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一个说话总是头头是道甚至也赢得不少认可的资深球迷放到球队主教练的讲台上,或者让一位专业研究技战术的足球记者去给球队讲解战术,例如英国那个技战术大师记者威尔逊,或许结果只有一个:球员觉得这人说了一堆废话,浪费了很多时间,确信此人踢球是个菜鸟,但一直幻想自己可以成为穆里尼奥。”
01普通球迷侃球,和职业足球人士谈论足球到底有什么差异?
在球迷群体里,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资深个体”,一些人甚至还从业足球媒体,当他们聊起足球,理论一套一套,似乎各种细节和玄机被他们尽收眼底,一些荣誉满身的教练,也能轻易被他们找出弱点或弊病。
既然这样,为什么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成为执教一流俱乐部的职业教练,只有更少的人可以成为执教豪门、指挥一群球星的明星教练?
最近一个案例挺有意思,和一位职业教练有关。
巴西人西尔维尼奥执教里昂3个多月,战罢9轮在积分榜上只比最后一名梅斯多出1分,俱乐部让其下课。
西尔维尼奥执教的一大问题是训练课耗时太长。他球员生涯中效力过英超和西甲,又在国际米兰给曼奇尼担任过1年半时间助教,会说英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法语还在学,训练课需要翻译。
也不是说带翻译就带不好球队,世界上通过翻译执教成功的案例很多。西尔维尼奥的问题涉及时长,而不是翻译质量。
他之前在科林蒂安、国际米兰和巴西国家队做助教,之后又单独执教巴西国奥,是一个喜欢帮助年轻球员成长、技战术讲解很细致的人。这导致里昂的训练课总是耗时很长,直接沟通不畅,一些球员和西尔维尼奥也产生隔阂。例如巴西人对边后卫位置技战术要求很高很细,法国球员在这个位置的选材和成长轨迹和巴西边后卫有不少区别,西尔维尼奥越多讲解,他们越糊涂。
这个案例颇有价值,和球评家的设想不一样,足球并不总是一个聪明绝顶的教练拥有一部葵花宝典一样的战术理论,然后用理论武装球员脑袋就可以成功。足球在任何时刻都面对着人这种动物的局限,我们并不总是可以理解他人,也不总是可以让自己被他人理解。世上只有一个爱因斯坦,多数人的大脑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承载能力更加有限。
如果我们把一个说话总是头头是道甚至也赢得不少认可的资深球迷放到球队主教练的讲台上,或者让一位专业研究技战术的足球记者去给球队讲解战术,例如英国那个技战术大师记者威尔逊(我就不举中国的例子),或许结果只有一个:球员觉得这人说了一堆废话,浪费了很多时间,确信此人踢球是个菜鸟,但一直幻想自己可以成为穆里尼奥。
02
优秀的足球教练,必定是沟通环节的大师。这里所说的沟通能力,甚至不一定体现在人际关系上。
瓜迪奥拉不是一个总是得到所有球员喜爱的主教练,他执教过的球队,少不了和他成为公开敌人的球员,但我们可以看看埃托奥的话——喀麦隆人说,他鄙视瓜迪奥拉的为人,但佩服他的执教能力,自己在他手下取得了技战术方面的提高。
足球教练的沟通能力也不一定需要体现为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而是有办法让自己被球员明白。我遇到过一个特别例子是捷克人泽曼,他说话的声音像蚊子,而且话语极少,但他的本事在于,每句话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曾问他,在家里,您太太也是和您一样沉默寡言吗?他说,“还好不是,不然两个人都给闷死。”
泽曼带队没有赢得过重要荣誉,但却培养、提拔出过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除了早年的西格诺里、托蒂等球星,意大利国家队近年常客韦拉蒂、因西涅、因莫比莱、巴西队的马基尼奥斯都出自泽曼麾下。
