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
眼中
古筝和古琴都属于古乐器
分不清什么是古筝什么是古琴
常常将这两种混为一谈
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乐器
现在我们可以谈一谈两种乐器的不同
?
两者音色不同
古筝音色轻巧灵动,给人以欢快明亮之感;古琴音色婉转悠长,旋律清微淡远,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
两者音域不同
古琴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达四个八度加一个大二度,并且可以弹奏出众多泛音和按音,表现力极强,所说的“琴棋书画"中的琴即是指古琴。而古筝则通过移动弦马调整,可以弹奏不同的音高,音域四个八度加一个小三度,且音量比古琴大,弹奏古色古韵的乐曲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实际弹奏时,同时可以拨动两根琴弦作和音弹奏。而古筝则主要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拨弦,左手控制弦的张力。
关于琴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早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可见中华古琴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琴的起源
古籍记载琴的创制与中华文明之初的帝王有关,《琴操》载:“伏羲作琴。” 《琴当序》中记载:“伏羲之琴,一弦,长七尺二寸。” 《礼记》记载“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汉代桓谭《新论》中记载:“神农之琴,以纯丝做弦,刻桐木为琴。至五帝时,始改为八尺六寸。虞舜改为五弦,文王武王改为七弦。”
关于琴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等典籍,周朝时,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也盛兴于民间,《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诗经·小雅·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诗经·鄘风·定之方中》:“椅桐梓漆,爰伐琴桑”;《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说明古琴至少在周朝,便是一件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爱的乐器,在古代人们的认知度是相当广泛的。
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的古琴,为2016年在湖北枣阳郭家庙,出土的周朝曾国春秋早期的琴,距今2700年左右,将我国有实物佐证的琴史提前约300年 。
中国古琴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世上的声响有五音。传说炎帝在沁源景凤羊头山下“黍定黄钟”,发现了音乐,炎帝神农氏又“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
琴的发展
先秦:西周时的钟仪是现存记载中最早的一位专业琴人。在《诗经》等文学作品中也有大量关于琴的记载,战国时期随着音乐的发展,琴乐也得到了很大地发展和普及,从而涌现了大量的琴人,如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精典千古传诵。琴作为主要的乐器,被赋予礼制修心养性的功能和审美,所谓“君子之近琴瑟,此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和“士不故不撤琴瑟”。
共8张
古琴样式
儒学创始人孔子对琴十分推崇,能弹琴唱诗经三百首,还曾向师襄学琴,成为后世士人典范。后世有《孔子读易》和《泣颜回》两琴曲。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师旷、列子、伯牙、雍门周、孔子等。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两汉:琴的型制于东汉晚期确定。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七弦琴结构简单,音箱较小,共鸣声小,尾部为实木,面板无徽位。东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注,原书已佚,经后人辑录成书,还作有琴曲5首,合称“蔡氏五弄”;又传他曾用灶余焦木制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传为蔡邕女儿蔡琰作,实则《大胡笳》和《小胡笳》皆为唐人借题所作。 此外还有刘向所著《说苑·琴录》,扬雄所著《琴清英》。琴曲《广陵散》也在此时广为流传。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司马相如和桓谭等。而已知最古老的成文琴指法乐谱可追溯到汉朝。
魏晋:战乱和纷争的魏晋时期,士族阶层出现大量文人琴人,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等,琴风盛行,他们不仅弹奏,而且创作大量琴曲。嵇康的《长清》、《短清》、《长侧》和《短侧》4首,合称“嵇氏四弄”,现存同名琴谱载于明代琴谱,可能并非原作;还著有《琴赋》、《声无哀乐论》等。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阮瑀、嵇康、阮籍、阮咸和阮瞻等。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君主和士人都爱好音乐和文学,文人爱琴解音,风气极盛;由于士族门阀制度对文人的限制,使得很多文人愤世嫉俗以琴书自娱。期间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谱,南朝隐士丘明有文字谱《碣石调·幽兰》。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戴颙、宗炳和柳恽等。
隋唐:隋唐时期流行燕乐歌舞,而琴风稍落。董庭兰擅弹《胡笳》等曲,流传作品有《颐真》;期间新作琴曲有《风雷引》、《昭君怨》、《离骚》、《阳关三叠》和《渔歌调》等,斫琴在唐朝也有巨大的发展,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环佩”为传世名琴,唐琴在历代都被视为稀世之宝。唐代减字谱逐渐成熟,成为了记录琴音乐主要谱式。初唐时琴也传到朝鲜和日本。期间著名琴人还有李白、白居易、韩愈、赵耶利、薛易简、陈康士和陈拙等。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宋元:由于宋朝行使抑武扬文的政策,自宋太宗起,两宋期间自帝王至朝野上下都十分好琴,无不以能琴为荣,达到历代好琴的顶峰。宋元时期,琴开始出现明确的流派传承。第1个古琴流派浙派出现于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等。南宋姜夔作琴歌《古怨》,是现存最早的琴歌。期间著名琴人有范仲淹、欧阳修、苏轼、夷中、知白、义海、则全、倪云林、耶律楚材和苗实等。宋季金元时期,琴也在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文人间广为流传。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
