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 海蒂与爷爷》—— 精神和物质对孩子的影响

《 海蒂与爷爷》—— 精神和物质对孩子的影响

阅读量:3636310 2019-10-21


从芭学园的网站中,得知这部电影特别值得看,于是抽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这部电影看完。
 
这部电影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影片中海蒂这个孩子很特别,她皮实、爱笑、善良。这个女孩子的笑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我将这部电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海蒂初次来到爷爷家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以及和爷爷相处中爷爷的变化。第二部分是海蒂被姨妈带到了克拉拉家所发生的一切。第三部分海蒂再次回到爷爷家以及给好友克拉拉带来的变化。
 
电影的开头就是海蒂被姨妈带到爷爷家时,站在一望无际的阿尔卑斯山顶草坪上, 蓝蓝的天空下,一只雄鹰自由的翱翔。
 
海蒂边走边脱下鞋子光脚奔跑,甚至脱下了束缚着身体运动的外套裙子。海蒂全然地将自己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看着这一切,真的对海蒂很好奇,这样一位如此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她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村里人得知姨妈要将海蒂送到爷爷那里,都极力劝阻,说老头一个人住山上恐怕连话都不会说了,还有能力照顾海蒂?姨妈说不送给爷爷,难道送海蒂去孤儿院和陌生人的家里吗?
 
村里人说也许都比去爷爷家好,可想而知海蒂将要去的环境有多么令人担忧,可这时的海蒂却用她的行为和表情(边跑边脱鞋光脚爬山,脱掉外面的长裙,笑容满面地跑向山顶)表达着自己如何的喜欢着眼前这满山遍野的小花、蜿蜒起伏的高山和那令人陶醉的清新空气。
 
可见海蒂这孩子多么得皮实。真像我们以前农村里出来的孩子,喜爱脚踩大地,感受自然。面对一位如此热爱大自然的孩子,她该有多幸福啊!
 
可现如今的孩子呢?生活在城市中远离了大自然,养在高楼里,全天与电子产品为伍,闻不到自然的花香,听不到大自然的虫鸣,经常老师上课的时候出现一些实物时,孩子常会发出疑问,这是真的吗?而自然带给人类的学习能力也日渐退化,碰不了草,爬不动山,出门靠车代行,有氧运动也越来越少。这样经常会看到双目呆滞的儿童或早早就戴上了厚重眼镜的孩子。
 
来到爷爷家,爷爷正在劈柴,当姨妈告知爷爷的决定时,爷爷大声地吼起来"滚″,便要海蒂和姨妈一起滚,姨妈狠心地丢下了海蒂,爷爷便气急败坏地进屋关上门,留下海蒂一个人在屋外。
 
一个才八岁的孩子,面对这样的一个场景,感受将会是怎样呢?就是成人都会潸然泪下。可海地并没有哭哭啼啼,而是独自来到羊圈住。这样的一个孩子,她的心理力量该是有多么的强大!
 
再来看看我们身边吧!许多孩子从小被包办,孩子缺少机会练习生活自理能力。
 
三岁多了,连裤子都不会脱下来,小便尿湿了也不知道,甚至需要老师提醒换裤子。换下了裤子又不会穿,硬生生的从裤脚穿,还说不知道裤腰在哪儿。
 
生活自理能力的缺失,也同时让孩子失去了探索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一个人天生就拥有探索事物的能力,许多孩子在一岁左右就喜欢捣鼓自己的鞋子袜子,玩穿脱的游戏,先脱再穿。
 
其实孩子的穿脱能力,在这时候就是用游戏的方式练就而成的。
 
而这个探索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比如班上有两岁多一点的孩子,吃完饭老师引领他进行清理桌面归位餐具,然后漱口盥洗等一系列活动。下次当他不小心将饭粒洒桌上时,他就习得了去找毛巾来擦桌子清理干净。
 
其实包办不仅让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事物内在联系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生存的能力基础。
 
