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在读史中获得教史的体悟(1)
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
(注:因微信编辑的字数限制,作者名称最多八个字,特此说明)
编者按:“阅读经典书籍、举行读书报告会”是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的特色实训活动,在基地主持人、上海市特级教师周靖老师的组织下,读书、读经典成为每期基地学员的必修功课。2019年6月26日,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市历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上海市高中历史学科德育实训基地联合《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虹口区历史学科培训基地以及青浦区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举办了主题为“读史与教史”的读书会。此次读本选择了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读书会指导思想拟为:“体悟先生‘为学术而努力,为教育而尽瘁’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吕思勉研究专家张耕华为本次读书会勘选阅读点,建构阅读逻辑框架,开列“如何评价帝王作为”“如何解释典章制度”“如何讲授生计经制”“如何看待学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如何认识王朝治理的得失”“如何阐释王朝盛衰的缘由”“如何叙述近代社会的变迁”7个板块,形成“读史”的基本谱系。市基地和联办工作室学员先期选取阅读点,而后立足教学,查阅资料,撰写感悟。本刊以研讨“读史与教史的关系”为主题,按照上述板块顺序,撷取文章数篇或截取议论数段,分期刊出。
关于本活动的现场报道图
(图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官网)
一、如何评价帝王作为
◆问题:为何吕先生对汉武帝的内政外交多有批评?于此,教科书是否也有体现?吕先生的意见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参考借鉴?
上海市控江中学顾炜老师以《汉武帝的历史面孔:从吕著到教科书》为题,讲述了他的阅读比较与教学思路。
史家的不同立场和治史目的如何影响对帝王的评价,是颇有意思的问题。综合《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对汉武帝的不同描述与解读,汉武帝呈现“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的形象。那么,吕思勉著作中的汉武帝又是一副怎样的历史面孔呢?
(一)吕著及教科书对汉武帝评价的关联
吕著对汉武帝内政外交的评价以批评为主。大体说来,吕先生笔下的汉武帝有“多宗罪”,教科书也沿用了吕著的一些说法。以下略举数端。
1.改变汉初政务分治传统
原文:“纷纷任用什么尚书、中书、侍中做宰相,把九卿的职权,也夺归六部……政治上正式的机关,其权恒日削,而皇帝的秘书和清客一类的人,其权恒日张。”
教科书:从裁抑相权、设置内朝、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等角度阐述汉武帝加强集权的措施。政制转向集权。
2.崇儒专做表面文章
原文:“汉武帝的尊儒术,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他对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社会贫富分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的建议,均未采纳……对于庠序,亦未能注意,即因其专做表面上的事情之故。”
教科书:直接引用了吕著原文的表述。
3.搜括民力,奢靡浪费
原文:“其余急不暇择的筹款方法,如算缗钱、舟车,令民生子三岁即出口钱,及令民入羊为官、入谷补官等,更不必说了。”“搜刮了许多钱来,做些什么呢?除对外的武功,有一部分可算是替国家开拓疆土、防御外患外,其余如封禅、巡幸、信用方士、大营宫室等,可以说全部是浪费。”
教科书:引用了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以及司马光的评述。
4.穷兵黩武,用兵无能
原文:“汉武帝的用兵是很不得法的,他不用功臣宿将,而专用霍去病、卫青等椒房之亲。纪律既不严明,对于军需、又不爱惜,以致士卒伤亡很多,物质亦极浪费。”认为“实当时中国国力,与四夷相去悬绝,有以致之”。
教科书:“汉武帝在位期间,连年战争,大兴土木,致使汉兴以来数十年积蓄的财富消耗殆尽,激起了多起农民起义。”
