关系,外界信息有近90%来自于视知觉。但是随着研究发现,除了对人的视觉之外,光对生理和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是近几年对照明设计提出的越来越大的挑战。从胡国剑的核心出发点来说,他认为:所有的光都是关注与人的需求和人的行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出一个适合大家使用的照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光是复杂的日常生活中认知、情绪和行为的驱动元素,对于光的设计和研究,实际上是对个人心理影响的研究,也是对于视知觉的整体探索。
通过光源、色彩、布光的刺激类型和范围,光可以刺激诱导特定的情绪和行为:这种刺激的方法可以激发、移动、打动、沟通、治愈和保持健康,创造出家居、商店、办公室或者博物馆的特有气氛和感觉。这些就是照明设计带来的价值所在。
胡国剑经常在课上给学员推荐艺术家James Turrell的作品。全球有多位用光来创作的艺术家,但没有一位能像JamesTurrell这位灯光艺术家一般能够激发出胡国剑如此浓厚的兴趣。James Turrell 的艺术与视知觉科学有着内在的关联,他认为他的作品是‘Seeing the act of seeing’(看到看的行为)和‘realizingthe process of perception itself’(实现感知自身过程)。Turrell 试图用对光和空间的把控,来实现这个目标,对于光的探索和追求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抛弃了构成形式上的视觉刺激,而是对人的视知觉本质进行深度尝试和研究。
挑战
上海自然博物馆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
参与过的众多项目和实践无疑为胡国剑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对胡国剑自己而言,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是他职业生涯以来最大的挑战。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45086平方米,其中地上三层高18米,地下两层深15米,馆内有全球最新收集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标本和自然遗产。建筑的整体灵感来源于鹦鹉螺的壳体形式,寓意着博物馆人“管理自然遗产、守护地球家园”的神圣使命。在这个项目中,胡国剑和团队碰到的问题是最多元的。
“它综合了自然采光。”胡国剑介绍道,照明设计师做室内光环境可能更关注的是人工光源,但这个项目里有大量的自然采光,人工照明首先要与自然采光进行平衡。在设计初期,胡国剑从自然光的控制、分析、利用开始进行设计,然后逐步过渡到人工照明的设计。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
另外,除了展览之外,这个博物馆里还设有儿童科普教育、活体养殖、各式各样的教室等区域,十分多元化。比如活体养殖,每个生物对光都有这不同的需求,如何让每个生物都能够长期地生存、发育良好,这就需要非常多的跨专业协调。胡国剑在这之中也与很多生物学家、建筑师、专业的展陈公司等各行各业沟通协调。
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
他谈到,博物馆是一个让人了解知识的地方,人的视觉会发挥到最大的作用,所以在博物馆的照明里,光的分布会最终影响到人的感受。尽管遇到很多挑战,但这个项目在最后落地的效果也非常接近最初的概念设计,这就意味着胡国剑和团队做的工作其实都获得了成功,所以才能达到理想中的结果。
谈论
设计中的技术、艺术与文化
照明和照明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设计师的作品,往往也体现着他对文化的理解。谈及文化,胡国剑提到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建筑改造项目: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改建项目。
该建筑前身为“白云亭副食品仓库”,项目坐落于南京市鼓楼区惠民路以东,二板桥以西。建筑面积25000平米(地上五层,无地下室),于2014年10月正式建成并启动运营,现已成为当地一座重要的地标性文化类公共建筑。
南京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改建项目
