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作》读书会总结
10月24日中午12点半,我们在劝A302开展了《万物并作》专题读书会,新入社的社员也积极参与到读书会中来,针对本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马湘语:
本书的第一章,作者讲述了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它首先产生于古代,尽管对环境的研究并非主流,但人们还是注意到了环境对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其加以研究,这是环境史的雏形时期。近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的影响。环境史源于两个学派:法国年鉴学派与美国边疆史学派。前者关注长时段的研究以及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后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这两个学派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在这一章中,我对于作者所提到的“环境史是一门关注过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学科”有了深刻的体会:环境史,既可以是自然施加给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或灾难、流行病等不好的影响;同时,它也可以是人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的能力对自然施加影响、改造自然的过程。自然与人类相互作用,二者不可割离,少了任何一方面的理解都是片面、不准确的。
陈梦茹:
本书书名《万物并作》语出《道德经》意为世间万物的死生轮回,我在这里反复的看着。我感觉这个书名不仅契合环境史关注自然界的特点,而且还契合了中国对自然的传统观念,体现出中国自然史的传统。副标题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和展望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本周我领读的是第二章。作者在本章中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中国环境史的兴起。作者从古代经典中对自然的描述、古代学者对人的本性与环境关系的探讨、历史地理三个角度说明了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是有历史传统的。当时中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是寻求与自然的合作。然而,鸦片战争之后,在帝国主义入侵的背景下,国人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向自然开战”的想法出现。国人开采资源,希望凭借资源对抗帝国主义,建设经济和军事强国。但是自洋务运动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边疆建设对自然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禹贡学会成立。他们的目标是为国家疆域提供支持。他们给传统的历史地理注入了实证的思想。我注意到禹贡学会的目的中也有振兴民族精神。这与时代也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历史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但是“当代历史实际上总面向着当时代的需要。”本章重点介绍了拉铁摩尔,他探讨了气候变迁、地理和历史之间的关系,他关注的一些问题为也后来的历史学家所关注。
唐静:
唐静同学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了第三章的一个基本脉络。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本公众号首页发送“导图”查看。
邵琪:
第三章围绕两大关键问题即“如何界定研究区域的范围”和“如何把一个区域、一种尺度上的事件与其他区域内或尺度上的事件联系起来”展开。作者在本章开头用农民在地里耕种也许影响的只有他耕种的作物,但是他所呼出的二氧化碳和养的牲畜产生的甲烷会影响全球气候这一事例,点出环境史不应局限于国别史或者地方史,环境史学家要有放眼全球的意识,但是如何将不同的事件联系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关键性问题。针对如何界定研究区域的范围这一问题,作者列举了政治层级、军事层级和施坚雅根据运输费用多少而划分的经济层级,这三种层级的划分对于我们研究一定的区域都有一定的作用,又具有其局限性,政治层级可以通过关注官员报告和地方志来探究该地的历史轨迹,但是官员报告只局限于人口、税收、谷物生产等官员感兴趣的史料,地方志不利于观察流动性的事物,军事层级多于政治层级重合,而经济层级有时会产生和文化层级相矛盾之处,所以并不完全和中国的层级划分相吻合。针对“如何把一个区域、一种尺度上的事件与其他区域内或尺度上的事件联系起来”这一问题,作者驳斥了施坚雅关于全球化对清政府影响不大的观点,指出即使所占比重不大,外贸和移民文化交流依旧在深入地影响着中国的内陆,直接或间接地塑造着社会形态,并通过微史、荒政和边疆地区的终结这三个运用不同空间尺度分析的三个例子具体展现了如何将不同尺度上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运用商品史的概念分别从俄国与中国的毛皮贸易、中国的茶叶贸易、沿海捕鱼问题分析了中俄外交关系、中国商品在世界商品贸易中的古今关系、中日民族主义斗争。最后的尾声整理出中国汽车产业兴起,农田用来修路,粮产减少,粮食进口增加,世界粮价上升,对贫穷国家造成伤害的线索,让人对世界各种看似不相关实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事物有了具体的印象。阅读本章,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自然不会知道国家政府是什么,动物,植物,水和气候不会受人类政治体制界定的各项限制,环境史应该提供一种摆脱民族国家的视角”,我认为这句话是本章的精华所在,研究环境史,要学会探寻事物背后隐藏的因果关系,要有广博的目光 ,不能局限于一隅,方能将人与自然的微妙的联系探寻出来。
王子怡:
第四章大标题为环境与自然科学,提出了环境史是一门与地质学、水文学、古植物学、古气候学、考古学等相关的交叉学科,其中详细地介绍了改头换面的进化史,指出进化的过程包括人类努力控制自然进化的历史应该成为公众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史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问题:1.资源何时被耗竭并得以补充;2.保护公共利益的政治制度;3.人类对一个系统在自然危机中脆弱性的认知。下一个讲的是是修复力,它指的是测算一个系统应对干扰的能力,这种干扰对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干扰。适应周期则包括开发阶段(r)、保持阶段(k)、释放阶段(Ω)、重组阶段(α)四个阶段。之后用黄河的生态系统和人与黄河的关系的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其中提到了张玲利用文化地理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和爱德华·索哈按照生活空间,感知空间及构想空间来描述空间认识论的想法,构建了自然过程,政府决策和普通人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三元"模式,她完全利用环境史视角,娴熟地把水流、人类行为与社会生活联系到了一起。穆盛博采取完全不同的研究范式,依靠人类和自然的理论,以及能量流的观念,讨论引导这些能量的努力是如何制约军事策略和减灾行动的。大卫·佩兹则是从工程师视角入手。在另一个方面,米沃什和科拉科夫斯基则提醒我们官僚政府,群众团体和他们的思想捍卫者为了崇高的理想经常把他们与人类道德分隔开来。这些都提醒我们以下三点的重要性:“深入研究历史、同情和理解,在现代社会中认可研究我们所曾得到和失去的自然界的价值。”
10/24
A302
汇总:邵琪
编辑: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