(二)吕先生为何批评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究其缘由,有三:一是立场与史观:吕先生早年受梁启超新史学影响,中年则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其著作和大量时评文章,多站位于民众立场发表议论,故对汉武帝的好大喜功、忽视民生、牺牲民力的做法多有批评。二是时代与个人:吕先生出生于近代乱世,生逢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亲历内乱国难;幼时家境中落,抗战时期生计更为艰难;一生以教学著述为业,属于典型的“士”阶层。这样的时代际遇、人生经历以及社会地位,使吕先生直面民生疾苦,了解社会底层诉求,因而具有推动社会进步之责任心。由此,以民生标准衡量帝王作为,以监督和自治衡量政治设计,对汉武帝的评价自然不高。三是视野与方法:吕先生解释历史有两大特点,即从实情和政治流变角度来解释历史,从域外新学来解释本土旧典,故其著述能突破传统史学对帝王的评价,形成新观点。
(三)关于课堂教学采鉴吕氏观点的两点想法
1.在比较中采鉴,以拓宽思考维度。
仅仅参照一家之言不足以说明问题,教学中可以一一呈现司马迁、班固、司马光、吕思勉、钱穆等史家对汉武帝的评价,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史家评判帝王之迥异,洞悉背后的原因,思考史学的思想与价值,如此,更显其意义。
2.在质疑中辨析,以锻炼辩证思维。
吕先生对汉武帝的评价是否客观?譬如,吕先生说汉武帝在对匈奴战争上表现无能,又说功臣宿将的军事能力盖过卫青、霍去病。这是既有分歧的问题,也是十分有趣的话题,可以引导学生质疑史家观点,发表独立见解,这比纯粹由老师下结论更有意义。
◆问题:以宋武帝、陈武帝为例,提炼吕著关于乱世帝王的评价。相较于当今的评价观,吕思勉的帝王评价观可否运用于时下的历史教学?谈谈你的理解。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俞仙芳老师以《读吕先生笔下的乱世帝王而感》为题,陈述了她的思考与教学运用。
陈武帝陈霸先,南朝陈朝开国皇帝,曾平定侯景之乱,击败北齐进攻,最后代梁建陈。梁太祖朱温,五代梁朝开国皇帝,镇压黄巢起义,代唐建梁,而后鼓励农耕。吕先生对这两位乱世帝王颇多赞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史学观念。
一是高于私德的帝王评价。吕先生在《论度量:论宋武帝与陈武帝》一文中写道:“他(指陈武帝)所以能成此大功,与其说是战略、战术的卓绝,还不如说是由于他有过人的度量。因此之故,在他手下,就决无所谓派系。只有本来和他敌对,而后来归附于他的人,绝没有本和他在一起,而分裂出去的人。”将陈武帝视为度量大的帝王典型,即胸襟宽大、容纳异己,认为帝王成就大小取决于其度量大小。可见,吕先生品评人物也非排斥道德判断,但又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忠义孝廉等私德范畴,而是基于历史发展的大格局去体察历史人物的心境。
二是基于民众的帝王评价。“当大局阽危之际,只要能保护国家、抵御外族、拯救人民的,就是有功的政治家。当一个政治家要尽他为国为民的责任,而前代的皇室成为其障碍物时,岂能守小信而忘大义?在唐、五代之际,梁太祖确是能定乱和恤民的,而历来论者,多视为罪大恶极,甚有反偏袒后唐的,那就未免不知民族的大义了”。这一评价突破了传统史学多以儒家伦理纲常品评人物的固有框架,强调朱温在唐末乱世之际平定乱局、抚恤民众的贡献。吕先生基于民众而非王朝的立场审视帝王,将民众视为历史发展的主体。
吕先生笔下的乱世帝王为我们塑造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考。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遇见怎样的“人”?丰功伟业的帝王通常占据教科书的主要篇幅,对陈武帝等多止于“谋权篡位、荒诞无能、倒行逆施”的脸谱化描述。而吕先生从历史的尘埃中找回这类人,并给予与众不同的认识,读来令人概叹:原来乱世帝王也有多面相。中学课堂上适度引入吕先生笔下的乱世帝王,能起到打破学生思维定式,在认知冲突中触发学生多元思维的作用。因此,乱世帝王也是能走进课堂、让学生遇见的“人”。
如何认识历史中的“人”以涵养学生的情感?教学课堂常定格于南朝亡国之君陈后主的“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然而,南北对峙的格局中,南朝君王们是否怀揣统一中华的梦想?面对复杂的内外局势,陈武帝在个人权势与家国利益之间如何抉择?中学课堂要刻画历史进程中鲜活的“人”,体察“人”与环境的冲突碰撞,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激荡。历史教育如果实现了教师、学生与历史人物三者精神的契合,那么,文化就能得以传递,情感就能得以涵养。
吕先生引领我们去认识历史中鲜活的“人”,而先生本人也是历史教学中应该了解的那位鲜活的“人”。作为梁启超新史学的后继者,吕先生的帝王评价融入了怎样的时代意识?与传统史学有何不同?
