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大叔半夜不睡觉狂吃东西,竟是为了救命……

大叔半夜不睡觉狂吃东西,竟是为了救命……

阅读量:3685715 2019-10-22


中山最具影响力新闻公众号

“各位医生:胰岛素打错了咋办?睡觉会有危险吗?”
这是深圳市民李先生大半夜在微信群里发出的“求助”信息
由于他是糖尿病患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的医护人员担心他顶不住疲劳因为血糖低,一旦睡着极有可能在睡眠中死亡!
为什么李先生会打错胰岛素将自己置于危险边缘呢?护士李琦当时正准备休息看到信息之后立马与患者李先生取得联系


护士李琦表示,李先生是她们医院已经出院的患者,当晚他想睡前吃点东西,因为有糖尿病,需要打长效胰岛素,但由于看电视分神了,拿错了短效胰岛素来打。错打最大的危害,就是造成低血糖风险,容易昏迷不醒,时间长了有造成脑死亡的危险。
于是,这一整晚群里多位医生和护士接力出招施救!
“晚餐吃了什么?先测一下血糖”
“睡前要加一餐,太吓人了。”“安全最重要,有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先别睡觉,喝点糖水。”“立即加餐,吃水果”“嘴里含糖!”“手边备一杯糖水,随时备用” “请两小时内,每隔15分钟测一次血糖”


医护人员远程指导李先生实施“自救”

为了随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微信群中的医生和护士们一整晚都保持“在线”状态

直至23时48分群里的四名医护人员都守在手机旁,不时地发信息、语音,确保李先生是否“饮甜食”,血糖指标在饮食后是否在“安全范围”,而在这个夜晚,李先生也吃了一宿食物。
直至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李先生的血糖平稳至10 mol/L左右医护人员才稍稍放心并提醒李先生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联系医生或拨打120进行急救

群里的病友们纷纷给发信息的医护人员送上感谢一名病友在群里表示幸运有这么一群天使在默默地守护着他们


严重低血糖会引起脑细胞死亡
医生介绍,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如血糖得不到控制,最终将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引起多种可怕的并发症。李先生多打了24个单位门冬胰岛素,已出现了低血糖反应。

一般低血糖会出现心慌、出冷汗、手抖等不适,严重低血糖会引起脑细胞死亡,造成不可逆损害,处理不及时可能变成植物人甚至死亡,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导致死亡。
糖尿病友如何监测血糖?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代谢科主任沈洁说,全面的血糖监测应包括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动态血糖。空腹、餐后血糖反映瞬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动态血糖监测反映血糖波动和整体水平,只有将这三者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情况。

瞬时血糖最常选的监测时间是空腹、餐前(午餐和晚餐前)、餐后2小时和睡前,这类监测往往是患者在家里完成的,需要注意测量时间和测量频率——
餐前血糖:在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包括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等);
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的糖友,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
睡前血糖:注射胰岛素糖友,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
必要时还应监测夜间血糖。监测夜间血糖适用的情况是:胰岛素治疗已经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
另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应该监测血糖。总结来说,最常用的就是三餐前、三餐后与睡前这7个点。
自己在家测量的血糖值,患者最好详细地记录下来,建立自己的糖尿病管理日记,拿着日记就诊,便于医生掌握治疗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2~3个月血糖平均水平,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一次,达到目标后每3-6个月测一次。
动态血糖监测,连续自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24小时可获得288个血糖数据(每5分钟自动测一次血糖),可获得72小时血糖图谱(共864个血糖数据),可同时标记饮食、用药、运动等事件,提供全面的血糖信息。
来源:广州日报、深广电第一现场、看看新闻、新浪微博、健康有约、深圳晚报
编辑:古   敏一审:吴林平二审:张建伟三审:陈   晔

*公众号如需转载城市零距离原创内容,请联系授权:13928182333;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作者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太天真太傻!中山女子婚恋网上以为遇“真爱”,20天被骗近80万!婚恋网站却说...太可怕了!视频曝光!所有女生都看看!!!紧急提醒!中山交警白天也查酒驾,已有33名司机被查!看都看完了,还不点这里试试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