明清:明清时期,流派纷呈,大量刊印琴谱,现存第一部减字谱《神奇秘谱》保存了众多古曲。清朝后期,琴艺术相对衰落。期间著名的琴人还有汪芝、蒋克谦、杨抡、严澄、徐常遇和乾隆等。
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 “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近代:清末至1950年代,全国能琴者约100余人。1920年代在苏州、上海一带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编印的《今虞》琴刊是当时惟一的盛事。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查阜西带领调查小组在中国琴人聚集的地区进行了普查,造访多位琴人,收集文字及录音资料,整理出版《存见古琴曲谱辑览》、《琴曲集成》等书,为古琴艺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唐健垣编有《琴府》一书,其中一册涵盖了20世纪70年代港澳台的琴人的状态。古琴逐渐纳入音乐专业教育体系,管平湖、查阜西、吴景略、顾梅羹、张子谦、卫仲乐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传授琴艺。琴家们除了恢复古曲之外,也尝试创作新曲。
民国时琴随文人出洋而流传到东南亚和欧美澳洲,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大规模华人在海外的情况下,迄今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和瑞典等都有琴师和琴社。
现代:由于古琴及其所象征传文化思想的式微,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2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古琴列入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划分在“民间音乐”类。
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东南大学为古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相关曲目
《酒狂》、《平沙落雁》、《流水》、《梅花三弄》、《广陵散》等
关于筝
古筝又名"秦筝"。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21弦 自秦、汉以来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各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东筝、河南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福建筝、内蒙筝(即雅托葛)、朝鲜族的伽揶琴(即延边筝)和被称为真秦之声的陕西筝九个流派。
筝源于瑟说
《乐道类集》第二卷上载:「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姐妹争瑟,引破终为两片,其一片十三弦者为姐分,其一片十二弦者为妹分,秦皇奇之,立号曰筝。」
唐刘贶大乐令壁记:「筝与瑟正同而弦少,秦人有一瑟而争,蒙恬中分之,令各取半,因名秦筝然。」
宋丁度集韵释筝:「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以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
上述之历代典籍中,皆明白地表示了筝与瑟的密切关系。我们知道汉代的筝与瑟的外形,除弦数及大小外,差可视为挛生。同时瑟衰于汉而失于晋,对于筝的记载却于魏晋南北朝时渐有所增。
明朱载堉《律吕精义》中曰:「瑟只照筝样最妙,大小虽异,而样制相同也,首尾广狭,比筝加一倍可也,上弦设柱,亦与筝同。」
因此,该派学者认为现代的古筝就是瑟的化身,亦即存瑟之制而冠筝之名。
对此观点,亦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反对的理由,兹分述之:1.『争瑟为筝说』是一种荒唐附会之言。盖『争瑟成筝』之人,依典籍记载有『父子』、『姐妹』......等的不同,应可看出其不实。
2.不合事物发展规律。盖事物发展的法则向来都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以筝弦演进发展看来,最初五弦,到后来的十二弦、十三弦、十四弦、十五弦、十六弦,及现代的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等,无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与音乐表现的需要来改革的。焉能由复杂到简单,由多到少地发展,这是不合逻辑的。
3.从字形结构上分析,两者应属不同类的乐器。盖《说文解字注》曰:「琴......凡琴之属皆以琴。」又曰:「瑟......从琴必声。」而筝释又曰:「筝......以竹争声。」如果筝确实是由瑟两分而成,则『筝』字应写作『争』才是,却为何写成『竹』字头?这说明筝并非瑟类,而是两个不同类的乐器,瑟从『琴』,筝从『竹』。
4.从筝与瑟的发声比较,两者应属不同类的乐器。魏曹植曾这样说:「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筝声是高急、激昂;而瑟音却是雍容柔和的,二者应不会是同类的。
5.从定弦比较,筝以五声音阶定弦,相邻二弦的音程是大二度和小三度;而瑟采用十二平均律定弦,相邻二弦的音程是小二度。
6.从左右手基本指法观之,筝的传统指法是以右手弹弦,左手按弦;而瑟则是左右手均在瑟码右边弹弦的。
蒙恬造筝说
汉应劭着《风俗通》曰:「仅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隋书乐志曰:「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作者也。」朱骏声《说文通训》曰:「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因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以木,唐以后加十三弦。」这种说法并非不足采信,因蒙恬为当时征西域勇将,或许在西域战争中获得这种乐器,加以改造,名之为筝。对此观点,亦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反对的理由,兹分述之:1.典籍中有关蒙恬造筝的记载说法矛盾盖在蒙恬造十二弦筝或十三弦以前,早就有五弦筝了,岂有再造之理。且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曰:「夫击瓮叩缶,弹筝傅髀,而歌呼呜鸣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这段话说明了在李斯之时代,早就有筝了,而李斯与蒙恬是同时代人,但却比蒙恬早一个时期,足证『蒙恬造筝说』之不实。
2.如果退一步认为蒙恬改筝,亦有可疑之点,盖蒙恬如在并、凉二州将筝改制成瑟形的十二弦筝,那么为何《风俗通》中只提『形如瑟』,而未述增弦之筝?可见弦并非在筝改制成瑟形时才增加的。另外,像蒙恬那样有名的人改制,《风俗通》作者应该很容易得知,却为何说『不知谁所改作』呢?
