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在路上 | 在K1132列车上,关于生命与命运的遐想

在路上 | 在K1132列车上,关于生命与命运的遐想

阅读量:3837888 2019-10-27


▲关注旅人与过客,发现生活的美
文 / 梅梅
 远足,是每一个成长的第一步。
生命的每一瞬都是惊奇。我们周围的世界,为什么树叶由绿变黄?温度为什么由温暖变得清凉?开往前方的列车,窗外的一切都在流逝。
从此我们在远足中成长。



    2016年7月,大学刚毕业,去济南工作,K1132次列车:西安-济南,恍惚,迷茫,内心祈祷一切顺利;
    踏上列车,找到我的中铺,赶巧的是:我这一小节6人全是去往济南,有一对年轻的夫妇,有一个中年人,还有一对年纪颇大的爷爷奶奶,几人询问间,得知爷爷80岁了,奶奶75岁了,光看外表是一点也看不出来,爷爷的头发像40岁的人一样黑,奶奶戴了副眼睛,耳朵有些失聪,两人说起话来,爷爷总要重复几遍,声音并不大,奶奶似乎只是读着唇语就知晓爷爷的意思。
    大家都好奇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出来,子女怎么不跟着;奶奶比较健谈,说:“自己女儿不在身边,我们俩出去玩一商量觉得行,就动身出发,没人管,走哪玩哪”,说完还笑了起来,脸上满是笑意的看着老头,又说“老头年龄大了,但我这还是得靠他做一些事,提行李啊之类的”,老头也是笑笑,满上满是和蔼;
    我们夸赞道:“像爷爷奶奶这样年龄的还能自己走出来的不多了,真是不容易,两人身体好啊”,爷爷奶奶笑着说“不算什么,习惯了,退休后就这么玩着,有精力就去转,想去哪就去哪,逛到哪是哪,没精力了在家歇歇,就这样了”, 这时中年人又说,你们在上铺不方便的,咱换一下,我去睡上铺;“谢谢啊,不过我觉得自己可以上去”奶奶回答到,能看出来奶奶是不想麻烦别人。

    夏日的午后总让人瞌睡,看着窗外不断远离的家乡,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火腿肠”一声别味的吆喝将我从睡梦中拽出来,这时已经是下午6点钟的,内心暗自欣喜一番,睡得舒坦。
    晚饭过后已是8点多了,那位爷爷不多会就换到上铺睡觉了,年纪大了,觉就多些;奶奶似乎精神很好,和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和我拉起家常问我去济南是上学还是工作啊,家里是哪的,我都一一回应,回问奶奶的家之类的,奶奶家是西安电子商城那块。我说“电子商城我熟啊,去哪转过好几次,就在沙井村旁边”奶奶忙说“对对对,就是那,那呢,还有个航天研究所,我呢之前在就在那工作,做研究,仪器仪表方向...”
    后来聊天中,得知奶奶是北航毕业的,当时我的内心满满的都是崇拜,北航啊,曾经憧憬过的大学学府。那位温文尔雅的爷爷是一处机关的处长,虽然没有上过大学,可是也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这个位置。他们还有一个女儿,本科在中山大学,研究生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现在在英国,当家庭主妇,嫁给了英国佬,奶奶这么形容的的时候,还小心的看了眼上铺还在睡觉的爷爷,说道“不能让我老头听见,听见又得说我在这乱说了”,又接着说,“我老头人其实挺好的,一辈子也没发过什么脾气,但就不知怎么的,我还是有点怕他”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又说“我女儿很是要强,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当时想着,女儿能读到哪里,我和老头就供到哪里,女儿学习也特别好,女儿也曾说过,不混出个人样来不回来,结果做了人家的家庭主妇”,奶奶也是自嘲一番,讲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情况,奶奶都会笑一笑,似乎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早已看开了。可能也是旅途无聊,奶奶话匣子打开了,一时关不上,由此,我得知许多事情,大概奶奶这一生的经历都有所了解。
时间是个盒子,偷偷记录了岁月里的故事
    奶奶,1942年生,本是阎良人,老家是农村的,有个姐姐,家里还有母亲,父亲去世早,母亲一直拉扯着她姐俩,姐姐比她大10来岁,所以在她小学的时候,姐姐就结婚了,嫁到沈阳那边去了,母亲为了让她有个更好的未来,等她到该上初中的时候,把她送往沈阳姐姐家中,因为那是城里,有更好的教育,就这样,她在沈阳上完了初中,听奶奶说“那时候家家穷上完初中已经很不错了”,初中毕业后,姐姐姐夫托人给她在沈阳找了个工厂,进厂里做一名工人,当时上学的机会非常难得,那时候一个中专就好多人争着上,还都没什么名额,当时工作的厂子里有人上夜校,学英语,不过那时候自己觉得一辈子用不上什么英语,也不喜欢英语,就留在厂里做工,后来,姐姐,姐夫单位回迁,要迁回西安,自己一人又不想留在沈阳,就说,自己也想回西安,那时候的工人身份非常难得,要想走,那也得一定条件才行,打听到除非生了病上不了班,才能让放你回家疗养,后来就在医院找人开了证明,说是自己有肺结核,传染病,必须回家疗养,隔离(这病是她初中同学体检出来的,算是让她顶替了),刚好也随了她回西安的想法,这就顺理成章的和姐姐,姐夫回西安;

