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运动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骨关节和软组织伤,在损伤早期和轻伤小病阶段进行及时规范的疼痛缓解、损伤防护和功能恢复等理疗康复干预,以阻断损伤延续和控制伤情发展,防止出现更为严重的伤害。基本康复功能设定为三个方面:一是疼痛缓解、二是损伤保护、三是功能锻炼(前期讲过)。主要为运动疗法, 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活动度训练、本体觉训练、筋膜放松训练五大部分。实际应用应根据具体疾病选择相应运动疗法,并根据疾病不同阶段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主动功能练习对于疾病的治疗和缓解疼痛很有效,即自我筋膜放松技术,也一并阐述。
1.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疾病康复进程中,第一步是完全恢复关节最大运动幅度。关节最大运动幅度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为康复训练后期进行更大强度的训练奠定基础。在经过初期的恢复性治疗后,受伤结构便开始修复,此时即可开始做一些非常轻柔而简单的运动。首先让损伤部位(关节)做基础的屈曲、伸展运动,做动作时感到比较舒服后,再开始增加一些其他运动,如旋转运动,将受伤部位左右旋转或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这要根据不同部位(关节)原本的活动幅度而定。
2. 柔韧性训练(牵伸训练)


如果欲恢复受伤肢体正常的柔韧性,尽早开始柔和的牵伸练习非常重要。当进行上述运动幅度练习时不再产生任何痛感后,即可进入到下一个主动恢复过程。牵伸训练和关节运动幅度训练应逐渐加强,其目的是使损伤部位逐步恢复柔韧性。而当试图增加损伤部位柔韧性时,仍然需确保以循序渐进的、系统的、对损伤部位施加较轻的负荷方法进行练习。注意不要使用过大的负荷训练,要有耐心。
3. 力量训练(抗阻力训练)


力量训练(抗阻力训练)在损伤恢复中非常重要,它可以重建机体的稳定性,降低以后损伤概率。应用自身体重和一些训练器械进行力量训练对提高损伤部位的力量都行之有效。在康复训练中,训练器械还可为肌肉和关节提供稳定的支撑。在损伤早期,有效的力量训练方法是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这种训练方式比较安全,在等长收缩训练中,损伤部位即使没有移动,该部位的肌肉亦能收缩发力。
4. 平衡和本体觉训练


康复过程中的这一阶段常常被忽略也是旧伤容易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软组织发生损伤时,损伤部位及其
周围区域也会有一定量的神经随之受损。这样既导致神经对肌肉和肌腱的控制能力变弱,又进而影响关节结构的稳定性。没有神经的精确调节,损伤部位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就会对关节和肢体的位置感知不准确。这种对肢体位置(本体感觉)的缺失,可导致看似已经痊愈的损伤复发。当损伤部位的柔韧性和力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时,即可进行一些综合的平衡动作和练习。平衡练习对修复损伤部位的神经十分重要。从简单的平衡练习开始,如走直线或在平衡木上站立;然后进行单腿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再进一步尝试闭眼单脚站立。当适应了上述所有练习后,便可尝试进行一些更有难度的练习,如在平衡板、瑞士球、平衡垫及泡沫轴等不稳定器械完成平衡动作。
5.自我筋膜放松技术


自我筋膜放松技术是一种特别的自我按摩方法,用来放松紧绷的肌肉、筋膜或扳机点。它是利用练习者自身重量及泡沫轴等用具相互作用产生的压力施加于练习者的肌肉及筋膜等软组织上,使练习者过于紧张的肌肉及筋膜放松的一种伸展训练方式。此技术可以通过用泡沫轴、按摩球、按摩棒或者自己的双手来进行自我筋膜放松,通过向身体上的某一点施加压力来帮助肌肉恢复至正常功能。此方法对于缓解身体局部疼痛、改善肢体僵硬状态、缓解肌疲劳状态效果良好。
6.不同功能性练习建议介入时间


遵循功能性练习介入原则,结合关节活动度训练、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平衡和本体觉训练、自我筋膜放松等技术,强调根据损伤组织的不同修复时期介入合适的运动康复项目,见表1。
表1 不同组织的愈合能力及修复分期

由于不同受伤者的损伤程度、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能力不尽相同,因此康复计划一定要根据个体情况区别对待,个性化设置。功能性练习设置方案建议介入时间,见表2。
表2 不同功能性练习建议介入时间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