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记英国知名杂志《柳叶刀·精神病学》发表了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团队主导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结果显示,在精神障碍中,焦虑障碍患病率最高,为4.98%。
挣扎着!人人在焦虑的漩涡中心
去年初,一篇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写出了中年人面对生活的责任、压力与无奈,因其经历能触动很多人的共情,大量中年人跟帖留言,倾诉中年的不易与焦虑。这是中年人对健康、对人生下半场的焦虑。
时隔一年,一篇从买车厘子拿来“炫富”《实现车厘子自由》的热门网文,让九零后这个年轻的群体期待实现“财务自由”,所带来的焦虑,甚至还将焦虑的情绪从菜市场开始蔓延,衍生出“香椿自由”等一系列的话题。这是年轻人对事业,对财富自由的焦虑。
而不久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指出有22.02%的老年人有焦虑症状。这是老年人对死亡,对暮年迫近的焦虑。
焦虑,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中招”!
上幼儿园有“分离焦虑”、上学有“教育焦虑”、上班有“职场焦虑”、退休有“六十焦虑”……从牙牙学语的孩童到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仿佛身处在焦虑的漩涡中心。每天都能听到不少人感叹生活节奏太快,压力不断倍增,焦虑迷茫是他们的口头禅,口口相传,焦虑似乎成了心灵的雾霾,人们讨厌它,远离它,却又像空气一样时时离不开它。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的诸多苦难,每个人都要面对,我们怎样应对才不会被焦虑所左右?
别紧张!焦虑并非是洪水猛兽
其实焦虑并非洪水猛兽。此次发表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研究的主导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教授认为,焦虑是一种最基本的情绪反应,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是人们出自本能的表现。
适当的焦虑是一种自我警醒。如果没有焦虑,当危险或机遇来临,我们还是懵懂不知,可能会带来麻烦或错失良机。“比如在起跑线上,当发令枪响起前,你一定会紧张焦虑,全神贯注,不然还是轻松自如,满不在意,发令枪一响,别人就先跑出去了。”高考前、面试时、接手重大项目等人生的关键时刻,保持适度的焦虑,能够让头脑更加清醒,激发身体的潜能,是有利的。
而年轻人面对高额房价、就业艰难、催婚困惑等现实的生活,难免会产生失落不满的情绪,发发牢骚,在适度的范围内焦虑一把,也是能够理解的。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焦虑过了头,影响到日常生活,身心健康,自我调整不管用,扛不住了,就必须要找专业人员干预了。需要注意的是,焦虑障碍并不仅仅是遇事焦躁不安、情绪紧张激动。按照精神科的分类,它包括九个分类,如强迫症、创伤应激障碍、社交恐惧等,还会有躯体的症状,而一些焦虑的患者仅仅当成身体不适去综合医院就诊,这也是大家对焦虑认识不足。
静下来!和焦虑签份“和平协议”
身处按下“快捷键”的社会,在赚钱、升职、机遇、挑战面前,保持淡泊从容,并不是人人能够做到,如何尽快化解焦虑情绪?
不要和焦虑硬碰硬。黄教授建议,先要意识到焦虑并不可怕,学会和焦虑和平共存。面临焦虑时,找个合适的对象倾诉,他(她)要能够认真耐心的听你吐苦水;或是转移目标,有条件的不妨休个假,换个环境,不能休假就抽点时间去公园走走,看看风景;读一些情绪管理的书籍,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职场焦虑,不妨学会放下,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人民日报在《“心病”还得用心治》一文中指出,应该说没有哪一个职业是轻松的,环境不同,解决办法也需要因行业制宜。但无论如何,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多的人文关怀、更科学的激励机制,或许是呵护心理健康的重要一步。
记住,不要被焦虑牵着鼻子走,不要无意中成为焦虑的传播者。
作家毛姆在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写道: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爱的环境里,淡薄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面对焦虑
让我们静下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吧
往期心理健康回顾肥西县开展2019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中国忧郁症患者已经超过一亿,图解告诉你该怎么做了解人际交往的角色心态,学做受欢迎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买房,怎样消除焦虑?
测测你的健康指数!
荐读:四十岁看人生
编辑:李振华
责编:刘 丰
审核:汪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