电影中,海蒂的爷爷话不多,但是看完影片后我觉得这个爷爷是最好的爷爷。
 
爷爷带海蒂去看牧师,准备三天后将海蒂送给别人,海蒂和爷爷回家了。发现爷爷家只有一张椅子,一张床,海蒂便爬上阁楼,发现干草床欢喜得很,告诉爷爷自己想睡。
 
当海蒂坐在楼梯上和爷爷吃饭时,海蒂告诉爷爷不想去孤儿院。
 
第二天一早再起床时,海蒂主动和爷爷问好,爷爷让海蒂把羊奶喝完,并嘱咐羊将军皮特带海蒂去阿尔卑斯山。从两个孩子的聊天中得知皮特和海蒂同病相怜,在皮特的口中海蒂听说爷爷以前杀过人,海蒂的内心有一些害怕。
 
爷爷告诉海蒂说别人会说三道四,你得自己判断,海蒂思考片刻便跑了过来抱住爷爷说:"晚安,爷爷。″从此延伸的心中芥蒂没有了。
       

    
当海蒂再回家发现了屋多了一张椅子,海蒂好奇地问:"爷爷这是给我的吗?″
爷爷说:"不然呢?″
海蒂说:"但是我明天要走了。″
爷爷说:"明天你还要上山,后天也要。″
海蒂高兴地跑去抱着爷爷说:"谢谢爷爷。″便跑出去把这一消息告诉了皮特,爷爷抚摸着椅子也露出了笑容。
 
当皮特和海蒂在湖里玩水弄湿了回家,爷爷便给两个孩子生火,擦湿头发。爷爷也开心的笑了起来,孩子点燃了成人内心的爱。
  

           
 
从最初见到海蒂时的凶狠模样,到现在的笑容,爷爷逐渐和海蒂建立了深深的爷孙亲情。
在我们成为父母之前,不知道自己内心的爱是怎样的,当我们成为父母,或有机会和幼儿园孩子相处时,孩童的善良纯洁常常唤醒我们内心的爱,让坚硬的内心柔软起来,所以说孩子才是带我们走向成熟的引路人。
 
群山包围着的地方,还有美丽的湖泊,让海蒂更喜欢这儿了。看到皮特打羊,海蒂阻止,并同意把自己的午餐分一半给皮特,但是前提就是皮特不许再打他的羊。
 
海蒂热爱大自然,便热爱大自然的中一切,如爷爷的羊,所以宁愿把午餐分给伙伴,也要保全羊不挨打。这样一位善良的孩子也让人深深的喜欢她。
 
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常常就是这样用她的善良爱人。
 
看到班上的孩子小不会脱衣服,不会穿鞋子,便主动坐在地上帮助她脱衣服穿鞋子,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帮弟弟或妹妹脱好穿好才离开。
 
在班上这会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姐姐,我鼻涕流下来了,你拿纸来给我擦吧?我鞋掉下来了,不会穿你帮我吧!妹妹你哭了,我拿纸来给你擦哈!
 
皮特带着海帝看躲在洞中的小山鼠,并学小山鼠的叫声,海带也模仿。因为从小放羊皮特说山上我最熟了。
 
和海地将一种红色的植物汁液涂抹在脸上画画,最后还吃下这些野果子在美丽的湖畔。皮特说要带海地去山上看雪绒花,两个孩子千奇百怪的玩法,二人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孩子是天然的玩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发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美好,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也最能发现人的智慧。
 
皮特说要上学再也不能和海蒂玩,海蒂羡慕的看着小伙伴们三三两两上学,大雪纷飞的日子,靠在窗前闷闷不乐。
 
爷爷做了木雕的雄鹰送给海蒂,和海蒂坐着雪橇来到皮特家玩,两个孩子高兴的拥抱在一起。当看见皮特奶奶看不见又咬不动硬面包的情景,当爷爷来接海地时,海蒂告诉了爷爷这一切,并抱着爷爷说:我们过得还挺好的,海蒂既善良又细心。
 
姨妈再次来到海蒂家,把海蒂到了富人家克拉拉时,克拉拉和海蒂一眼就成为了好朋友。克拉拉十分羡慕海蒂说的自由自在的山区生活。可是女管家的严厉以及富人家的家教(识字,不能出门),让海蒂特别想念她的爷爷和她的阿尔卑斯山生活。
 