迟到的大学生活

    回到西安,奶奶的姐夫又在西安的一个工厂给她找了了会计的活(当时有人说她数学比较好),但是奶奶呢,觉得自己心不细,不适合这工作,给厂长说自己不适合,就想当一名普通工人,最后就给她转为普通工人,接着有次偶然的机会厂里要给员工培训,既要学一些文化课,又有一些专业技能,相当于上中专,学校是国家出钱办的,不用花费什么,还管吃住,为期3年,奶奶当时参加了这个学习班,不想这正是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至1961),全国上下都少吃,当时奶奶在学习班里,人家给管饭,女同学就吃得少,奶奶就把省下的馒头晒干,等到周末带回家,家里人拿到之后泡点开水,还能吃一顿,但这好景也不长,三年困难时期相当严重,本来是三年的学制,学校办了两年后办不下去了,她因此中专证也没拿下来,那个时候就觉得学个习怎么就这么难,非常羡慕能上大学的人,觉得自己这辈子也是没有机会上大学了;
    后来就在厂里干活,也和现在的爷爷(她口中的老头子)相识,结婚,直到她28岁的时候,文革开始4年,也就是1970年,那时候有工农兵大学生,听奶奶讲,就是工厂里有上大学的名额,提供的是四川大学,天津大学,还有北航,看谁有学习的想法,底子还不算差的,就可以报名,然后大家投票选出3个名额;她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也是三个名额之一,的确让她感到很意外,当时她只想去北京,就给当时负责的人说,成都那边气候太湿,我不想去,天津那边又太冷,我身体不好,受不住,就想去北京(其实当时爷爷还不知道有这事,她也就这么一说,要是领导不同意,不去就不去了,省的还要跟老头子解释),没想到最后领导竟然同意了,后来给老头子说“自己羡慕上大学的人,觉得这是自己的运气,自己想去”,老头子非常同意,就这样,28岁,去上大学(让她自己也没想到是,:就是这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她几乎过上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70年代的大学生活