文化艺术纵向的外形设计理念,来源于全新的设计文化以及当代的先锋包裹艺术。设计师从“白云亭”名称中得到灵感,通过对建筑遮阳体系的重塑,打造出如“漂浮的白云”一般具有艺术气质的新立面。新生的立面犹如一张折叠的画卷被打开,又如一台正在演奏的手风琴,夜晚华灯初上之时又宛如一盏传统的纸灯笼,赋予了建筑新的活力。
对于如何去衡量照明设计中艺术和技术的比重,胡国剑认为应该从灯光的氛围去看。“一个空间让人感觉亮还是暗,舒适还是激烈,其实都是氛围营造的效果。”胡国剑说,“那这些都是与建筑风格,或者是室内对于整个空间的定义有关系,随着我们设计理念的变化,灯光最初的定位变化也会很大。”
他举了个例子,革命性的产品可以改变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比如现在最新的一些灯光产品可以完全模拟自然光,这种自然光的模拟不仅仅只是与光的颜色变化上,还可以在室内创造出室外的效果。这些气氛的改造都是随着技术变化而产生变化的。
此外很重点的一点是,在一个室内空间里,除了传统的氛围和功能外,会需要强烈的视觉上的一个吸引点,它是带有表现力的,就像空间中经常会放的电视机或壁炉,它成为家庭里很重要的一个视觉点。而未来,光有可能也会成为这样一个重要的视觉点。透过技术,我们可以把墙面上的布转化为屏幕或是壁炉一样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出这个空间新的一个使用点。
未来光的可能性会更多,有了更多的技术,对于照明设计师来说,不仅仅是光源本身,还要需要结合更多跨界的内容和背后的系统设计。胡国剑表示,从整个项目上来说,技术和艺术结合的设计对于照明设计师的挑战会越来越大,而他也会把更多跨界的理念、技术引入到照明设计中。
恒丰路桥激光装置
建议
了解光的引导作用
照明设计师的策略布局和照明调整可以影响到感知者的心情,在神圣的环境创造出平和安宁的感觉,在表演舞台上创造出神秘和紧张的气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照明设计师,胡国剑认为不应仅仅专注于与项目相关的功能或美学价值,也应当了解光对于特定认知和情绪相应的引导作用。
设计师是想要高级酒店温馨柔和的环境还是要办公室明亮高效的空间,环境照明的设计决定了设计师对于空间的理解和定位,优秀有经验的设计师能够很好的把控环境的光照等级。
胡国剑提到自己经常会碰到一些精致的小项目,比如售楼处、餐厅、别墅等,业主总觉得灯光不到位,往往就是因为做的过亮,在把控上失度。照明设计最怕亮度失控,做的过于亮后,三维物体的明暗对比、材料质感上的光影细腻变化就变得难以呈现,更不用提深度知觉上的体验。
照明设计的核心部分就是对光的设计,除了亮暗冷暖之外,就是对于光的分布。优质的灯具对于光的控制精确良好,尤其在光斑的边缘或者是光斑内部的亮暗过渡自然、柔和,而糟糕的配光往往会出现各种不舒适的明暗交界线和二次光斑。
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选择良好的照明器材,控制舒适的明暗渐变是照明设计的一种基本素养,也是创造良好光环境质量的前提。
苏州苏悦广场
发展
灯光功能性的变革
对照明设计师来说,行业的发展是一个经常在讨论又非常庞大的问题。就室内空间的发展来说,胡国剑认为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到照明技术的影响;二是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对光的需求的更新;三是与照明行业相关的如建筑、装饰行业的设计理念、技术更新的变化,对照明设计也产生了影响。以前人们买房子,很多都喜欢欧陆风,但现今,简约、实用的房子风格更受欢迎,在这个过程中光也带来了很多全新的变化。
在一个空间里光最重要的一个使用就是“功能”,对于未来的发展趋势,胡国剑提到,从功能性来说,随着灯具从传统的光源转成LED之后,包括未来也许会使用的OLED或者更新的技术,人们会发现这些照明的产品会从原先比较大的一个产品“化整为零”,即室内空间里任何一种家具、装饰品都有可能会变成光的载体,这是现代技术给予人们的一种可能性。对于设计师来说,在任何一样东西都能发光之后,要有选择的进行设计,要整合得更好,胡国剑认为,从灯光的功能性来说这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来源:中照网
编辑:杨志钊
监审:李杰
监制:丁云高
新闻热线:18902819021(微信同号)
? 中国照明网媒体中心出品
推荐阅读:
南湖公园夜景照明,打造南宁城市后花园
细数那些为军运会添“光”的照明企业
南昌也要办灯光节?听听他们怎么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