克拉拉的爸爸,奶奶回来了。爸爸觉得克拉拉看上去精神多了,有活力是因为找到了海蒂这个玩伴,可女管家认为海蒂有理解障碍,说她影响了克拉拉的学习课程,而且海蒂的行为粗鲁至极,近乎疯狂。
 
奶奶说要看海蒂状态再做决定,于是奶奶给海蒂讲了故事。
 
故事内容和海蒂之前生活的内容相似,让海蒂触景生情,当海带对故事内容感兴趣时,而奶奶却不读了,说让海蒂自己读,海蒂说:"不会。"
"为什么不会?″
海蒂说:"我不识字,字母也不会,是因为皮特说山里人不用识字。″
奶奶说:"别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你识字的话你就可以知道结尾了。″奶奶说:"你喜欢故事对吧?″
海蒂说:"是的。″
奶奶说:"那就把这本书放在这里。″奶奶离开后海蒂很努力的认识字母。
 
我们说这位奶奶是教学高手,她学会抓住教机,勾起海蒂的学习渴求,让海蒂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不就是我们为人父母或是为人教师的本职工作嘛?在生活中为了让孩子学习有兴趣,你要想办法激起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好好学认真学。
 
奶奶认为海蒂的感情丰富也很聪明,如果多给她一点关注,她可以学会认字,但她认为海蒂不是很开心。
克拉拉爸爸说:"她在这里什么都不缺,为什么会不开心?″
奶奶说:"她的心是空的,这里的生活压抑了她的天性。″
 
果然孩子出现了梦游,全家人都认为是闹鬼了,直到克拉拉的爸爸和医生发现了晚上出来梦游的海蒂。
 
海蒂看到医生后告诉医生说:"她心痛。″
医生告知克拉拉的爸爸说:"孩子有思乡病,她的精神状态紧张不安,必须马上送她回家。
克拉拉的爸爸说:"不行。″
医生说:"必须要这样。″
后来通过再三考虑,克拉拉的爸爸告诉了克拉拉说:"海蒂因为太想家要生病了,所以要送她回家。″
但是克拉拉很生气,她说自己也生病了,很孤独,于是大发雷霆,气呼呼的回房。
 
海蒂看到了这一切,得知可以回瑞士爷爷家很高兴,但是想到克拉拉以后没有人陪也很难过。临走前海蒂和克拉拉告别,克拉拉不开门,海蒂并将爷爷送给她最爱的木雕飞鹰给了克拉拉,还让人告诉她说:"一定要来看我。″
 
当海蒂再次来到爷爷身边时,她高兴极了。而克拉拉的奶奶也正好带着克拉拉来看海蒂。在这里,克拉拉从那个富人家庭里走出来,来到了这个自由自在的农家小屋里。
 
看着正如海蒂所说的最爱的阿尔卑斯山,不用穿束缚身体的衣服,用餐也没有许多的规矩。还有海蒂这样一个纯真的玩伴陪着一起,身处大自然美妙的风景里,看到了阿尔卑斯山,还有海蒂和爷爷皮特对于克拉拉的真情实感,克拉拉内心里的束缚压抑一点点被洗涤,当身边没有旁人,蝴蝶也来亲吻克拉拉的脚,克拉拉想抓住蝴蝶,蝴蝶飞走了,克拉拉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那一刻大家都十分的惊喜。
              
 

           
克拉拉的爸爸和奶奶来接她时,发现克拉拉已经会走路高兴不已,克拉拉奶奶送海蒂一本空白的书和一支笔,让她自己来书写,并告诉海蒂,如果生命中某件事情让你开心,那你就尽管去做,不管别人说什么。
 
影片的结尾很耐人寻味,为什么一个孩子在富裕的家庭成长(有管家、有家庭教师),精神上却那么痛苦不堪,甚至影响物质身体的健康(腿不能走路而坐轮椅)。
 
而当孩子离开了富裕的家庭,来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山野人家,这里有着美妙的自然风光和朴素的人文情感,孩子的病就自然而然好了?
 
人的一生是物质重于精神还是精神重于物质,特别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