3.在古代,对于『蒙恬造筝』之说,也是有人反对的。晋傅玄《筝赋序》中曰:「世以为蒙恬造筝,今观其器:上圆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十二,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存,鼓之则五音发,礼合法度,节究哀乐,斯乃仁智之器也,岂亡国之臣所能开思运巧哉、或以为蒙恬所造,非也。」另外,《旧唐书.音乐志》中也称:「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
京房造筝说
《旧唐书.音乐志》中称:「筝本秦声也,相传云蒙恬所造,非也。制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十三弦,此乃筝也。」此说否定了『蒙恬造筝』之说,但本身也犯了错误,因作者把京房造的五音准当作了筝。岂不知京房所造的准,并不是乐器,而是用来校正音律的。《后汉书.律历志》中曰:「房又曰:『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如瑟,长大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由此看来,《旧唐书》编者是在有十三弦筝之后,误把京房设计创造的五音准,当做了筝,致产生『京房造筝说』的谬误。
筝源于筑说
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曰:「筝,谨按《礼记.乐记》,五弦筑身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曰:「筝、鼓弦声乐也,从竹筝声。」这乐器,据《说文解字》中曰:「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东汉刘熙《释名》中曰:「筑,以竹鼓之也,如筝,细项」。北宋陈赐《乐书》中曰:「筑之为器,大抵类筝。其颈细,其肩圆,以竹鼓之,如击琴。......品声按柱,左手捩之,右手箸击,大同小异。」由此观之,早期的筝很可能是由筑演变而来的一种竹制、细项、五弦的弹弦乐器。
源于古代游牧民族说
此种乐器尺寸不大,弦数不多,便于携带,后来流行于秦国(公元二千多年前),即所谓秦筝。据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曰:「筝五弦,筑身而瑟弦。」(筑身长四尺三寸,项长三寸,围长四寸五分,头长七寸五分,阔六寸五分),如以今日尺寸而言,秦筝只有三尺多长,而瑟却有六尺长,从当时的生活方式是很容易解释的;汉朝因早就定居黄河流域,过着安定的农业生活,因此大型乐器,像筝、编钟都逐渐创造出来;而西方、北方各民族因是过着游牧生活,他们的乐器必须是于随身携带,当然不像瑟那般复杂(此说亦否定了『筝源于瑟论』)。且应劭是东汉时代的人,离秦朝不远,他所说筝的形态,应较可信,可以说仍保留着便于携带的体积。至于初期造筝的材料,大概是用大竹管做成的,这可以从『筝』字头上加竹推断出来,到了秦朝统一中国,秦筝也推广到全国各地,不过当时的筝可能经过一番改造;例如感觉到竹的声音比不上木的声音,于是『易竹以木』而改用木制的筝。后来又逐渐改变筝的形态,索性摹仿瑟的样子,使之更精美大方。汉朝的筝,便是如此。
西方传筝说
日人田边尚雄《东洋音乐史》中曰:「战国末期处在中国最西部的秦,和西域相接;筝这乐器,就是那时从西方传来的。」对此观点,亦有学者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如果『西方传筝说』可信的话;那么,最初的筝,应当和形似于筝而远古就已存在的瑟颇有差异,才合乎情理。可是后世曰筝曰瑟,除了弦数有多寡和定弦法不同之外,并没有像琴和筝那样重大的根本差别--琴无柱,而筝、瑟皆有柱。如果单是一种比瑟的弦数少(筝起初只是五弦)的乐器,就不必等西方传,然后特称之为筝,尽可以由秦人之手,以琴为蓝本简易地制造出来了。关于以上六说,孰是孰非,至今仍无定论,尚有待专家的研究考证。不过从《史记.李斯谏逐客书》(公元前二三七年)中的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鸣,快耳睹,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了单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我们应可确信筝是秦国的国乐,是在秦朝开始流行的。所以后人说筝本是秦声(见《隋书》、《旧唐书》)或直接就叫它做『秦筝』了。
相关曲目
《春江花月夜》、《四段锦》、《渔舟唱晚》、《汉宫秋月》、《高山流水》等
更多精彩,请关注於聲国乐
学相关知识,请添加下方二维码
↓↓↓
「於聲国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