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京市被动房绿色建筑项目案例——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篇

北京市被动房绿色建筑项目案例——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篇

阅读量:3862342 2019-10-28


冰丝带
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篇
1
项目基本情况
     国家速滑馆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又名“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新建场馆。场馆位于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奥林匹克体育中轴线北端,北临国家网球中心。规划用地范围约20公顷,建筑面积约约9.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55米,场馆座席约12000席,场馆南北长约220米,东西宽约160米,地上4层,地下2层,项目总投资额约14.2亿元。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2
项目特点及亮点
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国家速滑馆设计新颖、造型独特,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施工技法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和突破。采用CO?跨临界制冷制冰系统,成为史上第一个使用天然质CO?作为制冷剂的速度滑冰场馆;198米长、124米宽的世界最大跨度正交双向单层马鞍形屋顶索网,使国家速滑馆钢结构工程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钢结构金奖”;22根“冰丝带”环绕天坛形曲面幕墙系统,展现了速度滑冰运动的速度与激情;智慧场馆建设将采用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最优质的观众体验、最精细的管理于一体的方案。
创新建设模式。采用PPP模式进行投资、建设与运营,汇集北京国资、首开股份、北京城建、北京住总以及华体集团等企业综合经验与优势。三是充分考虑赛后利用。冬奥会后,将在具备举办所有冬季冰上项目国际顶级赛事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利用,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实现更新和功能的快速转换。
3
具体介绍
 创世界体育场馆之最椭圆形的“冰丝带”之上,是一个双曲马鞍形的屋面。这个屋面是目前世界上的体育馆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长跨约200米,短跨约130米。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模拟了上千种不同的工况,获得受力最优、形态最美的双曲面结构,用钢量仅为传统钢屋面的约四分之一。
国家速滑馆屋面选用索网方案,主要是出于节能环保、节约材料的考量,符合绿色办奥的要求。这些钢索由工厂定制,现场进行装配式安装,更为简便。拼成完美“冰丝带”据北京建院建筑师郑方介绍,主场馆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的国家速滑馆,设计理念来自于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就像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所留下的一圈圈风驰电掣的轨迹。冰上画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丝带”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营造出轻盈飘逸的丝带效果。同时,丝带本身既是幕墙钢结构的重要部分,还能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3360块玻璃拼接出外观自由流畅的椭圆形曲面,而实际上,经过建筑师的几何逻辑优化,不论是向内的曲面还是向外的曲面,都采用了同一个曲率半径,曲面玻璃板块不超过50%。
亚洲最大冰面为了在赛后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更多地为民众提供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国家速滑馆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创下了亚洲之最。由于不同冰上运动要求的冰面温度不同,全冰面的设计也就意味着要能对每一块冰面实现单独控温,使整个场馆实现‘同时运行、不同使用’。为了减少观众散热对冰面的影响,国家速滑馆的设计对气流组织进行了精心排布,让观众席和冰面的温度、湿度分区,观众在舒适温度中享受比赛的同时,比赛场地的冰面温度却能根据冬奥会比赛的要求进行精确控制,为运动员创造最佳成绩提供场地保障。据北京建院设计师李丹介绍,大道速滑的冰面温度可调范围为-6~-10.5℃,合理设计制冰系统和冰面下管道排布,冰场的室内设计温度控制在15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40%左右,保证冰面温度适宜、硬度均匀;制冰和浇冰所用的水采用两级反渗透加连续电除盐工艺,获得纯净的水进一步提高冰面的硬度。
绿色环保的智能场馆梦幻的造型之下,国家速滑馆还是一座绿色环保的智慧场馆,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场馆中引入了全新的“BIM运维系统”和“定位导航系统”,就像是给速滑馆配备了一颗精于计算的“大脑”。除此以外,国家速滑馆在设计上还融入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场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突出优点为年节省180万度电。同时利用无处不在的空气能,为3000平米场馆管理用房供暖,由此每年可实现160吨二氧化碳的减排。

北京零能昊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