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介绍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生平经历1944年,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
1946年秋,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
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1973年春,金庸应台湾地方政府之邀前往台湾,并与蒋经国见面会谈。
1981年与1984年,文革结束后,金庸在来到中国大陆访问,并先后在北京与邓小平和胡耀邦会谈。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
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
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
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
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入围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主要作品

1、《书剑恩仇录》
本书是金庸创作的首部长篇武侠小说,1955年连载于香港《新晚报》,1980年出版单行本。小说以清乾隆年间汉人反满斗争为背景,围绕乾隆皇帝与陈家洛二人间奇特的矛盾纠葛而展开,他俩既是有手足之情的兄弟,又是不共戴天的仇敌,一个是满族皇帝,一个是反清组织红花会的总会主。
2、《天龙八部》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书名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3、《笑傲江湖》
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小说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
4、《鹿鼎记》
是香港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的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表现了民族统一的思想。


文学特点

金庸先生仅仅通过“情”与“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爱情中的悲剧意识,通过对人真实生命的适当描述和张扬,反映了对禁锢人们和社会发展的“理”的反抗。”情”与“理”深刻体现了生命本质与传统道德之间的永恒矛盾,具体来说就是爱情与道德规范的冲突。显然,金庸的作品没有过多的抑情绝欲的说教,更没有与传统道德文化相违背的滥情现象。金庸的爱情悲剧意识是对现代爱情的讴歌。
与大团圆的结局不同,金庸的小说更多的是直面邪恶的成功和侠客的失败。然而金庸的创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悲剧意识的特征,即在描绘悲剧现实的同时,也赋予其一定的弥合功能。


人物评价

金庸是一个成功的报业巨子,更是一个成功的武侠小说创作家。将其定义为一代通俗文学大师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称做通俗文学大师,还是有必要通过他的小说进行一番文学雅俗观的论辨。(中国文学网评)
金庸就像一个“黑洞“。把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任何人靠近他,就会化为乌有,根本没法比。(作家黄易评)
金庸的武侠小说大大提高了传统武侠小说作品的思想、文化、艺术品位,包含着浓烈的文化气息、丰厚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民族精神,他以其艺术实践,使近代武侠小说第一次进入了文学的宫殿,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北京大学教授严家炎评)
查先生是著名作家、杰出报人,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如椽之笔,书家国情怀,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先生爱国爱港,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参与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殚精竭虑,贡献智慧。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评)
查先生一生情系中华,爱国爱港。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查先生支持国家改革开放,拥护“一国两制”方针,热忱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设计、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了政治智慧。(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评)
中国的书,其他的可以不读,就是不能不读金庸。(马云)


后世纪念

2017年2月28日,以金庸为主题的常设展馆金庸馆,在香港文化博物馆揭幕,该展馆展出超过300件和金庸有关的藏品,包括《笑傲江湖》等珍贵手稿。


武侠是给成年人看的童话。在金庸先生的笔下,白马在北风中长啸,英雄在草原上射雕,爱恨情仇在腥风血雨下洗礼,功名理想在刀光剑影里飘摇。有金庸的江湖,就像一首诗写道: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一声长叹。一个人独坐,上一壶酒,一杯敬青春,一杯敬江湖。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郭永琪
审核编辑:王文珍
指导老师:胡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