通过解答这些问题,学生认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史学观念,即使持类同史观的史家,也会因所处时代的不同、治学方法的不同而产生不同历史认知或评价。
二、如何解释典章制度
◆问题:论述后汉“民兵制度”破坏的原因及其给后世带来的影响。有无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此加以说明?请设计一种简明的教学思路。
青浦区东湖中学许丹怡老师在《后汉兵制之变对王朝兴衰的影响》的演讲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简要清晰的阐释。
战国时期的全民皆兵制在秦汉之际逐渐破坏了。究其原因,吕先生谈到:“天下统一后,不但用不着全体皆兵,甚至觉得其过剩。”显然,天下一统是民兵制度破坏的大背景,此为其一。其二,东汉初年,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遭到极大的破坏,知晓民心的刘秀采取“柔道”治理天下。其中,兵制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建武六年,罢郡国都尉官”。并其职于太守或国相;“七年,罢郡国轻车、骑士、材官、楼船”等,自此各郡国遂无所谓兵备了,加剧了民兵制度的瓦解。这场兵制改革在经济上减轻了人民的军赋负担,解放了劳动生产力,节约了国家的经费开支,推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政治上,兵革即息,天下少事,安民政策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然而,一时的利害,有时与永久的利害是相反的。民兵制度的废除,以致边境或内地有事,中央不足以应付,只得临时征集,而征集来的士兵未经训练,战斗力很低,所以又只好转而募兵。由此,募兵制取代了秦汉以来的征兵制成为东汉最主要的兵役制度。在郡国,募集的屯兵代替了正卒;在边疆,征募弛刑徒或少数民族从事防守以代替戍卒。由此,造成经济上养兵费用消耗甚大;政治上导致士兵职业化,将兵之间统属关系的固化,为各级将领和地方长官豢养家兵、私兵开辟了空间。当乱事时起,地方擅权,中央不能驾驭,使得东汉迅速走向分裂割据。可见,东汉民兵制度的破坏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在关于东汉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说明民兵制度的破坏及其影响是有必要的。教科书对“东汉的兴衰”是这样诠释的:“光武帝削平群雄,把汉王朝从衰乱中挽救过来,重振国势。然而以豪强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地方势力日渐膨胀,最终演化为三国鼎立、南北长期对峙的分裂局面。”其中,“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南北对峙分裂局面的出现”的现象在吕先生的《秦汉史》中也有提及,“典午以降,异族之凭陵,武夫之跋扈,其原虽不一端,要不得谓之与民兵之废无关系也”。为我们在教学中探赜索隐,打通本单元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切入口。
由此,课堂教学以战国社会转型时期列国纷争、耕战并重的形势为导入,梳理兵制演变的线索,剖析东汉民兵制度破坏的原因,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光武帝采取“柔道”治国的动因所在。进而通过分析兵制改革的措施,见微知著理解东汉由中兴走向灭亡的原因。由此,既实现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勾勒历史发展轨迹的作用,又达成了多角度培育学生历史思维的目的。
注:
①本文来自《历史教学问题》2019年第5期
②因微信排版限制,注释删除,请参考原文
霜降
扫码关注我们
历史教学问题 公众号
推进史学研究创新
深化历史教育改革
培养公众历史意识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6—563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1—1016/G4
报刊代号: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