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燃情冰雪 | 王淑媛——为国争光是我一生的任务

燃情冰雪 | 王淑媛——为国争光是我一生的任务

阅读量:3701675 2019-10-23




视频:王淑媛 :为国争光是我一生的任务
王淑媛,中国速滑运动员、教练员,曾经在1963年日本轻井泽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了1000米银牌和全能第六名。她是第一个在世界大赛上赢得奖牌的中国女将。在苏联、日本称霸速滑项目的年代,王淑媛凭借顽强的意志力和“大心脏”,将国旗升起在了国际赛场上。

天赋超群,拼搏努力
1957年,王淑媛16岁,还是牡丹江市第四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当时学校组织了一个50人的体校训练班,因为参加滑冰训练的人都能发一套秋衣秋裤,为了得到保暖装备,毫无滑冰基础的王淑媛报名参加了训练,开始了她的滑冰生涯。
 
从穿上冰刀的那一刻,王淑媛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滑冰天赋。第一次上冰,五分钟后就能够独立滑行,不需要人搀扶。此后直到达到运动健将等级,王淑媛从没在冰上摔过跟头。而且,王淑媛有着一颗不同于常人的“大心脏”。比赛中她从不紧张,从不胆怯,自始至终都能够冷静对待,发挥最佳水平。
 
由于当时训练条件较差,没有室内的冰场,队伍要在10月份去冻冰比较早的黑河等地,在冰冻的河面上进行训练。一次,王淑媛一个不注意,踩在了冻冰较薄的冰面上,直接掉进了河里。即便河水冰冷刺骨,王淑媛依旧保持着清醒,看到队友想过来救她,她大喊:“都别过来,人太多会都掉进去的。我会游泳没关系,我自己可以上来。”她沉着冷静,自己一个人爬了上来。

1959年,王淑媛在全国比赛中拿到了少年组冠军,1960年进入黑龙江省队,1961年出国训练,在观看挪威世界锦标赛时,比赛中其他运动员们拼尽全力的样子给王淑媛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本来以为世界冠军,姿态肯定非常美,但是看到他们累的拼的那个样子,我就明白了,想要拿世界冠军,就得这样拼搏,不要管样貌形象怎么样,不要管好看不好看,不要管多累多难受多煎熬,我都咬牙拼。”
突破历史,为国争光
1963年,王淑媛的全能成绩开始凸显,在当年的全国冠军赛和全国锦标赛中拿到了全能冠军。同年,她第一次参加了世界比赛——日本轻井泽世界锦标赛,在比赛中拿到了1000米第二名。这是中国女子速滑第一次冲进世界前三名,王淑媛创造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

“我当时就是想为国争光,为国争光就好像是我一生的任务似的。在赛场上我必须拼尽全力,不留余地。当时我从场上下来的时候,一个台阶我都迈不动了,两腿没劲,直接跪下去,把膝盖磕青了,真的已经筋疲力尽了。”

站在领奖台上,王淑媛看着身旁的的外国选手,看着面前升起的五星红旗,心想:“我为国家争光了。”
 
因为本次比赛中国代表团成绩突出,回国后还得到了贺龙总理的接见。回忆起这个荣耀时刻,王淑媛说:“我记得贺龙总理还对我说‘小媛加油’,我说‘一定,一定’。”

王淑媛记住了自己的承诺,凭借这种拼尽全力,不留余地的精神,此后,王淑媛连续四年蝉联了全国全能冠军。
告别赛场,培养人才
1971年,王淑媛告别运动员身份,开始从事速滑教练工作。 
她潜心钻研,将自己在做运动员时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学员。
谈起速滑技术,王淑媛滔滔不绝:“怎么起跑?怎么放松?重心在哪?哪块使劲,频率多少?怎样蹬冰?什么战术……我都会去通过实践来找到最合适的方法。”
王淑媛贯彻自己“不遗余力”的精神态度,全身心培养优秀运动员。她的学员在各项比赛中成绩优异,共获得过60多个全国冠军。

如今已经退休的王淑媛依旧关注速滑运动。
“叶乔波在1992年冬奥会上获得两枚银牌,实现了中国速滑冬奥会史上奖牌‘零的突破’,这是一个阶梯;2014年,张虹在索契冬奥会上获得了金牌,这又是一个阶梯。我觉得,我们中国速滑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取得佳绩,为国争光。”王淑媛说。

“我觉得七十年来,我经历见证了从国家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我希望我的国家是世界最棒的,最强的,无论从军事上、经济上、人民生活上,我甚至觉得我都还活不够,还想看国家更富强更昌盛,我就祝我的国更好更强大,作为中国人,我自豪我骄傲。”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