    由此我也开始了解了70年代大学生的生活。当时能上大学的普通人家的孩子基本没有,大都是政府机关子弟,北航当时的学生也大都是北京市内的,奶奶她们班30人左右,只有她一人住校,其他人都是北京市内的,周内还好,周末大家都回家了,所以周末没同学的时候,奶奶都去逛街,有时陪男同学一起去,有些同学想给家里买点东西,又不会挑选,就请奶奶去帮着挑选,还有学溜冰(溜冰我觉得还是挺难的,那个鞋底下是圆边刀口型的),奶奶当时跟着学长去学溜冰,冬季几乎每周末都去。
    奶奶还告诉我,她当时在沈阳上初中时是学校体操队的,老师教的动作单杠,双杠上的一些翻滚都可以做,而且还做得是队里面比较好的那种,所以从小就平衡性,体质什么的都不错,在后来学溜冰学的比较快,滑得不错;有一次,她们组织班组织溜冰玩耍,当时班长是个男生,必须参加,不过班长不会滑冰(听到这我就觉得肯定有阴谋),她们一行人来到颐和园里面的昆明湖上,冬天湖面结冰冻得很结实,索性就在湖面上玩了个开,最后她们把班长带到湖中央,给他穿上冰鞋,然后大家四散滑走,在湖边看着班长就一下一下的从湖心摔倒湖边上来;奶奶讲到这里说“现在想起老还是那么好笑,当时我们就那么坏,哈哈”,奶奶笑的时候还用手半掩下嘴,可是开心。
    大学期间的运动会。当时运动会几年都没有举办了,突然她们这一届开始要举办运动会,学校的学生并不多,她觉得自己体质还不错,还练过体操,就报了项目,女子100米跨栏,学校的运动会运动员不够,还邀请附近大学和体育学院的来一起参赛,就这样一组12名女子百米跨栏,其中还有体育生,奶奶竟然跑了第四。这也是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后来奶奶给老头子说了这事,老头子在西安给她写信,寄到北京她一看,老头子很生气,责备她都29岁了,还参加这么危险的项目,要知道当时其他正常上大学的学生也就20岁出头的样子,老头子在信中一面埋怨她参加项目都不知道跟自己商量一下,多危险,一面又担心自己的妻子,问着运动会上是否受伤了,最后又问道最近生活如何,嘘寒问暖。其实呢,寄信的时候老头子还生着气,等信寄到了,都两周以后了,老头子的气也早消了,那时候车,马,邮件都慢。


唯一的粉丝
唯一的粉丝
    在大学期间还有次远途跋涉的任务,也是在那次下乡文艺汇演,收获了唯一的粉丝。
    从北京一路行军到村里给村民文艺汇演,时值冬季,路上山路也不少,遇到下雪的地方,漫山的积雪让人看不清路,脚下的雪有时都到膝盖处,还有可能踩空掉下旁边的悬崖。
    在这个队伍中,奶奶还在前面领路,共有 4,5个人换着带头,行程40天,也就是在那段时间,由于奶奶走在前面,还是女生,受到风寒太大,以致后来回来后生病住院,留了轻微的后遗症。自那以后,在笑的时候嘴角两边不平衡,右边稍有点向下,当时出院后她并没有发现,也是后来大学毕业后,老头子和她相处,才发现的。
    奶奶说“想想当时的自己,思想还是很好的,做什么事要打头阵,哈哈,这下自己也受伤了”。说完又是自己标准的捂嘴一笑;她们晚上到了村子中,要给村民排节目,有人唱歌,有人快板,还有人拉手风琴,寒风不时吹进人的衣襟,可大伙都满腔热情。晚上睡觉时大家在村里的炕上,几人一挤也就不那么冷了;而且后来奶奶在这次行程中,还收获了自己一生中唯一的粉丝(奶奶说道这儿的时候又忍不住笑起来),那次是奶奶在一个村子里表演的唱歌,不过奶奶说自己唱歌根本不好听,几句都不在调上,当时村里有个男小伙,说她唱歌的声音音色特别正,就喜欢听她唱,第二天她们要走下一个村子,那小伙还跟着她们走,连走了好几个村子才回去,就为听她唱歌,奶奶讲到这儿已经笑合不拢嘴了,重复道“自己收获了一名粉丝,笑死了,你是不是听着还觉得挺时髦的,哈哈”。我被奶奶这段故事也是惹得笑了出来,那时候纯纯的欣赏,喜欢,还能追出好几个村子,就为听她唱歌,也是让人觉得羡慕憧憬。