不少球员在遇到泽曼之前名不见经传,或许像因莫比莱一样是属于被大俱乐部淘汰的对象,但经过泽曼点拨,之后就像是一辈子都记得他的教诲,并不容易大起大落。
因莫比莱(Immobile)并没有特别的天赋,就是在场上格外勤奋,永远不惜力地奔跑。据说泽曼在第一堂训练课上低声对他说了一句话,“在场上永远不要不动(Immobile)。”
这话格外寻常,但因莫比莱的姓氏原意是“不动”,说出来就成了一个玩笑。因莫比莱从此后就像永远在和自己姓氏作战,他总是在不停地跑动,拒绝成为“因莫比莱”。
一句话点醒一个人且牢记一辈子的经历,我也曾经有过(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过)。
上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学专业法语挺轻松,希望自学几门别的外语,但很多人都说不可能,更多师长的说法是,学太多非专业语言不可能学太好,未来也没有什么用处。
18、19岁的年龄,此类困惑造成的精神碾压非同寻常。很幸运的是,有一天我在校园路上遇到意大利语专业的文铮老师——当时他刚研究生毕业留校,现在他应该还在北外任教——我对他提出这个“用处”问题,他很干脆地回答,“劝你不要学太多的人,自己肯定没有能力学太多。用处别多想,技多不压身。”
事实上今天我仍然很后悔,对文铮老师的建议并没有执行得足够坚决。大学毕业以后,我在工作中使用最多的全是自学的语言,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一定会把它们学得更好,学更多的语言。很可惜,那段精力、潜力、可塑性无限的青春岁月已一去不复返。
03
对卡佩罗、安切洛蒂等人产生过影响的一位主帅是瑞典人利德霍尔姆。
利德霍尔姆50年代来意甲踢球,此后在意大利定居、执教。执教罗马时,有次利德霍尔姆试图说服一位有轻伤的球员詹卡洛·德西斯蒂出场比赛。
德西斯蒂说,他的身体不舒服。
“詹卡洛,一匹瘸马也比一头健康的驴子更强。”
所以,德西斯蒂出场了,用表现证明了马和驴子的理论。
在所有的足球教练里,卡佩罗的语言能力最让我佩服。不执教的日子里,卡佩罗会为意大利天空体育电视台评球,他的解读格外清晰,总是可以用极短极简的方式把自己的看法说清楚。
而且卡佩罗的身份感极强。他担任解说嘉宾,绝对不提自己的执教经历,好像他只是一个专业解说员,在演播间和球员对话,卡佩罗的提问完全是记者的方式,彬彬有礼但不失犀利。
毫无疑问,卡佩罗也是一个难以让所有球员喜欢的教练。甚至有很多的球员讨厌他,和他有过激烈矛盾,包括巴雷西、巴乔、托蒂、罗纳尔多。然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不改变卡佩罗执教的成就,他懂得用人和用兵,尤其擅长让自己被对方领悟和理解,哪怕是憎恶自己的球员。
很显然,中超球员并没有足够的幸运去体会卡佩罗的语言魅力。他们中间隔着翻译,而且,卡佩罗更多时间是在打高尔夫,带队交给布罗基。这也是足球教练的职业特点,很耗费体能,现在的欧洲豪门并不倾向于聘请上了年纪的名帅,原因就在于此,老帅名帅太权威,沟通的愿望不由自主会下降。
说到这一点,我很想谈谈足球世界里的翻译。既然主教练需要懂得用最有效的方式让球员听明白,对翻译的要求也是如此。足球翻译不是文学翻译,不是逐字逐句抠字眼的问题,谁能够最有效地传达主教练的意图、语气和幽默,那就是最优秀的翻译。
卡纳瓦罗的翻译——不好意思记不起他的名字怎么写——我曾在意大利见过一次,当时他还没有做过足球翻译,但我确信这位小兄弟有此潜力,和他聊球不像和资深球迷或专业球评家聊球那么费力,他是球员出身,成天和博洛尼亚的球员在一起玩,天生懂得怎么说话才能让球员明白。后来机缘巧合,他先后辅佐了扎切罗尼和卡纳瓦罗,事实证明了他的优秀——和我直觉的优秀,哈哈哈。
本文原载自第774期《足球周刊》
发行日期:2019.10.22
部分内容有删改
买
点击“阅读原文”,线上购买第774期《足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