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教育的模式,脱胎于欧洲工业革命时期,具有明显的可复制性、群体化知识学习的优点,为现代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为专项技能人才的批量复制与培养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近半个世纪,其副作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包括学校教育成绩无法与社会作用并行、知识量多少无法衡量人才优秀程度、学校教育忽视个体的特质培养等,甚至于很多人经过学校教育,形成了知识渊博,却只能成为先贤的复读机,缺乏自己深刻的思想认知与延伸发展。
由于学校教育模式遭受的质疑,在美国,接近三分之一中产以上家庭于国家教育阶段(5——18岁)为孩子选择了home school,以期待实现孩子的实践认知培养、个性化思想、良好品格发展,为孩子将来更好的学以致用、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围棋学习最幸运的方面之一,就是我们永远都不会看到一个孩子在学习围棋过程中变成了“书呆子”,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围棋是一项拒绝经验复制的游戏活动,模仿只会存在于特定的阶段。在围棋对局过程中,孩子所有的思想与计算都需要放在棋盘上接受对手检验并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无论教师如何填鸭式教学(假设有填鸭式教学的围棋教师,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孩子也会在棋力逐渐提升的过程中悄然摆脱固定模式的思维,依照自己计算和判断的结果做出越来越趋于合理的抉择。
其次,围棋棋局的关键之处(中盘)无法复制。一方面,这成为孩子学习围棋过程中一个障碍(无经验可以遵循);另一方面,也极大促进了孩子学以致用,自由思想的发展,彻底避免了孩子掉进知识陷阱的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孩子遇到的所有围棋教师,因为其独特的“围棋思维”存在,无论教学水平、风格思想存在多大差异,都会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意识,即每一手棋都是因为要解决问题才有价值。所有花哨的技巧、华丽的手段,如果不能解决局面(题型)存在的焦点问题,都只能被理解为“不合理”,围棋游戏是用手段和技巧解决问题才尊重“技巧”的思维项目,而不是单纯欣赏技巧堆积、重视美的感受的一件艺术品。
现代教育终极目标指向有两个分支:更好的融入社会与找寻幸福的能力。无论从哪个分支而言,单纯的知识量积累、经验式教学都已经不再为人们推崇。围棋项目的幸运之处、围棋小棋童的最大幸运之处,就在于孩子们永远不会遇到一个满嘴之乎者也的老学究,永远不会被要求背诵、记住,更永远不会遭受“必须这样做”的道德绑架。围棋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肥沃土壤,允许孩子们自由的思想萌芽、开花、壮大,并且能够为孩子们提供足够充足的养料,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