时代之殇
时代之殇
    在文革时期,老师,教授都被人称为臭老九,没有多少地位,那时候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才是根红苗正,像奶奶这样的以工人身份去上大学的,大学里的老师对他们都非常尊重,叫他们:刘师傅,孙师傅之类的,非常客气;一个班30人,给配了6个老师,管生活,管学习,每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老师们在讲台上给他们讲课,讲完还要陪着她们上晚自习,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问,接在还要跟到宿舍里去,在宿舍给她们辅导,到了11点半,老师还不愿意走,她们都是请老师走,说白了就是撵,要熄灯了,还要睡觉呢,想起那一段期末复习的岁月,奶奶也是感叹,那时候老师多好啊,现在哪有那么负责的老师呢,我们当时却对老师一般,有些同学还觉得这是应该的,后来期末考试,都是闭卷,一个教室里5,6个老师监考,根本也做不了弊,不过奶奶却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想来底子也不怎么好,但就是在老师期末前一两个月的重抓之下,考的成绩还不错,都在80分左右的样子(满分100)。
    后来有位女老师挨批斗了,每天晚上要有人看管她,人手不够,学校当时找到她,就说,你家不在北京,又在学校住宿,你去看管那个女老师吧,还方便些。可是当时奶奶并不想去,也不想惹事,就借口推辞了,后来去看管的是两位男同学,每天晚上对那个女老师恶语相加,奶奶说,后来她知道这事之后,非常后悔,早知道其他人是这么看管的,她就去陪着女老师了,毕竟和那个女老师还挺熟的,那文艺汇演的40天拉练里,她就和这位女老师晚上一起睡,到后来却不能为老师做些事,也是感到很惭愧,遗憾。到后来直至自己毕业也没见过那个女老师,大概最后也被折磨死了。
    毕业之后,奶奶被分到西安航空航天研究所,开始做研究;当时研究所的所长,人特别好,所长的工资高,还有奖金,他把自己的奖金捐了出去,用自己工资给研究所添设备,平常到基层视察,看见有人做错的东西,就上去给人家讲清要求是什么,遇见许多人不懂知识原理的,还给大家开个小班,小会,给大家讲原理,讲构造。听奶奶说,这所长是国外回来的博士,专业知识方面特别厉害,而且人还很随和,给你讲课的时候讲着笑话般的就给你讲完了,人们都特别爱听,具备十足的幽默感,关键是那个所长,人长得还非常帅,那个鼻子,眼神有点像外国人,和唱歌的费翔还有几分相似呢;
    可是好景不长,这位所长也被挨批斗了,在冬天里,被绑着跪在地上,胸前挂个大牌子,我是反动派之类的批斗词,一排人跪在地上,面对着无数“热血”青年的围攻谩骂,有人开始从背后用脚踹他们,他们被绑着摔倒地上,所长那时候年龄稍大些,60岁左右,被用脚踹到在地上,头磕在一个凸起的石头上,一晕不起,后来送到医院,还是没抢救过来,就这么走了......


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
    后来奶奶讲到自己单位考工程师证书,那时候还不像现在工程师证这么难考,而且不用考英语,奶奶说“这辈子,最不想学的就是英语,还好不考英语”,最终考试无压力了通过;过了两年,又要考高级工程师证,可这次是得考英语了,没办法,就硬着头皮学呗,硬是从26个英文字母学起,足足准备了两年,当时全陕西省的工农兵大学生考高级工程师就过了3个人,2男一女,奶奶就是那位女高级工程师。
    那个时候正规上大学的(有高考考上去的,有机关子弟去的),有人传言工农兵大学生在大学考试很轻松,考试都是开卷,奶奶听到这,只是笑笑唉,还开卷呢,我咋不知道呢,我们考试还那么严”。
    后来在单位奶奶就拿着最高的工资,55岁退休后,在家休息了两年,又被返聘回去,接着做课题,之前做课题都是用笔画图,这次出山后,人家都改电脑作图了,没办吧,又开始学呗,那时候奶奶一天在电脑前作图10来个小时,有时项目紧,加班加点,最后看电脑看的眼睛近视,配上了眼镜,加班严重的时候,电脑看多了都吐了,吐完在接着做,后来奶奶60多岁时身体实在吃不消,正式退休在家


