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哪吒魔丸附身、怪力难控吧
那为什么对于踢毽子
这种需要身体精确控制的事可以做得这么好
明明心中渴望着额头上的那个“爱”字
外表却显得冷酷、暴力、满不在乎
——这些是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
如何做呢?
解释、探讨、固定的陪伴时间、学习
先来讨论三个问题:
Q1:哪吒的父母是好父母吗?
是的。比如爸爸以命换命、承受天雷。妈妈一句话就软化了刚出生的小哪吒的戾气以及陪他踢毽子什么的。
Q2:他们是否还有改进的空间呢?
还是存在的。老话说得好:“养不教,父之过。”吒爸教(第四声)了吗?至少电影里没看到。吒妈呢?似乎也没有。电影中呈现的是一个奔波于“帮娃攒功德分”和“陪娃踢毽子”的疲惫母亲。现实生活中,身陷这样两难处境的父母也不在少数。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他们不得不缺席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
Q3:如果“教”,如何做?
a)解释自始至终,哪吒都没得到意识和言语层面的解释,比如为什么家丁不跟他玩,为什么乡亲不喜欢他……因而导致了许多不解、委曲、愤怒等负面情绪。你说哪吒魔丸附身、怪力难控吧,那为什么对于踢毽子这种需要身体精确控制的事可以做得这么好?他自己踢时是很轻巧的,只是传给妈妈时破坏力比较大。而在和隔壁阿丙玩时,连传给对方也没用蛮力不是? 所以他误伤妈妈和家丁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认知和情绪控制的问题——要么不知道用力过大会伤到别人,要么玩high了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要通过解释帮助哪吒看到因果关系。如果哪吒学习并掌握了与家丁们愉快玩耍的正确打开方式,那对父母、哪吒、家丁来说都是好事不是? 因为家里没人玩,于是哪吒就逃出去玩。外面村民过于激动的反应其实强化了哪吒的行为模式。家里一潭死水,外面鸡飞狗跳,换你,你会选择哪里玩?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家长对于孩子某些行为反应过度或戏剧化,反而会强化孩子持续以这样的方式来逗家长。最好的回应方式是平静地告诉他们,这样不好玩。
解释还包括尽可能以他能听懂的方式,让哪吒了解自己身上的魔丸属性。所谓“听得懂的方式”就像对两三岁孩子做最初步的性教育一样。 别人都知道而只把当事人蒙在鼓里,看似为了保护当事人,但带来认知上的重大不解。于是孩子就只好自已来解释为他们都讨厌我,以及为什么我是被嫌弃的、没价值的。类似的还有火影中的鸣人和另一个黑眼圈——我爱罗。我爱罗和哪吒有点像,明明心中渴望着额头上的那个“爱”字,外表却显得冷酷、暴力、满不在乎——这些是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 隐瞒真相为哪吒后来的暴走埋下伏笔。不但一下子知道真相的冲击过于强烈,而且印证了哪吒之前所有的猜想:为什么你们都躲着我?因为你们不爱我。为什么不爱我?因为我是魔丸附身。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最后当他得知父母还是爱自己、甚至愿意为自己舍命时,戾气一下子就释然了。 哪吒之前的吊儿郎当是一种常见的情感反应,即无论我多努力都得不到我想要的(爱、认可、陪伴……),那我就索性自暴自弃算了。你们不是说我是魔、是坏孩子吗?我就是了,你们满意了吧?你们又把我怎么样?这一切都源于误解。
b)探讨哪吒三岁了,已经进入第一叛逆期,肯定不像之前那么“听话”和好糊弄了。而一定的心智发展水平也为探讨提供了基础。如何探讨呢?比如和他聊是不是很想跟家丁玩呀?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不想跟你玩呢?证据有哪些呢?基于这些事实,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你和他们直接说过想和他们玩吗?你准备怎么说?除了这样,还有其他办法吗?你自己又准备做哪些改变等等。这些讨论在帮助哪吒发展体会别人情感和感觉、换位思考、发散思维、逻辑思维等多项能力。 c)固定的陪伴时间当然,哪吒爸妈都很忙嘛。“忙”会给孩子带来一种不确定感。比如吒妈踢毽子那次,明明说好陪他玩的,结果哪吒还在兴头上就又走了。开始哪吒用满不在乎保护自己的内心——不指望就不失望。好不容易相信妈妈了,结果又一次失望。一再经历失望必然带来习得性无助:你们都是不可靠、不能信任的。因此,一种确定感就非常重要。比如每天睡前固定一个讲故事的时间。那对哪吒来说就有了盼头。一天里无论发生什么高兴、难过、生气的事都有个确定的倾诉和得到安慰的时间。这个时候就要放下慈母手中线、专心地倾听和凝视孩子,感受他们可能不利索的表达和欲言又止背后的情感。
d)学习完全的包容和接纳、尽可能地满足,是有利于婴儿在第一年建立安全感的。但随着孩子的长大,也需要建立规则感、也需要让他经历挫折。这时候再创造一个“江山社稷图”一样的幻境,就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了。所以多少了解点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点发展心理学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声明: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
END
长按添加客服微信了解更多
juneshop06
时髦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