退休生活
退休生活
    奶奶说“退休后主要休养身体,和老头子出去旅旅游,走一走,中国的山基本上让她和老头子都爬遍了”。后来在山东乳山(属于威海)买了套房子,夏天的时候去乳山呆着,冬季北方有暖气了回西安。
    2014年开始每年去英国女儿那待一段时间,看看自己的孙女,和外国女婿聊聊,奶奶说“他们说话用英文,我俩听不懂,只会中文,虽然我学了一辈子英语,还是不会说,只能看,哑巴英语,就和女儿,孙女交流的多,不过女婿也不错,特别有礼貌,每天在楼下在楼梯口等我俩吃早饭,还问早安,有天我给女婿说了good morning,女婿都惊呆了”。
    奶奶手工活特别好,年轻时每逢单位手工作品展,奶奶都是一等奖,开始我竟不敢相信,后来到第二天早上时,奶奶看见对面年轻夫妇女人的包和自己的好像,就问这包多钱,哪买的,女人在包包上总有共同话题;奶奶说起她的包,是在英国买的,本来要20英镑,奶奶先自己去看了,虽然看上了,但一个人不敢买,当时有3个,再过两天和女儿出来时这包就剩一个了,而且这包没有背带,人家打折出售,6英镑,折合人民币也就60,价格还不错,就果断买了,为了给这包配个背带,母女两人又去商场转,找到那种腰带,黑色皮制条状的那种,买了三根腰带,正赶上打折1英镑搞定,奶奶回来后自己给编制了条背带出来,那条背带每隔一小段,还用银色的金属圈给箍一下,看起来非常时尚,奶奶还热情的把包打开,在包正面上,有一个纽扣(银灰色的)在正中央,纽扣上和另一头用线缠着,这是防盗的,纽扣和这防盗措施都是奶奶自己做的,再翻到里层,说里面这个夹层也是自己做的,哎呦,当时给我们周围一圈人给看呆了,老奶奶这可不得了,手艺是真好,奶奶说完还自豪的说“身上这薄衫也是自己做的”,我瞬间都惊呆的看着奶奶自豪的样子。
    奶奶还说自己的老头啊,人特别好,在单位上管人事分配,有人要走,有人要来,都归他管,放在现在来说,这工作油头可大了,可老头不一样,有人给送礼绝对不要,你要来可以,符合条件的你只管来,你要走也可以,完全不拦着;老头说,这人家想来,是人家想学这些东西,咱不能拦着去卡无所谓的条件,人家想走,说明人家对这不敢兴趣,又何必死死拉着人家不让走呢!有人为进单位,给老头送礼,老头不要,过年时有给送肉,送肉就送肉吧,老头还是不要,说家里就我俩人,也吃不了这么多,放坏了,硬硬给人又送了回去。奶奶说,那个时候的领导还都挺好,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多贪污受贿的……
   
   奶奶这次回西安是临时回来的,从英国飞到香港,在香港转机到西安,奶奶的姐夫病危,想赶回来见最后一面,结果也还是没见成,在香港转机的时候姐夫就走了,回来参加了葬礼,奶奶说今年过年的时候还看黄历,说是自己这个生肖今年会戴孝,还纳闷自己怎么会戴孝,内心是怕自己的老头走了,现在想想这孝原来是姐夫的事,奶奶本来是不相信这老黄历的,那年翻看黄历说家里有人要移居,结果那年,果不其然,女儿定居英国了,自那以后,每年总要看看黄历,权当是个心安吧。
    奶奶最后还给我说,工作不要太把自己劳累,能偷懒就偷个懒,别把身体搞坏了,人这一生,身体重要啊,再就是,和人相处,一定要善良对待,多做善事,你的运气也不会差的。
最后,我们笑着和爷爷奶奶告别,对我来说,也特别感谢奶奶车上跟我聊了这么多,让我似乎经历一遍奶奶的人生;
    现在已经3年过去了,工作之中总有不顺,回头再想奶奶的人生,也总能汲取些能量,活到老,学到老,最后希望爷爷奶奶的身体依旧安康,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简介】:梅梅 | 坐标北京,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一个喜欢做饭热爱代码的程序员
   

本期推荐阅读:
阅读文章《
在人间 | 寒秋立,愿有人问你粥可温》
往期精彩
     新疆:一次美丽的西域之行在周至|我与猕猴桃之恋在深圳丨雨天用来写诗我来南昌,只为见你一面29岁,我主持了自己的婚礼。
在地球: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在地球 | 道恩·强森:坚守信念,你不是一个人
                                                                                                我知道你在看哟
文字:梅梅
排版:犀牛
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您的灵魂树洞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